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2023建筑行业十大评选

超万名行业内专业人士实名投票

秉持客观原则的非商业化评选

李嘉赟:“人”是商业综合体存活的关键

城市综合体的英文缩写为HOPSCA,是由酒店、写字楼、公园、购物中心、会议中心、公寓这六个业态的英文单词缩写而成。上海沃理森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运营总监李嘉赟认为,要使这六种业态存活的关键是“人”。怎样把人引入到项目中是设计师和业主要考虑的最大的课题。

建筑畅言网:成功的城市综合体需要具备哪些要素?哪些因素是与建筑设计和规划相关的?

李嘉赟:首先我们要理解什么是城市综合体,城市综合体在英文缩写为HOPSCA,是把酒店、写字楼、公园、购物中心、会议中心、公寓这六个业态的英文单词缩写而成。要使这六种业态存活的关键,就是“人”。所以怎样把人引入我们的项目中才是设计师和业主要考虑的最大的课题。实际上城市规划决定了未来城市中“人”的活动走向,作为开发者首先要了解整个城市的发展轨迹,包括城市的历史、经济、文化、产业、资源、天气、市民生活习惯和领导的发展思路,从而判定城市综合体的选址。

城市规划中对综合体直接的影响在于城市交通,在城市的演变中,核心地段往往都是交通便利的区域,可达性越强,商业价值就越高。因此我们可以根据交通状况来评定地块的商业价值。对于未来规划的用地,我们要从城市总体规划中去了解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交通规划及周边居住人口数量等信息,选择合适的位置设置相应面积的综合体。当然,综合体中各种业态的比例也是以城市发展的产业规划基数作为依据,设置酒店、办公、商业、住宅等业态的配比。可以说没有前期的城市规划,城市综合体就没有方向,也很难成功。

建筑设计与城市综合体之间同样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首先,到一座城市最先看见的就是城市里的建筑,所以建筑设计是展现城市文化的最直观的元素。每座城市的建筑都有所不同,展现着城市的特性。城市综合体作为城市中最为凸显的建筑群体,不但要展现城市的形象,同时也要满足实际的功能需求。在总体业态配比的控制下,建筑设计更直接的满足使用者的要求,所以建筑的尺度、空间及装饰样式都能直接传达给人以各种感情。

建筑畅言网:许多地产开发商邀请外资建筑事务所设计位于中国二三线城市的城市综合体,并在项目宣传中将其作为重要卖点。相比中国国内设计单位,外资建筑事务所有哪些优势?外籍设计师发挥了什么作用?

李嘉赟:现在中国二三线城市的生活状态还是处于一个比较传统的阶段。相比之下,一线城市有更多的机会与国际文化相融合,吸取先进的科技与文化,所以一线城市的居民对自己的生活品质要求相对较高。二三线城市在向一线城市学习的过程中,也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在经济收入提高的同时,自然而然也会对生活和美学提出要求。

设计既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也是一门艺术,设计师需要有广泛的见识,才会有更好的创意。而国内设计单位的设计师因为生活和学习方式的局限性,使得思想较为保守,所以很难有创新的基因。外资设计事务所注重的就是创意,也更加懂得尊重一个城市的历史和文脉。外籍建筑师往往以反映城市特征作为设计的出发点,在建筑设计中运用城市的符号,突出城市特点,将建筑作为城市文化的载体,展现城市历史,提升城市的无形价值。城市综合体的概念最先来自于马赛公寓,这种组合方式在国外已经发展了很多年,有很多成功的案例,外籍设计师也更容易掌握城市综合体设计的要点。

建筑畅言网:中外城市综合体是否存在不同?如何融入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环境特点以及使用者的偏好和习惯?

李嘉赟:中外城市综合体最大的区别我觉得是在人性化的体验上。打个比方说,我看一个综合体的好坏首先看内部的交通流线是否畅通,有没有休息区域,最重点的是看洗手间设计。如果洗手间这样的空间开发者都能够考虑得很好,那这个综合体才算做得不错的,这就是人性化。

这里我讲个笑话:故事发生在80年代,A去上茅房,方便完之后发现没带手纸,正好看见地上掉了一张相对干净的报纸,心想:我等旁边蹲坑的人(B)走后再把这张报纸捡起来用。可是怎么等旁边那个人就是不走,A急了,问:兄弟,你蹲半天了怎么不走?B反问:你为什么不走。“我没带纸”A回答到。B说“我也没纸”。原来两人都盯上地上那张报纸了。 现在回到我们的综合体,想必去洗手间发现没纸巾的人很多吧。反观日本的综合体里的洗手间,有残疾人专用,有亲子专用,有儿童专用,有给婴儿换尿布的工作台,甚至还有卫生棉。

根据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环境特点以及地域独特性来对综合体进行设计。比方说迪拜酋长商场(Mall of the Emirates),大家都知道迪拜处于热带沙漠地区,住在那里的人可能一辈子都看不到雪,所以人们很渴望看到雪景,那么就在综合体里面设计一个超大的滑雪场,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同时也是这个商业综合体的卖点。从文化的角度出发,来看下我们在西安设计的大唐西市商业综合体,该综合体主题为丝路文化,我们采用唐代的中式花纹作为建筑的主要装饰语言,展现盛唐宫廷富丽堂皇的场景,不仅延展了西安本土文化,也很好的烘托出整个综合体的商业氛围。再举一个以营造环境氛围作为特点的商业综合体的案例,立天唐人集团投资的在大庆的龙凤广场,我们以亚热带风情作为设计的主题,通过对环境的打造营造出海浪的感觉,迎合了北方人渴望大海的情怀。

建筑畅言网:如何同业主、政府机构、投资者、使用者沟通,传达自己的理念,取得共识?哪些方面可以妥协,哪些需要坚持?

李嘉赟:首先分析这四者的需求,政府关心的是大的格局与当地文化的体现,这点可以在建筑的外立面设计上下一些功夫。首先要了解这个城市的文化,提炼出可以运用在建筑设计中的言语元素,同时与建筑空间进行揉合,使整个建筑既有本土文化的符号,又能满足实际的功能需求。对于投资者来说,建筑需要有自己的特点,能够给消费者深刻的印象,在这两点上我认为是可以统一的。我们通常会考虑采用过去的纹理结合现代的材料和工艺做出带有文化符号的现代建筑,消费者最关心的则是综合体内部的空间,设计者可以根据当地的生活习惯和喜好来确定建筑内部的主题。

对于建筑师来说,业主最好完全按照设计师的想法去做,而这往往是不可能的。那么建筑师要做的事情就是怎么协同各方的意见,坚持设计的理念。其实这几块是不冲突的,我们希望一个设计作品不仅能满足设计师本身的要求,也能满足其他人利益和功能上的需求。

建筑畅言网:对于中国建筑设计现状和未来城市发展趋势,你有何观点和建议?

李嘉赟:中国现在的综合体项目数量太庞大,整体运用状况参差不齐。很多项目前期存在策划和规划的偏差,一些做住宅的开发商转型来做城市综合体,但是还是按照住宅的思维模式,这样做风险非常大,有的综合体的业态比存在问题,比方说,一个二三线城市,本身对办公楼的需求量很小,而开发商却把办公面积做的很大,建完之后根本就租不掉或者卖不掉;有的又是把商场的面积做的很大,只想到了商业店铺的售价高,但不考虑整个城市或区域的商业需求量,结果可想而知。前面我们说了,城市综合体是一个综合学科,它不仅是简单的住宅,造起来卖掉就好,所有的综合体都存在建成后的招商运营问题。所以,城市综合体前期开发一定要做好分析,计算风险值,要充分了解市场,才能把风险降到最低;招商要先行,先做一些预招商的工作,尽量明确未来主要的客户是哪些,这样建筑设计工作才能有针对性的按照将来客户的要求来量身定做。

未来城市综合体的发展一定是精细化的发展路线。要想在竞争如此强烈的市场环境中使自己的综合体脱颖而出,规避O2O对实体商业综合体的冲击,就要做特有的体验式综合体,对文化和艺术的部分深挖掘,结合商旅,做出自己的特色和主题,同时提高服务质量,才是提高竞争力的不二法则。

李嘉赟简介:

李嘉赟,资深建筑师,天津大学硕士,曾工作于李玮珉建筑师事务所与美国RECON集团,现任上海沃理森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运营总监。

李嘉赟女士从事建筑设计十多年,致力于城市综合体与文化公共建筑的研究,善于提炼中国传统文化语言,在实践中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与现代建筑相融合。 

本站申明:网友阅读本站内容,视为认同本站协议,协议详情请点击查看
标签:设计师沃理森李嘉赟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