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2023建筑行业十大评选

超万名行业内专业人士实名投票

秉持客观原则的非商业化评选

王澍为威尼斯建筑展设计的首座中国馆“瓦园”

2006年,王澍为威尼斯建筑展设计首座中国馆。当时大陆是「世界建筑实验场」,高大前卫的建筑要多少有多少。王澍却从杭州海运六万片废弃青瓦,带着三名中国传统工匠、四名学生与妻子,亲手将一片片青瓦堆栈出一座斜屋顶,加上竹桥成为「瓦园」。

「瓦园」是王澍首次在西方亮相的作品,被誉为「充满诗意与哲学性」。瓦园和王澍成名作「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同样使用废弃瓦片,这些瓦片来自城市快速发展下被迫拆迁的房屋,诗意外表藏着对大陆资源浪费的控诉。

「瓦园的背景是中国正在发生的巨大变化。」王澍参加本报举办的「两岸对望」对谈时表示,他想用新的创造手法恢复传统中国的美和尊严,「一个文化开始衰败,是因为精神的动摇和自信的丧失。」 

王澍生于新疆,在南京、上海取得硕、博士;他没喝过一滴洋墨水,却成为西方最知名的中国现代建筑师。王澍说自己只懂几百个英文单字,受邀到哈佛演讲时却拒绝翻译,全程英语演讲,「台下听众都听懂了。」 

王澍是中国最有自信的建筑师,这种自信来自他对传统文化的信心。当大陆建筑师争相到欧美取经,他却悠游于大陆山水,因为「五千多年的历史,中国什么都有了。」谈到中西、新旧之争,他认为「所有艺术、建筑都是当代的,没有前卫、传统之分。」 

王澍也是对大陆城市发展最勇于批判的建筑师。他为上海世博设计宁波馆,却在竣工典礼上痛批「现代化的城市模式即将崩溃」,让官员脸都绿了。他到台北参观,觉得台北建筑「平庸」,但大陆城市「更不像城市」,「大规模开发后,建筑和街道只能看不能用,人性消失了。」

王澍认为,要让中国建筑摆脱西方束缚、恢复信心,必须从建筑教育做起。他在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中提倡「哲匠教育」,认为建筑师必须有「文人、哲学家的素养和工匠动手建造的能力」。书法列为该校新生第一年必修,学生升三年级前禁用计算机,并用毛笔写报告。

 

本站申明:网友阅读本站内容,视为认同本站协议,协议详情请点击查看
标签:王澍威尼斯建筑展首座中国馆“瓦园”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