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行川:建筑地域文化的多方位表达
来源:网友若只是初见投稿 2014-01-14
第二个项目西藏农业银行办公楼,这是一个建拉萨高层办公楼下面,高层建筑要表现传统建筑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常常使建筑有费力不讨好的感觉。但是这个项目又是建在拉萨,我总觉得还应该做一点什么事情,最后想出这样一个办法,用皮和核的关系,皮和核现代建筑概念在现代建筑用得比较多,用于传统和现代建筑相结合方面却是一次尝试。藏式建筑元素不是贴在建筑的外面上,而是从现在的皮上透出来,象征民族地域性建筑风格生命力,在总体上不破坏建筑的现代感。
第三个方面是地域建筑的现代构成表达。传统的建筑和现代建筑在构成方式上常常是完全不同的。如果用传统的构成方式表现地域性建筑,就难于有所突破,如果用现代构成方式去表达,就会达到完全全新的效果。我举一个例子,建川博物馆聚落川军馆及其街坊。建川博物馆聚落四川大邑县安仁古镇,其规划二十个小型博物馆和商业居住建筑结合在一起,是很有特点的规划,在全国邀请二十个建筑师,每个建筑师做一个博物馆,并连带商业和居住建筑。我们被邀请设计抗战系列中的川军馆,用地比邻斜江河堤岸边17米宽、200多米长下场的地块。 博物馆位于安仁古镇,内容纪念四川地方武装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因此我们把建筑的地域性特征与现代形式的结合作为川军馆设计的原则和目标。我现在不对这个项目做比较全面的介绍,仅就构成关系,谈一谈我们的构思。 川军馆借用安仁古镇庄园建筑和民居宅院多进院子的空间形态。采用虚实相间的排列方式形成一种天井所串联的单元,重复排列的平面形式,用减力墙所围合的天井,先后悬挑形成一个个结构单元,单元体用楼板连接,每个单元之间用楼板连接成一个平台,在平台放之当地民宅形式的木结构坡顶构架,在平台放在混凝土结构的上面,用了一种桩子的手法,形成现代和传统建筑形象的重叠,这个项目构成关系上还是很有特点的。结构形式和空间形态有紧密的联系。用现代构成手法使地域建筑在个性上有所提升。川军馆用减力墙结构,用商业和商住用了框架结构,二层部分每隔一跨抽取一品框架,再放进木结构,与川军馆形成统一格局。
在坡屋顶构成方面,川军馆采用双坡和单坡相结合的方式。而商业楼、商住采用单坡屋面前后交错的方式。 第四个方面,地域建筑的现代构造表达。建筑构造设计表达建筑细部的手段。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建筑构造在建筑整体效果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栋建筑的表现力往往是细部构造的好坏所决定的,对于地域性建筑来说,这一点也更为重要,材料的选用和构造形式也许就是成败的关键。
第一个例子川军博物馆讲下来,因为川军博物馆在建筑材料的选用和构造设计尽量真实表达其建构关系。结构单元体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和清水的做法,填充墙采用当地庄园用很多青砖清水空斗墙砌筑,坡顶部分采用木结构瓦屋顶,立面虚的部分采用大量木窗棂,这样的处理不仅在形象体现了建筑材料的表现力,利用构造的手段强化地域性和时代性的结合,在内部空间也形成混凝土盒子空间和木结构坡顶空间的变化。
第二个就是邓小平生平陈列室。我们承担邓小平故居总体规划和邓小平生平陈列室的设计。在总体规划,尽量保留原有的农田林木,以田园风光为构思主题,保持农村的宁静安详的气氛,创造回家的感觉。所以在设计邓小平生平陈列室时,也考虑与环境气氛充分协调,在平面和造型都取意于川东民居的基本特点,三合院的入口空间,青瓦屋顶,穿斗粉墙,给人舒展安静的感觉。在石工图设计中,我们有意识用现代建筑方式,改变一下比较偏传统的建筑的逻辑方式,采用的方法将支撑体系和装饰体系相分离,把支撑空间的结构体系和表现瓦屋顶的坡屋顶的传统形象的东西叫做装饰体系,把两个体系完全分开,用一个门子钢筋混凝土的体系支撑建筑空间,然后用木结构的体系放在钢筋混凝土体系完全分离表现建筑传统的建筑的形象的体系,而且在钢筋混凝土柱外面加了一层木柱,增加挑檐的结构。这样在建筑外观,木柱穿斗、船木、穿透都是真实的木结构,在材质和尺度更加接近于真实的民居,这个方案最终没有实现。因为官场的原因,地方政府颠覆了省上主管部门对这个项目的管理权,最后选用了一个三起三落的方案。
成都皖花华西公园观澜堂。它是一处市民休闲公园,位于历史文化保护区内,近邻杜甫草堂。观澜建于公园内一湖畔,与杜甫遥遥相对,是一栋1700平方米的小型接待建筑。考虑环境的特殊性,借鉴传统民居的形态,用现代手法表现。结构形式用钢结构,屋面用单坡屋面和双坡屋面相结合,取得一些变化。外立面用了清水砖、木和钢,这些不同性格的材料,传统的材料和现代的材料放在一起,表达了地域性和时代性的交融,加强了建筑的表现力。 以上我从四个方面介绍用现代方式表达地域文化建筑的实例。其实这四个方面在一栋建筑中也是互相交织、互相补充的,地域建筑文化的研究对建筑师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希望我们今后能够做得更好。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