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2023建筑行业十大评选

超万名行业内专业人士实名投票

秉持客观原则的非商业化评选

时评:浦东“建筑师负责制”提升规划效能

浦东“建筑师负责制”提升规划效能

3月22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易军一行来沪调研工程质量和建筑市场监管工作,在浦东重点调研注册建筑师管理工作,就浦东在全国率先探索实施“建筑师负责制”等进行了座谈。

全面深化建筑业改革

2016年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批准在浦东设立建筑业综合改革示范区。借助这一契机,浦东围绕“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进一步全面深化建筑业综合改革。

浦东于去年10月底正式启动建筑业审批改革试点,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探索“建筑师负责制”。据悉,现有报建制度是以建设单位为报建主体,而“建筑师负责制”是以建筑师为责任主体,受建设单位委托,从设计、施工到竣工的全过程,全权履行业主赋予的权利。

“建筑师负责制”试点的出发点是按照国际惯例,厘清建设单位、建筑师、设计单位和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相互关系,强化企业、个人的社会责任,从而实现行政管理与技术管理相分离,使政府部门集中精力谋划宏观、全局工作。今后,建筑师将成为企业和政府的一道桥梁,“建筑师负责制”使建筑师成为项目的“核心”,各方职责简明清晰。

浦东的“建筑师负责制”试点吸取了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熟经验,例如香港地区的认可人士制度和新加坡的资质人员制度。香港政府规定了认可人士的风险和责任,认可人士既要就建设的合法性对政府和社会负责,又要尽可能帮助业主取得良好的投资效益,维护业主合法权益。新加坡工程设计审批制度注重资质人员和认可审核工程师的签字认可。与香港类似,新加坡政府仅进行符合性审查,效率更高,责任明确。

加快项目审批和施工

据了解,目前浦东试点“建筑师负责制”,首先在自贸试验区保税区域内进行,特殊项目如易燃易爆、危化类除外。试点项目由建筑单位与建筑设计单位建立委托受托关系;建筑师对设计成果进行承诺,并负责项目规划报建、设计方案协调,对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进行技术监督,以及负责竣工档案验收报送。对于采用“建筑师负责制”的建设项目,政府建立行政许可的绿色通道,简化审批流程,减少审核内容。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建筑师负责制”确实有效提升了规划管理效能。最明显的一点是,简化并加快了项目前期的审批流程。由于建筑师对于设计内容的合法性负全部责任,主管部门对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只需形式审查,在规划设计方案的审批时,同步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其前期审批环节比传统审批流程压缩了2-3个月。

此外,项目的技术灵活性也得到了提高。建筑师可以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微调图纸,并在项目竣工前一次性调整,无需实时报审,较快推动了项目的施工进度。

本站申明:网友阅读本站内容,视为认同本站协议,协议详情请点击查看
标签:建筑师负责制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