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聚焦 > 找寻世博记忆  > 正文
外国友人评价世博:“最中国”也“最跨国界”
发布时间: 2010-11-16   来源:匿名网友投稿 

两千多年前的孔子曾说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两千多年后,广迎天下客的上海世博会,不仅让身为东道主的中国人不亦乐乎,对于来自五湖四海的国际友人,同样是件赏心乐事。他们有的是第一次近距离接触真实的中国、真实的上海;有的,则在世博会上找到了人类共同关注话题的答案。

世博会德国馆设计师魏悉理这样描述上海世博会:“这里能看到‘最中国’的东西,同时,也能看到‘最跨国界’的东西,这是世博会令我着迷的原因。”

外国友人在世博现场

文化“过山车”

“世博如同文化过山车,它让游客在短时间内浏览各国的风土人情。不同文化带来的冲击,和过山车带来的感官刺激很相像。”这是美国哈佛大学社会学系三年级学生万姗对世博会的第一印象。在不少老外眼里,上海世博会是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全面了解中国的又一次机会。来自日本的齐藤一家5月初飞抵上海,从机场直奔世博园。齐藤太太说,他们早在两年前就计划来看世博,因为“没有什么比世博更能全方位了解真实的中国”。

老外把世博之行当作了解中国的"窗口"

许多老外将中国馆作为“必经站”。来自加拿大的小伙子亚当从事哲学研究,他说,作为外国人,最想看到中国的软文化,即除了美食和功夫之外的东西。从中国馆出来,亚当说他的问题已基本得到解答,答案就隐藏在活龙活现的清明上河图中,也隐藏在展现中国家庭生活的多媒体短剧《同一屋檐下》中,更隐藏在每个耐心排队的游客身上。

“中国和上海,全世界几乎无人不知,但不可否认其中存在误解和偏见。因此,要吸引外国人都来实地看一看。世博会,是个很好的机会。”德国汉诺威展览公司董事局成员顾桥博士如此评价。

“天下大同”之美

如果说以中国馆为代表的 “中国元素”,是让外国参观者对世博会倍感新奇的原因;那么本届世博会对于绿色、低碳等理念的演绎,让不同文化背景的外国人士,找到了认同和共鸣。

在过去的3个月里,不同种族、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们,一起在英国零碳馆触摸未来节能建筑的雏形,在丹麦馆体验自行车出行在未来城市的可能性,在日本馆感受“会呼吸的墙”……德国歌德学院秘书长康纳普说,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商品进出口只是初级阶段,不同国家的人们围绕共同的问题进行想象和讨论,就成了一种“天下大同”的美,这也让他忍不住一次次往世博园跑。

与非洲友人共舞

世博无形“财富”

除了游客,参与世博会筹办的“老外”,更是对它有一份难以割舍的情怀。因为,正是有了世博,他们在事业上获得了先机和优势。德国馆设计师魏悉理便是其中之一。他的德国石凯建筑设计公司在欧洲小有名气,先后为奥迪汽车、三星电子等知名品牌做过设计,但设计世博会德国馆,是他们接下的第一笔大单。

魏悉理解释,大单之“大”,不在于赚到多少利润。对公司来说,参与世博是打开中国市场的一张名片;对个人来说,设计德国馆中运用的诸多新理念,也为今后事业开辟了全新方向。

“我设计的德国馆,有许多公共空间供人休闲避暑,我想以此呼应世博主题,让人在城市中生活得更加舒适。这一过程中,我的设计理念得到不断更新,这是世博给我的财富。”魏悉理说。

这样无形的财富仍在不断挖掘中。上海有关部门一项关于 “外籍人士眼中的上海世博会”专题调研显示,在世博会上寻找在中国的商业机会,是外籍人士尤其欧美人士参加世博会的主要目的,比例占全部外国参观者的27%左右。

责任编辑: 畅言网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中国房地产人才教育网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九源国际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