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农场引争议
来源:匿名网友投稿 2014-07-09
自从立体农场的概念提出之后,围绕它的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支持者认为,这种生产方式可以更有效地利用空间、提升农作物生长效率。然而,一些环保主义者认为,把农作物放入建筑物,用发光二极管(LED)帮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耗费大量资源,并且城市的功能是有限的,不能把城市的功能无限放大。尽管立体农场为城市发展和农业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但目前它还处于概念开发和实验设计阶段。有一些瓶颈需要克服,主要表现在下面几方面:
立体农场建设的最初投资金额相对较高
据估算,建设一个最小、最简单的立体农场也需要两亿美元。由此可见,建造一个真正的立体农场需要巨大的财力支持。经营者需要学习系统整合和农场发展的技术
必须先建造一个小型的立体农场作为试点,来进行各种技术的研究和实验。特别是对于不同楼层的农作物要获得相同的光照、水分、养分等,需要科学地计算。立体农场不同于传统的农业耕种,它更加依赖于科学技术的支持和人才的储备,需要寻找并培训合格的现代农民,使他们能够应对复杂而缜密的内部操作系统。与传统农业文化的传承有冲突。
历经千百年发展起来的农业技术体系和知识体系,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世世代代劳动人民的智慧。随着立体农场的发展,可能会带来传统农业文化的消逝。公众对于垂直农业还存在着疑虑。
例如,人们会担心立体农场长期潮湿的条件会使建筑结构受到锈蚀,在立体农场中饲养动物会增加公众对于卫生条件的担心,污水处理后用于灌溉会否引发安全问题,立体农场的实际规模效益究竟如何等。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