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2023建筑行业十大评选

超万名行业内专业人士实名投票

秉持客观原则的非商业化评选

传统民居聚落的适居性

浙江庆元民居 (图片来源:互联网)

人居呼唤技术与艺术相统一、有机秩序的建筑创作。传统民居聚落所体现出来的舒适,安逸的居住方式,在现在新农村建设中理应得到新的重视。理解传统民居聚落适居性的特点,运用到现代居住区设计中,体现对传统民居的继承和创新。

1、 传统民居聚落的价值

聚落是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的总称,包括了各种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绿地、水源地等物质要素。传统的民居聚落主要是古村落。作为中国社会的基本单元,聚落蕴含了乡土文化和乡土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内容,是有一定的外部范围和内部结构的系统的整体。从传统民居聚落的营建和空间形态的研究过程中,不仅反映出对自身生存空间的理解和追求,也是社会文化和历史文化相关联的非物质因素的物质化体现。

中国的传统民居聚落是一座十分丰富的建筑宝库,当我们巡视中国的传统民居聚落时,我们会发现这些传统建筑在建筑形式,建筑形制、构筑形态、构造作法、材料运用、装饰风格等方面均呈现出难以穷举的变化。

2、 传统民居聚落的地域性

不同的地理环境深刻的影响着当地的聚落的构成及建筑类型。中国地域广大,而且其地形、地貌的繁复,气候的丰富多彩,多条长江大河的纵横,造就了多姿多彩的各地民居。各地民居由于自然环境、政治、经济、文化的不同,展示出不同的特点,及内在的联系。如四川的藏族民居和酉藏的藏族民居,我们会发现,虽然两者的文化背景、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社会组织等方面基本一致,但两者的构筑形态却迥然而异。又如同处四川酉北部地区的藏族民居和羌族民居,我们会发现两者虽然在建筑形式、色彩运用、装饰风格等方面相去甚远,但在材料运用、构造作法及构筑形态等方面却有许多极为相似的地方。

3、 传统民居聚落的“适居性”

虽然各地民居有其不同的特点,但总体来讲,都是适应了当地的自然气候条件,给当地居民创造出适合居住的环境。《韩非子·五蠹》,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 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 以避群害。”《孟子·滕文公》:“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 不同的地区产生了不同的居住方式。地势高亢地区产生了穴居,地势低洼潮湿而多蛇虫的地区则产生了巢居,这就是“适居性”。

各地民居对“适居性”都有不同的阐释,如北方厚重封闭的四合院,南方“小桥流水人家”式的田园住宅。本文以徽州民居为例,具体解析传统民居的适居性。

徽州地处东南丘陵,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徽州古民居聚落充分满足通风、降温、防潮、防晒的要求,其建筑空间尺度与秩序有机相宣, 建筑技术与艺术整体相生的特点体现了适居性思想。

在徽州古民居聚落的任何地方, 随处可见宜人的建筑空间尺度和场所感受。从整体布局来看, 聚落的八口空间形态具有标志性和导向性的特点;街巷空间具有序列性、领域性和神秘性等特点;院落空间则具有安全性、私密性和生态性等特点。——从自然的外部空间,经由村落、街巷、庭院而至室内的空间,这一系列空间的虚实相生、互相渗透,构成了徽州传统民居建筑完整而又多层次的复合空间系统, 也体现了适居的重要人文理念 。

天井适应了该地区雨量充沛,天气湿热,日照时间长的特点作为一种生态的调整装置,其“烟囱效应”可以改善微气候;植养花木、避阴、纳阳、采光、通风、排泄雨水、收集雨水、凿水池养鱼等。这些都营造出了舒适的动态热环境。作为交往空间,天井又是露天的起居室,晒晾、休息、纳凉、庆典聚会、避免外界干扰这些都培养了居住者的领域感与归属感,注重交往空间,体现了其院落空间的“适居性”。今天的住居环境创作中,也应开辟多样适宜的交往场所, 促进居民参与,从而加强居民间的联系和对社区的认同感、场所感。

徽州古民居聚落的天际线变化十分丰富,曲线、折线、弧线交错使用,常利用多个层面上某些主题的重复出现而呈现秩序感。街道立面由墙体基础、窗户和门罩、屋檐、马头墙等构成。马头墙的设计具有防火、采光、通风厦排水功能,达到了“适居性”的目的。

“适居性”还体现在其具备较为完善的适宜技术的同时兼顾到了建筑的艺术性。该聚落建筑结构形式采用穿斗式与抬粱式相结和的作法,既便于厢房等小空间的划分,又能够形成较大的公共活动空间,丰富了室内空间的变化;封闭的建筑形体、大面积的实墙面,这些都有益于减少散失热量,保证冬季室内的温度,体现了建筑对该地区的适宜性技术。同时,这样的设计方式从视觉上形成轻强的节奏感以及繁简对比的强烈美学冲击效果。

精致优美的术雕月粱、崔替、砖雕的门罩与石雕的柱础表现了徽州民居结构与构造的艺术装饰美,从更深层面上反映徽州的社会文化内涵与审美观。建筑材料多采用青砖、青石、白垩、杉木等本地材料青瓦防日晒雨淋,白墙既可反射日光改善光环境,又可防水防潮保护墙体,建筑外墙为空斗砖墙,与由薄木板壁构成的内墙夹着空气间层,这种“三明治“ 式的墙体利于保温隔热,更可利用屋顶上的高窗带走热空气,以维持室内稳定的热环境。木结构采用榫联系既可以抵抗地震力的作用,同时可以保证构件的可换性,即便于拆卸和重新安装。“丁” 字形斗拱是运用较多的构造形式,既能加强梁柱之间的连接,既具有极强的装饰意味,体现了徽州地区的地域性特征。

4、 传统民居聚落适居性对现阶段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人类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有的居住条件很难满足现代村落居民的生产生活需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带来许多家庭体制的变革,以核心为主的多样化的家庭形式导致居住空间要作相应的调整。同时生活习惯习俗的改变,必然带来某些不符合时代的文化现象随之逐渐消失,或者更换内容、进行改造(如一些宗教节日的庆典变成了群众性的文化娱乐与经济交流活动)。既然传统民居过去是这些文化现象的载体,如今文化现象的变化也必然会反映到民居建筑及其聚落的形态之中。交通方式的改变也使村镇形态发生了多方面的变化。通常传统聚落的街巷空间是以人的步行为基础,街巷空间尺度较小。而现代交通工具的出现(如汽车)则需要扩大街道的尺度,河道功能逐渐萎缩,从而引起街坊、节点等形态要素的变化,最终导致传统聚落空问形态也随之发生改变。新街的出现直接导致老街的衰落,由于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具有一定地域范围的生活劳动中心,并逐步建立了社会服务系统和交通系统,改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使“小桥、流水”式的传统空间模式受到巨大的冲击。

一个城市,一个城镇,一个村落,它独特的文化气质需要延承下去。在特定的地域环境下,人们的实践活动创造出富有地方特色的聚落,沉淀了极为丰富和复杂的地域信息,聚落文化的地域文脉由此产生。在设计中我们应结合地域文脉,要求聚落积极挖掘地域文化中的特征性因素,将其转化为聚落的组织原则及独特的表现形式,使聚落的演进能够保持文脉的特征性和连续性。因此我们应该建立一个全新的传统继承观,即继承并不意味着继承某一个年代的聚落模式,而意味着继承聚落传统的神,即不仅“形似”,更要“神似”。人们应在新的建设活动中继承和发展传统,使新建筑表现该时代的特征,同时又要保持与旧建筑的相互协调,从而实现聚落有机秩序的持续发展。新聚落生命体必定不是老聚落的克隆体,而定是有着时代气息,有着自己生命特征的新个体。

我国古代十分重视因地制宜地营建城市,村庄。管仲在《管子乘马》中提出的“因天材,就地利,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这一见解充分强调了城市、聚落营造应充分结合当地的地理条件,不必强求形式上的规矩整齐,突出各地的个性特色,这也正是古人崇尚自然观念的集中体现。古村落的选址,定位和土地使用,分区安排上都注意“因地制宜”,以充分发挥自然潜力,以人活动的多种功能需求合理确定土地使用量,强度及特质。同时也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活动需求和人精神审美及文化的需求,构建与自然保持协调的民居,街巷,广场,活动中心等物质和精神空间体系。

因此,现代空间塑造中叶应强调顺应自然,因山就势,保土理水,因材施工,培植养气,珍惜土地,水脉等原则,保护自然生态格局与活力。

聚落布局构图出自聚落形象,有着文化艺术的属性,故而不可避免的带有地域文化的特征。传统聚落布局构图主要是受到了当地的传统哲学、建筑技术和民族审美思想等的影响。因而,对于传统民居来说,其聚落布局构图理论有着自身的地域特色,不仅体现在单体居住建筑构图的稳定性上,而且也体现在群体建筑构图的完整性和不同类型建筑集合构图的丰富性。借鉴传统布局构图原则,将古典的形式规律应用于现代居住聚落布局构图,和谐统一地来传达传统意韵,有助于在设计中传承文脉,体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顺应自然山水形势和脉络布局、组群,聚落布局时应因地制宜,顺应已有的地形地貌的特点,既能有助于形成聚落变化的空间序列,也节约了土地。在布局居住建筑时因与环境综合考虑,住宅组团布局因地制宜、灵活多样。

传统民居院落与街道空间相互渗透的空间布局方式增加了邻里交往,也容易形成亲切宜人、充满情趣的生活空间,与传统的生活习惯较为贴切。而我们在现代聚落规划中可以使用两套街道系统,一套为尺度宜人的步行系统,其街道空间可以保留和借鉴传统街巷空间中水平垂直界面复杂化,街道肌理、节点明晰化等特点,顺应自然,空间形式变化丰富;另一套是为满足现代交通系统需要的车行系统,形式规整有序。这样既能达到宜人的生活空间,增强邻里交往,又能满足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使聚落传统在现代生活中得以延续。

在现代居住环境设计中引用传统建筑装饰细部,可以体现地域文脉的传承。错落、起伏、富有韵律的马头墙,青砖、黛瓦、粉墙式清新淡雅的建筑色调,比例协调、讲究组合的建筑造型以及少而精美的装饰构成了传统民居独特的外在特征。而对于传统民居风格的借鉴和延续,一方面可以美化建筑,保持农村特色的田园风貌,另一方面也可利用民居的外在特征向人们传达着特有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信息,满足人们心理上所需要的怀旧感、归属感。在现代居住建筑造型设计中,我们可以用非传统的手法处理传统的细部,以不熟悉的方法组合熟悉的传统细部,以传统的处理手法组合非传统的细部,从而使得建筑细部的意义与传统发生关联。

传统技术是基于当地自然资源及地理气候条件而形成和发展的,因而形成了传统技术的地域性和多元化。传统技术的继承和改善为建筑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源泉,也是营建地方特色、延续和发展传统文化的必由之路。传统低技术的继承与改善是指对那些技术比较成熟,有良好应用基础和低廉造价的传统技术进行新的探索和改造,使之在原有优点的基础上,与现代化的建设要求相适应,从而满足低价高效、少费多用的技术改造、更新原则。这需要按照资源和环境两个要求,改造重组所运用的技术。它偏重于从传统民居建筑、聚落的角度去挖掘传统的节能、通风、利用乡土材料等方面的手法,并加以技术改良,不用或少用现代技术手段来达到创建居住环境的目的,使建造技术来自自然、融于自然、归于自然。空间营造上,利用建筑传统技术手段,通过对日照、通风等环境气候因素的因势利导,营造良好的聚落内部微气候环境,把传统技术同适应气候与节能有机的结合起来;在资源利用上,我们可以借鉴传统聚落在这方面的处理手法,注重对各种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因地制宜。如运用明堂的“烟囱效应”来形成穿堂风效应,利用屋檐在局部形成了一些阴凉地,配以乔木以减少日照,其节能效果显著,因为其取之自然,最终归于自然,在低层次上达到了极高的效率。传统技术继承和改善能促进地方特色、传统文脉的有机生成。不仅可以合理运用了传统的生态技术,达到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的目的,同时体现了对当地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延续。

现代聚落的设计对风俗习惯、交往方式的考虑非常必要。从传统聚落文态来说,田园乡土之情,家族血亲之情、邻里交往之情,除了堂前上的题字、匾额之外,往往也可通过聚落之中的公共空间来体现,如祠堂、戏台、街巷广场等等。这些方面在规划设计中稍加考虑并给以处理是不难解决的。聚落的形成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脉络,其形态是一种积累的结果,并随着生活方式和社会的变迁而递演。在现代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开发地区的演变速度快得令人无法掌握,所以在文化意义上形成了保护的课题。但正是由于民居聚落是当地居民日常生活发生的场所,是真实社会的一部分,因此它不应该被冻结成一个博物馆。而且传统民居反映了古代的建筑水平,表现出人们当时在特定的经济文化、环境背景下对建筑的认识,它创造出的是一种传统的美。而我们当代的设计师,应在新的材料条件、新的建造技术和新的文化环境下,创造出符合现代人要求,体现时代特征的建筑艺术。

5、结语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适居性都是对居住空间的重要追求。在这一过程中,各地创造出了适合当地生活的民居聚落。在现今新农村建设成为了重要的议题,如何解决新农村建设中的各种问题,我们应该回归到传统民居聚落中去,从传统民居聚落中得到启示,创造出适合时代发展要求,又与当地传统民居聚落一脉相承,和谐相融的新的居住空间。

本站申明:网友阅读本站内容,视为认同本站协议,协议详情请点击查看
标签: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