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2023建筑行业十大评选

超万名行业内专业人士实名投票

秉持客观原则的非商业化评选

荷兰如何打造全龄住宅,让老人晚年不再反复搬家

随着老龄化加深,近几年国内的养老住宅市场变得非常火热,很多地产公司都推出了养老地产产品。好的养老住区应该如何打造,是地产公司和购房者都在思考的问题。

相信这个荷兰社会住宅改造案例,会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

社会住宅,在欧洲亦称之为“社会出租住宅”(Social Rented Housing),是指政府直接兴建、补助兴建或民间拥有之适合居住房屋,采“只租不卖”模式,以低于市场租金或免费出租给所得较低的家户或特殊的弱势对象的住宅。相当于国内由政府投资兴建的“廉租房”。

荷兰和中国一样也在面临着老龄人口增加,养老住宅需求增长的问题。

Habion,是荷兰的一个社会住宅协会,他们给出的解决方案是:改造荷兰既有的社会住宅,使它符合老年人的实际生活需要。

图/马斯洛需求金字塔,反映人们对[家和房子]的需求层级

Habion在改造老旧社会住宅前,邀请老人们写下对高龄住宅的期待,并回答下面三个问题:

想要如何变老?

还有什么需求未被满足?

有什么事情是自己能够做到的?

大部分老人们给出了这样的回答:

不希望等我老了,走不动了,还要搬三次家。

所谓的“搬三次家”,第一次是因为自理能力变差时搬到生活照料机构,第二次是因为身体状况变得更差时搬到护理院,第三次是因为生病需要住院而搬到医院。

搬三次家,意味着需要在晚年三次适应陌生的生活环境。这对老年人来说是一件很难的事。

另外,老人们还希望:

新家可以像旧家一样舒服自在,而不是像养老机构;

入住后可以参加社会活动,而不是环境封闭,和社会脱节;

想要看见有活力的年轻人,而不只是和自己一样的老年人一起生活;

最重要的是,医疗服务配套要完善。

家不仅仅是一座房子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们对住宅的最基本需求是安全保障,但Habion希望打造的老年住宅,不仅能满足住户的基本需求,还能让他们有归属感、认可感、有社交性、最后能达到自我价值实现的最高目标。

在听取长者意见后,Habion将老旧建筑翻新,并打造出「多功能住宅」——“Flexible Housing & Care” 。

建筑外观与普通住宅无异,但预留修改空间,若日后有照护需要,可以马上加装相关设施,延长住户在里面的生活时间。

比如,当老人的健康状况出现问题,两小时内便能将原本居住的地方改造成适合居住的环境,不需要搬迁又能确保老人的安全;在急需照护的情况下,老人只需移动至有照护服务的楼层,不需要重新适应新环境。

除了预留有弹性的设计外,Habion还为老人们打造了温馨的居家风格,没有传统养老机构的沉闷乏味、更没有医疗机构的冰冷。

这是按照一位老奶奶要求改造的,因为她想住在图书馆里。

Habion也邀请了愿意与老人同住,并且有志愿者精神的年轻人一起居住。试行后发现,年轻人的加入不仅降低了Habion的照护成本,也为老人们的生活注入活力。

荷兰Habion老人与年轻人共居模式 / 图 Habion

此外,Habion设有餐厅、图书馆、美容院、幼儿园等公共场所,为老人们创造了和乐融融的生活环境,甚至忘却了这里其实是老年住宅。

在餐饮配置上,一般养老机构都是统一配餐,老人们只能被动接受。但是在这里,老人们可以自由烹煮自己喜欢的餐点,并和其他老人一起分享。

总结:

尽管荷兰和中国的国情不同,社会住宅改造为养老住宅的模式很难复制,但是世界各国老年人对生活乃至生命的核心需求是想通的,如何就中国的国情,打造同样人性化的住宅,Habion的理念值得借鉴。

本站申明:网友阅读本站内容,视为认同本站协议,协议详情请点击查看
标签:荷兰建筑设计全龄住宅荷兰养老住宅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