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2023建筑行业十大评选

超万名行业内专业人士实名投票

秉持客观原则的非商业化评选

张珽:风水学用于现代建筑等于问道于盲

 近些年,很多开发商和政府领导非常看重所谓的风水格局,所以很多销售、咨询、顾问团队等都投其所好,鼓吹建筑风水,一些建筑师也为了迎合开发商的喜好在建筑风水上做文章,导致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乱象横生。对建筑设计中这些怪力乱神的现象,北京市建筑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设计二所副所长张珽认为,风水学根本没有什么神秘可言,在他看来,“风水学是最朴素的世界观的运用,能帮助现代人用古人的视角去观察世界。作为文物可以保护一下,至于在现代城市设计中运用,基本等同于问道于盲。”  

北京市建筑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设计二所副所长张珽

建筑畅言网:风水学是如何起源和发展的?

张珽:风水学说以前在香港台湾比较流行,房地产发展起来之后,也借着国学热开始在大陆蔓延,我觉得这是出于一种猎奇或媚雅心态,感觉很有神秘感或者文化底蕴。

其实风水学究其根本是没有什么神秘可言的,风水的起源和人类起源是相关的,人类最早依靠狩猎游牧生存,有了思想之后第一个诉求就是追求永生,这在世界的东西方都很相似。世界各地有很多石阵,基本上都是墓葬所用。为了获得永生人们把一些死去的人埋葬之后会做个标记,看他们是否复活。没有复活象征人类无法获得永生,人们不愿承认这种现实,觉得没有埋在对地方,那应该埋在哪里呢?这样就产生了最淳朴的哲学。

人之所以活着,第一个充分条件是液态的人,所以墓地要水环境,第二要有风环境,可以藏风聚气,这就是“风水”最早词语的形成,这个词语出现在汉代。我认为最早的风水起源于墓葬,叫做“堪舆”,中国古代的堪舆之术就是给帝王寻找一个合适的墓葬,也是潜意识里希望获得永生的概念,堪舆术就是墓葬术,也就是风水术,这条线是能够串联起来的。帝王为了巩固江山社稷对陵墓的风水有要求。从风水角度讲,为帝王服务的堪舆师就形成了一个群体,作为一门手艺传授给后人。除了给帝王服务,也开始给富人、穷人服务,也由阴宅转向了阳宅,服务的范围就广泛多了。原始的风水术是针对阴宅的,把这件事放在阳宅上本身就是一件阴阳颠倒的事情,更何况现代城市和建筑的格局和古代完全不同,不能用古代的风水学去衡量现代建筑。 

建筑畅言网:对于喜好风水的甲方,行业内出现哪些不好的现象?

张珽:现在建筑师的态度往往是“以诘曲而媚雅,因偃蹇而仰尊”。为了表达自己的与众不同而绞尽脑汁标新立异,为迎合开发商或者上位者的心态而不断改变自己思路。可悲的是无论媚雅还是仰尊都要找到一个落脚点,也就是编故事。有的往文化上编,有的往政治上编,最无稽的是因为决策者的喜好往风水上编。

不知道是因为官当得太玄乎还是钱来得太侥幸,或者是因为对国学的媚雅,现在的决策者很多都看重所谓风水格局,然后一群销售、咨询、顾问什么的投其所好,各自摇唇鼓舌夸夸其谈。其实,说得越神秘就显得越无知,因为所谓风水就是最原始的环境心理学。” 

建筑畅言网:您认为我国古代建筑风水学的精髓是什么?

张珽:风水学是最朴素的世界观的运用,能帮助现代人用古人的视角去观察世界。作为文物可以保护一下,至于在现代城市中运用,基本等同于问道于盲。中国古代的建筑格局和现代的城市和建筑完全不同,设计师还是要以人的需求为中心,注重功能性。风水学可以作为环境心理学去看待,在设计中避免与周围环境产生冲突,让人们置身其中能够感到适宜和舒服,我觉得这就是风水学对于现代设计的意义。 

建筑畅言网:建筑风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现代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对建筑风水的研究和应用有怎样的现实价值?

张珽:中国最好的风水是南京,十个朝代建都在南京,关于南京的风水好,最早是孙刘联兵时期诸葛亮说建业城非常好,“中山龙蟠,石头虎踞,乃帝王之宅”,这是从守城的角度去考虑的。但是在南京建都的朝廷生存时间都不太长,我认为这和风水好坏没有太大关系,和人们的心理因素有关。我看过一本书上说,当一个国家资源太丰富的时候,人民就容易产生惰性,士兵的战斗力不强,阻碍国家的发展,所以“人”是最重要的因素。

风水理论在古城市建设中都不具备实践价值,更何况是现代城市。非要说有现实价值,就是满足开发商的心理需求或者是围观者的猎奇心态。所以我们如何去判断风水学,实际上是一种心理学的东西,你依赖这个东西就会变弱,看透了这个东西就会变强,这才是最根本的落脚点。 

建筑畅言网:您如何解读环境心理学?环境心理学和建筑风水是一回事吗?

张珽:环境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上世纪60年代才产生。而中国的风水学已经诞生几千年了,环境、时代、心态都有了巨大的变化。但是透过传统的风水学理论,我们可以窥探到一些国人性格中的底层代码,再由这些底层代码引导我们创作中国风格的建筑。这个过程是抛开风水表象,而引入文化内涵的过程。 

现在社会中有些风气的导向不正确,比如一些领导建设一个商业广场,要求要设计出紫气东来的感觉,据记载老子出函谷关时,函谷关守卫看到东方有紫气,所谓“紫气东来”是一种道德教化,文化广场引入这个概念是对的,但是商业广场要引入这个概念是不合适的。家居风水中也讲究紫气东来之说,说东面的房子给孩子住能够让他成绩好,我认为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人,东面可能天亮的早,孩子起得早有助于学习,但是如果这个孩子自身不努力住在东边也没有作用。 

建筑畅言网:在中国,古典建筑和现代建筑其最重要的文化特质便是“天人合一”。建筑风水是否是体现“天人合一”的必要条件?

张珽:我觉得这个事可能跟宗教比较密切,西方古代宗教信仰是至高的,所以经常发生宗教战争,但中国在宗教这个领域一直就是多元发展和谐共生。儒家讲“敬天法祖”(孔子:万物本于天,人本乎祖),道家讲“道法自然”(庄子: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佛家讲“因果轮回天道循环”(这个流入中国后的汉化版,和原教旨明心见性是有差别的)。所以说各宗派在天人合一上达成了统一,也融合成了中华传统哲学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不仅是建筑,还有医学、美术、音乐乃至饮食男女。

中国风的建筑重要的是掌握文化内涵而不是假借风水理论。2003年我参与设计的庐师山庄项目,这个项目让我对中国文化和建筑相结合的认识上了一个台阶。我们当时的主创设计师从郑板桥的诗中获得灵感,对于家居环境的描写是“风中雨中有声,日中月中有影,诗中酒中有情,闲中闷中有伴”,这很好理解,人们在环境中感受自然的变迁,建立一个小的生活圈子。中国的建筑构成是内向型的,内部结构丰富,外部则非常低调朴素。真正是向内修行,不是向外展示的,对内修行中把现代的生活方式隐藏在里面,外面尽量保持朴实素净。

过去中国的建筑都有院子,正房是北房,讲究坐北朝南,但是现在这种风水观已经不适用于现代建筑。我觉得传统文化上的东西是真正可以运用在现代建筑实践上的,建筑师的心法和手法达成统一,才能拥有自己的设计特点。 

建筑畅言网:您在引言中说——现在建筑师的态度往往是“以诘曲而媚雅,因偃蹇而仰尊”,业内对建筑风水存在哪些误区?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建筑风水?

张珽:我觉得建筑师对风水学不存在误区,开发商或者决策者是有误区的,建筑师只是迎合一下。香港最有名气的一次“风水大战”,莫过于汇丰银行和中银大厦的“斗法”,为了避开中银大厦那柄尖尖刀刃带来的坏运道,汇丰银行在它的楼顶上面架了两尊钢炮,两个建筑有一段距离的,他们中间的建筑并没有受到风水大战的影响,生意依然很好。汇丰银行老板这种“刀来炮往”其实是一种心理攻势。还有一个风水之争的例子,上海的金茂大厦的形象是一个塔,看着像个狼牙棒,旁边的环球金融中心设计成“军刀”,之后的上海中心则说自身是“飞龙在天”,实际上这都是夸大其词,牵强附会的说法,也属于市民的文化逆袭,把好的东西说烂了。

建筑畅言网:有观点认为建筑风水是封建迷信,应该加以抑制,您如何看待这种说法?

张珽:就算建筑风水学有一定的科学基础,现在也不是以科学方法来运用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既然已经存在了,设计师也没有办法。但政府层面应该先管好自己,不要因为某些领导不着边际的喜好而做出很多带有迷信色彩的建筑。 

建筑畅言网:在业内有的学者展开了“建筑生态风水学”研究,提倡辨证研究中国建筑生态风水学,您如何看待建筑风水和环境生态的关系?

张珽:这个是有益的,这里的风水说的不是玄学层面决定生死福祸的风水,而是科学层面自然环境的风水。现在都在倡导绿色建筑节能减排,讲的是利用自然资源保证空气质量和环境舒适度。比如利用风环境进行空气调节,雨水灌溉,生活废水的重复利用等等。 

建筑畅言网:从广州“古钱币”大楼到央视“大裤衩”,再到苏州“大秋裤”,在越来越追求设计感和国际化的今天,似乎从来不缺少“奇奇怪怪”的建筑。从建筑风水角度看这种类型的建筑如何评价?

张珽:从好的方面说,这些建筑都比较有争议,有争议就会有关注,有关注就会有商机。从商业运作的角度上可能还是成功的,至少可以算是标志性建筑吧。可是,如果从社会上让这种审丑风气泛滥的话,城市无疑会变成一个垃圾场。造成这种后果的是那种“我的地盘我做主”的土豪意识。如果要从风水的角度评论的话,我认为这些建筑的风水都不好,因为它纵容了一种恶劣的社会风气,影响了城市的整体和谐。

本站申明:网友阅读本站内容,视为认同本站协议,协议详情请点击查看
标签:建筑现代风水学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