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2023建筑行业十大评选

超万名行业内专业人士实名投票

秉持客观原则的非商业化评选

郭磊:建筑设计是一种艰苦的修行

当前建筑市场的低迷,造成青年建筑师的生存环境越来越残酷,很多设计公司大量裁员,也有建筑师转行投入其他行业,听一位设计老总说有的年轻建筑师甚至开始创业做小生意。在如此惨淡的环境中如何生存下来,筑境设计的郭磊仍然坚守着自己的初心,他认为青年建筑师“要不断磨练自己的技术,提升对项目的掌控能力,关注创作的持续研发,于激流中搏涛,于峭壁上攀登。”

郭磊,中联筑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上海公司设计经理

建筑畅言网:说说您为什么从事建筑设计?建筑设计在您的生活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

郭磊:高三那年看了一部电影,被主人公影响才选择了建筑学。而现在,建筑设计俨然已成为生活的一种习惯,不仅仅只是工作,生活中的要素多多少少都会与之相关。 

建筑畅言网:能用一句话来概括您对建筑的理解吗?

郭磊:建筑设计是一种艰苦的修行,借用仓央嘉措的一句诗:“那一日,垒起玛尼堆,不为修德只为投下心湖的石子”。 

建筑畅言网:最近有什么新的尝试或者关于建筑创作的思考吗?

郭磊:随着服务开发商的项目越来越多,我也要开始肩负大量开发商的研发工作。久而久之便发现,研发对于设计企业来说是生存之根本,一个好的研发不仅可以引领一个项目的成功,更加可以促成企业在激烈的竞争屹立不倒、斩将夺旗,所以,结合创作实践的研发积累也一直是我工作中持续关注的重点。 

建筑畅言网:您如何看待建筑的“完成度”问题?

郭磊:在目前国内的行业情况下,建筑的“完成度”永远都是建筑师之伤,这也应对了“建筑永远都是遗憾的艺术”。最近一段时期,自己有3个项目同时在做施工配合,为了保证最终的完成度,就材料的选择不停的与业主博弈。每一个业主都希望用最便宜的材料做出最好的效果,同时还要简单快捷地进行选择,这与建筑师审惧和精确的态度与程序相违背,因此要不断与业主争取、再协商,直至达到我们的要求。其中有争吵、也有妥协,这都是建筑师成长中的磨砺。所以每个建筑师对待每一个项目,都应该怀揣着一个敬畏的心,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争取每一次机会将自己的设计最大限度的完成,将遗憾挥之脑后。 

设计作品:南浔检察院办公及技侦用房

建筑畅言网:您觉得当代中国的建筑创作应该如何去传承文化精神,又该如何创新突破呢?

郭磊:当代中国的建筑创作是由业主与开发商主导的、以经济利益至上的创作方式,建筑师如何在价值面前保留那份创作之心,在我看来是传承中国文化精神的关键因素。最近一段时期看了马岩松的北京和南京的两个项目,忽然发现中国的高山流水也可以这样表达,从一个侧面也印证了有情怀的建筑师总是会发光的。但如何推广这样的设计,如何让业主和开发商也看到其中蕴藏的文化与精神价值,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磨砺自己的能力.从设计到运作全方位的理解业主的需求,通过设计,实现作品价值与文化的双丰收。 

建筑畅言网:作为青年建筑师,你如何看待当下建筑师的生存环境?打算怎么应对?

郭磊:当下建筑师的生存环境越来越残酷,竞争激烈加之行业市场整体下滑,不免让人心里凄凄然。如果还想坚守那份最早的初心,也只有不断磨练自己的技术,提升对项目的掌控能力,关注创作的持续研发,于激流中搏涛,于峭壁上攀登,因为最美的风景总是在最难到达的地方。 

建筑畅言网:最近比较关注行业哪个热点话题,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郭磊:作为商办专项研创团队的一员,我们最近比较关注wework和旧改的话题,在我看来,它们也许是开发商促销的噱头,但思后静想,其中也不乏建筑人关注的兴奋点。wework对办公方式的全新定义,以创业引领全民话题,引发了人们对空间细节的深度发掘,利用公共空间的营造最大限度的提升功能空间的效率与价值。旧改项目则利用对老建筑的重新思考,通过空间的整理再造、材质的对比碰撞,赋予老建筑新的生机与活力。而wework与旧改建筑的结合,发挥了 1+1>2的效应,是新时代应对城市更新的有效手段。对此,我们商办专项团队也做了不少研发。

设计作品:南宁绿地香港五象中心

人物简介

郭磊

上海公司设计经理

专业年限:13年

代表作品:

南浔检察院办公及技侦用房

南宁绿地香港五象中心

上海市北郊冷库改建项目

上海昊元生活广场

本站申明:网友阅读本站内容,视为认同本站协议,协议详情请点击查看
标签:建筑设计艰苦修行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