中国装配式建筑发展最快的省市,有你家吗?
来源:匿名网友投稿 2017-03-23
2016年9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对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这标志着中国建筑行业拉开转型升级的大幕,中国装配式建筑也将迎来井喷式的发展。为响应中央号召,各地的装配式建筑发展目标也纷纷出炉。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盘点一下,装配式建筑发展,到底哪家强?
北京
作为首善之区,北京是全国最先出台装配式建筑鼓励政策的城市。
早在2010年,北京市就发布了《关于推进本市住宅产业化的指导意见》,全面启动住宅装配式建筑,对装配式住宅奖励一定数量的建筑面积。
到2015年上半年,全市纳入实施装配式建筑计划的保障性住房项目规模已累计超过1000万平方米,自愿实施装配式建筑的商品住房10个项目约55万平方米。
北京通州马驹桥公租房项目实施建筑工业化的面积达16.18万平方米,共计3004套公租房,综合应用了预制装饰、保温、承重一体化外墙板、叠合楼板、楼梯板、阳台板、空调板等,是北京市最大规模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的保障性住房产业化项目。
北京昌平区回龙观住总万科金域华府项目,实施建筑工业化面积16.16万平方米,是目前北京市最大规模的普通商品住宅装配式建筑项目。
政府主导的保障性住房的大量建设,为北京市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按照计划,2016年北京装配式建筑的规模要增加到100万平方米,大量装配式建筑将在北京拔地而起。
上海
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和摩天都市,上海的建筑工业化发展水平也不遑多让。
2014年,上海发布了《关于推进本市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两个强制比率”(装配式建筑面积比率和新建装配式建筑单体项目的预制装配率)的发展目标。即2015年在供地面积总量中落实装配式建筑的建筑面积比例不少于50%;2016年外环线以内符合条件的新建民用建筑全部采用装配式建筑,外环线以外超过50%;2017年起外环以外在50%基础上逐年增加。2015年单体预制装配率不低于30%,2016年起不低于40%。
对总建筑面积达到3万平方米以上,且预制装配率达到40%及以上的装配式住宅项目,每平方米补贴100元。单个项目最高补贴1000万元;对自愿实施装配式建筑的项目给予不超过3%的容积率奖励;装配式建筑外墙采用预制夹心保温墙体的给予不超过3%的容积率奖励;对装配式建筑的混凝土墙体部分,不计入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征收计算范围,装配式保障房免收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明确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可实行分层、分阶段验收,新建装配式商品住宅项目达到一定工程进度可进行预售,与传统建造方式的预售政策相比,此举大幅降低了装配式建筑开发企业的财务和时间成本,起到了较好的市场激励作用。
在政策强有力的推动下,2014年全市装配式建筑落实量达到312万平方米,较2013年翻了一番;2015年落实装配式建筑近600万平方米,全市累计落实装配式建筑总量已超过1000万平方米。
深圳
作为国家首个住宅产业化综合试点城市,深圳市装配式建筑发展态势良好,截至2016年10月,全市已竣工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项目共13个,总建筑面积104万平方米;在建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项目共39个,总建筑面积逾400万平米。
此外,深圳市还在加大装配式管廊的推广和应用,目前已建成装配式地下综合管廊11.3公里,“十三五”期间,深圳市将力争完成100公里的装配式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任务。
杭州
为了巩固建筑业强市的地位,杭州市2016年出台了建筑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其中一项目标就是,杭州要提前五年实现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的“未来十年,装配式建筑占到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 即到2020年,杭州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将达到30%。
为此杭州市提出,2016年开始,政府性投资项目中,全市新开工的保障性安居工程100%实施新型建筑工业化;建筑面积2万平米以上的新建学校、医院、养老福利设施、办公业务用房等政府投资项目重点实施新型建筑工业化。经营性项目中,以杭州市区为重点推进区域,重点推进区域的经营性项目按土地出让总量的50%实施新型建筑工业化,非重点区域的经营性项目按土地出让总量的15%实施新型建筑工业化。
2016年,杭州将确保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15%以上,新开工新型建筑工业化项目面积达到300万平方米以上。
江苏
2014年10月,江苏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明确要求以住宅产业现代化发展为重点。
根据《意见》,从2015年起,全省建筑产业现代化方式施工的建筑面积占同期开工建筑面积的比例将每年提高2%-3%,到2025年江苏50%以上的新建建筑都要以这种方式来建造。届时,全省工程建设总体施工周期将缩短1/3;劳动生产率也有望从32万元/人,提升到65万元/人左右。
湖南
湖南的住宅产业化实践在上世纪90年代末就已起步,属国内较早发展住宅产业化的省市之一。湖南在具备良好发展住宅产业化的优势,以远大住工为代表的住宅产业化企业有先进的技术支撑,初步形成生产规模和示范项目,市场消费前景十分乐观。
根据湖南省住建厅统计,截至2015年年8月,湖南全省累计完成住宅产业化项目881万平方米。现有国家级住宅产业化基地2个,省级住宅产业化基地6个。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