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2023建筑行业十大评选

超万名行业内专业人士实名投票

秉持客观原则的非商业化评选

理查德·罗杰斯:心怀热忱的“世界公民”

2018年12月5日,美国建筑师协会宣布,2019第75届AIA美国建筑师协会金奖授予英国建筑师理查德·罗杰斯。

身为2007年普利茨克奖得主,理查德·罗杰斯面对荣誉和批评早已泰然。学业欠佳的他,事业扶摇直上,创造了蓬皮杜中心、劳埃德大厦、千年穹顶、希斯罗机场5号航站楼、纽约世贸中心三号等灿若星河的作品。尽管建筑作品存在争议、褒贬不一,评论界和公众一致认可罗杰斯最具影响力的建筑师的地位。

走上建筑之路

1933年7月,罗杰斯出生在佛罗伦萨,今年已经86岁。罗杰斯年轻时,当鼻科医生的父亲Nino希望他能子承父业,成为牙医。但罗杰斯的母亲Dada热爱陶艺和现代设计,其外祖父是土木工程师,堂兄Ernesto Nathan Rogers是意大利著名建筑师(1909-1969,曾担任Domus杂志主编,代表作是米兰维拉斯加塔),家庭背景的潜移默化下,罗杰斯决定将建筑设计作为毕生职业。

米兰维拉斯加塔

2007年,在接受普利茨克颁奖致辞中,罗杰斯表示,正是在佛罗伦萨这座城市中,父母对自己和弟弟Peter (Stanhope工程公司联合创办人)灌输了对美的热爱,对秩序感和公民责任感的重视。

从阅读障碍到掌握两门“外语”

罗杰斯七八岁时,在学校里被认为是个“傻瓜“。他不能阅读,也背不出诗歌,成绩班级垫底。他甚至站在学校窗台边,苦闷地默念:应不应该跳下去?1940年代,社会对阅读障碍(dyslexia)这种病症缺少认识。罗杰斯自称,直到大儿子出生时,才意识到自己有阅读障碍症。

年轻时期的理查德·罗杰斯

在经历了求学困境后,罗杰斯进入一所特殊学校,学习了一年。见证了其他有同样问题的同学,得到了理解自己的老师的帮助,这段经历改变了罗杰斯的一生。英国阅读障碍协会邀请罗杰斯进行讲座,罗杰斯告诉观众:要告诉孩子,到了一定年纪还不会阅读,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罗杰斯本人11岁才学会阅读);老师、家长和朋友的支持很重要,能帮助建立自信。罗杰斯的几个儿子也有不同程度的阅读障碍,其中三儿子最为严重,但在辅助机构的协助下,都一一克服了问题,同时在事业上做出了成绩。他诚恳地说,有许多建筑师有阅读障碍症,关键是空间理解能力强不强?还是大家做不了别的工作?(大笑)他坦承,自知当不了医生,他是通过各种关系才进入建筑学院学习的。

成年之后,罗杰斯克服了阅读障碍症,甚至渐渐掌握了两门“外语”。他母语是意大利语,6岁才到英国。30多岁时,他重新捡起了意大利语,尽管语法不好,但能和合作伙伴、意大利建筑大师伦佐·皮亚诺流利交流。另外,在合作蓬皮杜中心阶段,他在法国住了五年,也能说相当不错的法语。

善于交际,大器晚成

罗杰斯天生喜欢社交,从未想过成为孤独的艺术家。他说,我不知道如何独处。他将一群才华卓著的建筑师、工程师、学者和作家聚集在身边,在言语和草图交流的碰撞下,创造出色彩丰富、意想不到的建筑形式。

1962年,诺曼·福斯特、理查德·罗杰斯、卡尔·艾博特在耶鲁大学

1960年代,结束美国求学后,罗杰斯和耶鲁同学诺曼·福斯特合伙创办了Team 4工作室,完成了克里克·维安别墅等住宅项目。

克里克·维安别墅

几年后,工作室解散,罗杰斯和福斯特分道扬镳。时年36岁,除了几个小规模、超现代住宅,罗杰斯的建成作品并不多。与此同时,他对来自纽约上州、左派医生和图书馆员的21岁女儿鲁斯一见倾心。其后,罗杰斯同当时的妻子Su离婚,与鲁斯组建家庭,在生活和事业层面上,完全白手起家。

1969年,伦佐·皮亚诺、特德·哈波尔德说服罗杰斯参加了一个建筑竞赛。作为巴黎市中心当代艺术文化场馆,旨在支持法国政府的艺术音乐新实验运动,蓬皮杜中心似乎同罗杰斯的建筑主张相悖。罗杰斯起初不以为意,他勉强地在6月截标前提交了作品,成为681个竞标方案之一。一个月后,皮亚诺来电:“老兄,你坐稳了没有?我们的方案中标了!”

1976年,蓬皮杜中心项目合作的伦佐·皮亚诺、理查德·罗杰斯

巴黎蓬皮杜中心

尽管建设期间遭到媒体的“一边倒”恶评(据罗杰斯回忆,除了区区两篇正面报道,新闻界的贬损让他心灰意冷),罗杰斯设计团队依然咬牙坚持了下来。1977年,历时五年的蓬皮杜中心落成时,凭借大胆的外骨骼设计取得了巨大成功。

伦敦劳埃德大厦

成功的喜悦褪去,项目资源在一年内几乎枯竭。幸运再次光顾,一个不期而遇的电话响起。电话一端是赋有商业头脑的英国皇家建筑学会主席Gordon Graham。他正为劳埃德保险公司物色建筑设计师。罗杰斯接下了挑战,营造了这座伦敦乃至世界最具瞩目的建筑。他认为一定意义上,项目很老派,用手工打造,属于复印机时代,而非计算机时代。如同约瑟夫·帕克斯顿设计的水晶宫,劳埃德大厦融入了历史城市街道和集市肌理,同时又闪耀着当代建筑的创新魅力。

个人审美颠覆建筑师刻板印象

众所周知,黑色是建筑师最爱的服装颜色。SpringerWienNewYork甚至出版过一本名为《建筑师为什么穿黑色》的书。

Why do Architects Wear Black? (《建筑师为什么穿黑色》)

偏爱黑色的建筑师

喜爱艳丽衣着,人群中醒目的理查德罗杰斯

罗杰斯却显示了对于鲜艳服饰的执着。这种爱好也影响到家人,儿子Roo(现居纽约的环境生态企业家、OZOlab创始人)曾对《名利场》杂志透露,从8岁开始就只穿红袜子。

除了衣服,罗杰斯也将自己的家装饰得色彩斑斓。他的家位于伦敦切尔西区国王路。原本是两座建于1840年代的五层建筑,周边是一些普通的乔治亚时期旧楼。

理查德·罗杰斯和鲁斯·罗杰斯夫妇在伦敦家中

多雨少晴的伦敦,罗杰斯的家平添了颜色

妻子鲁斯(米其林餐厅River Café老板和大厨)透露,当年夫妇二人从法国回来后,怀念曾居住的孚日广场(Place des Vosges)周边环境。“大多数伦敦的住宅过于逼仄,很难找到当年巴黎房子那样的光线、空间和视野。偶然看到两座二战轰炸受损的并排闲置建筑,理查德立即觉察出将其连通、并达到同样效果的潜在可能性。”

罗杰斯亲自设计并监督了为期两年的改造过程,将其变成空间开敞的四口之家住所。他去除了两座建筑的共有墙,替代成工业风格的钢结构。同时,舍弃几乎全部的二层楼板,保留漂浮的夹层,并把主卧变成书房和工作室。对于后花园,罗杰斯围合了户外空间,改成醒目的后侧入口,可通向供丈母娘和亲友使用的三套花园楼层公寓。13扇大窗户让光线自由地进入6米的开放空间内。节日来临时,开阔的餐厅可容纳45人就餐。

烦恼有时,大师亦凡人

尽管取得了非凡的职业成就,罗杰斯依然是一个相当谦和有礼的人。他曾对媒体表示,自己最痛恨的事情是,打断别人说话。

最令他享受的时光是和家人在意大利托斯卡纳奥尔恰,欣赏连绵秀丽的阿米亚塔山美景,品尝最爱的美食——油炸西葫芦花。

表面的平和快乐背后隐藏着家庭变故给罗杰斯带来的伤痕。

罗杰斯的两次婚姻中,共有5个儿子。其中小儿子Bo于2011年因故离世,年仅27岁。出事地点是意大利托斯卡纳五渔村之一的韦尔纳扎(Vernazza),由于遭遇洪水和山体滑坡,可能受到惊吓,Bo在其后一天洗浴中突发疾病,不幸溺水。这个家人和朋友眼中“最欢乐的人”,将生命定格在他有归属感的心灵故乡(罗杰斯家人玩笑说Bo以后可能竞选当地市长)。

2011年,鲁斯·罗杰斯和儿子Bo

儿子离世的悲剧对鲁斯打击巨大,她经历了如同“海啸”的情绪波动。不过,罗杰斯能艰难承受并很快振作精神。他透露,不知为何,自己能恢复如常。他由此理解两性在控制个人情绪方面不太一样。好在全家人共渡难关,托斯卡纳重新同值得珍视的家庭时光联系起来。

纽约贾维茨会议中心扩建

2006年3月,罗杰斯来到了可能是职业生涯中最黑暗的日子。他正雄心勃勃地致力于耗资17亿美元、贝聿铭设计的纽约贾维茨会议中心的扩建设计。然而,亲以色列的犹太领袖要求罗杰斯解释其同“巴勒斯坦建筑师和规划师正义组织”的关系。事由是在一个月前,罗杰斯本人短暂出席了于其事务所举行的该组织成立仪式,会议上组织抗议了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和耶路撒冷之间修建隔离障碍物。

纽约世贸中心三号

这一遭遇印证了“建筑师是政治、商业、文化争端的替罪羊”的观点。迫于丢失该项目委托和美国其他项目机会的压力,罗杰斯发布了声明:我厌恶任何种类的抵制活动,包括以色列和其他地区。我宣布断绝同巴勒斯坦建筑师和规划师正义组织的关系。2008年8月,罗杰斯事务所退出了该项目设计团队,全心投入纽约世贸中心重建——80层的世贸中心三号。

心系“公平”,关注公众议题

罗杰斯从不掩饰作为左翼的政治立场。他认为,社会的财富两极分化现象应得到警示,政府和社会应当维护穷人的利益,比如对保障性住房投入更多的资金。

早在环保成为流行前,罗杰斯就开始倡导关注气候变化、地球保护。让罗杰斯寝不能安的事情是不平等问题。“社会应当对碳排放做出对策,并对其征税。气候变化的细枝末节具有政治和社会因素,许多同公平性有关联。”

西伦敦玛吉中心

对于老友,伦佐·皮亚诺如是说,“理查德·罗杰斯是我生活中的朋友,冒险的伙伴。他碰巧是个成功的建筑师,并且远不如此。他是重视城市复杂性和地球脆弱性的规划师;对于万物充满好奇心的人文主义者(从艺术到音乐、人、社区、食物);永不疲倦地探索世界。他还可以有一个身份:诗人。”

被问到何时退休,罗杰斯提到了104岁高龄辞世的巴西建筑师奥斯卡·尼迈耶。手抖到握不住铅笔前,尼迈耶始终没放下工作。

英国艺术委员会前主席彼得·帕伦博爵士曾说,“理查德向我们证实,建筑师最长久的角色是当一个优秀的世界公民”。罗杰斯配得上这句评价。

本站申明:网友阅读本站内容,视为认同本站协议,协议详情请点击查看
标签:劳埃德大厦蓬皮杜中心理查德罗杰斯2007普利茨克奖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