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2023建筑行业十大评选

超万名行业内专业人士实名投票

秉持客观原则的非商业化评选

齐建会:医疗建筑的功能设计更体现建筑师的价值

北方天宇医疗建筑科技有限公司院长 齐建会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日益重视,医疗建筑市场发展迅速,我国许多地区都已建成或正在建设大量的技术含量极高的医疗建筑。今天畅言网采访到北京北方天宇医疗建筑科技有限公司齐建会院长,齐院长拥有丰富的医疗建筑设计经验,对医院设计的现状和设计重点都有深入了解,访谈从医疗建筑实际出发,以不同视角就设计问题和医疗建筑未来发展的趋势展开对话。

畅言网:您怎么看待目前我国的医院建设?您认为国内的医疗建筑设计水平如何?

齐建会:医院建筑这两年比较火,很多大院也已经加入到医疗设计中来,医疗设计由小专业逐渐成为主流专业,这同医院建设的高速发展是密切相关的,所以国内医院的建筑设计水平提升非常快,也出现了专业的医疗建筑设计院,像:中元国际设计院、山东省设计院和浙江现代设计院等等;并且一些大院都成立了专门的医疗设计所,像:中国建筑设计集团、中建建筑设计集团、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北京院市建筑、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等。整体来说,有市场和需求就能推动行业的发展,这是必然的趋势。

由于大家都在研究医疗建筑,使中国医疗建筑水平有了很大发展,无论从医院的规模,还是医院的整体功能和配置,国内医院并不比国际上有太大的差距,甚至中国的建筑师也创造了自己独特的医疗设计方式。国内医疗建筑大都趋向于大型的中心医院模式,而且医院设计的水平与国外相比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这是中国医院建筑发展的优势。

畅言网:您觉得国内外医院建筑设计有什么区别?

齐建会:国内和国外的医疗模式有很大区别,国外的医院很分散,以小型诊所为主,他们的私人医生和小诊所,解决了大部分居民看病的问题。而中国一直在追求大型的综合性医院,整个设计的理念和建筑的体量,跟国外差距很大,在国外很难找到像国内这么多大体量的医院,他们医疗中心的床位较少,但国内医院床位数非常多,所以国内医院建筑,特别是新建医院的总建筑面积都在十到二十万平米甚至更大,造成了建筑形式上巨大的区别。

中国医疗建筑的基本出发点,只是为了把庞大的功能放进去,而国外医疗建筑更愿意做一些个性化的东西,包括整个组织流线,都同我们国内有很大的区别,这造成中国的医院设计逐渐走向程式化,并且很难突破现状。

庞大的体量和功能关系决定了建筑的形式,而国外医院规模有限,建筑师能有更多的空间和精力,去做一些深入的创新,而国内的医疗建筑只是在规定的面积内,把门诊、急诊、医技以及住院等功能塞到一个建筑空间中,复杂的功能需求限制了建筑的创新。不同的国情导致在建筑设计追求上的不同。

畅言网:除了医疗水平之外,医院的环境也是吸引病人的重要因素,您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齐建会:由于医疗建筑的快速发展,大家形成了一种观念,追求空间的庞大,把本来可以做得更为紧凑的、精致的医疗功能做得很大,这样不是在提升医院本身的服务,而是在追求空间的庞大,而且大空间的设计不管是从能耗上,还是从整个造价的费用上,都需要病人来承担,大体量的设计并没有考虑到病人的诉求。我觉得还不如把这些费用,用到空间的精细化设计上,做好病人真正需要的空间。

我们国内设计和业主对医院设计有很大误区,我们在做室内的时候,很多工作都是在帮助建筑设计去精简,对不必要的一些东西做减法,而不是无限的膨胀。我非常反对花费很多钱,把医疗建筑空间做到无比的夸张和浪费,这也是我们的设计师非常想与业主沟通的问题。

畅言网:医疗建筑设计中人性化设计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您在是如何做到让医院更加人性化的?

齐建会:人性化的核心是满足人的需求,其实在医院建筑空间里面,所有的空间设置和大小,有两个最根本的出发点:一是医疗功能和医疗流程的需求,例如:设备房间的空间大小等,包括病人在获得治疗过程中所需要的配套功能安排,尽可能给病人提供便利;第二是病人就医过程中的需求,例如,人流集中的地方相对面积要大,这样会给病人比较舒适的感受。而在不需要逗留而只是快速通过的地方,尽可能让空间简洁顺畅,这就是人性化的最核心的要点。

我们现在把人性化变成了一种口号,而不是真正在细节上的人性化,举个例子:国内和国外的人性化设计上的区别:国内在医院化验尿液,在卫生间不能收集样本,而国外医院是直接从卫生间收集样本,这种设计既能保证病人的方便性,又能给病人很好的尊严,这样才是我们设计中真正人性化的体现。真正好的设计在人性化方面是有针对性的,而且确实能给病人带来便利,我们设计师要清楚人性化设计的方法和目的,建立明确的目标,用合适的方法去实现。

畅言网:您觉得国内公立医院同私立医院在设计上有什么区别?

齐建会:现在没有太大区别,原因是大家都以公立医院作为标杆,很多私立医院都按照公立医院的模式去设计,让其从外形上能与公立医院站在同一水平线。其实我不是很认同这个观点,虽然这个观点有正确的一面,也是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因为老百姓在心里面对医院的形象有潜在的认识,但是实际上医院的好坏并不取决于建筑的形式,而是取决于服务和医疗水平。

我们经常会给业主做思想工作,试图创造一种与公立医院不太一样的风格,包括在材料上的应用,我们会尽量避免高档材料的使用,尽量用最普通的材料,达到基本的功能。但是这种工作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我们可以帮业主做功能、风格、定位的思考,而要让他们一下子就接受这样的观点,也不太现实。

畅言网:您怎么平衡建筑设计师和管理者这两重身份?

齐建会:现在很多设计师都面临这样的问题,特别是在行业里具有一定影响的时候,他既要面对业主,又要做技术上的工作,同时还要管理设计团队。我觉得如果是从本心来说,我还是比较愿意去做一些具体的事情,特别是做医院的平面功能的规划之类工作,我觉得规划工作有很多制约因素,一旦把这些问题解决了,可以获得更多的满足感。但是管理工作同样是任何一个设计团队和机构不可或缺的,我们只能在内心和时间上去平衡,一方面我还是坚定的认为自己是一个设计师和建筑师,应该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多积累经验,能有自己的建树;另外一方面肩负着管理的职责,这个职责对企业的发展也很重要,这两点需要自己去分清轻重缓急,而且是一个不断去平衡和再平衡的过程。

畅言网:您对公司未来的发展规划?

齐建会:医疗设计这个领域还有很多深入的工作可以做,所以我们现在还是处在相对起步的阶段,虽然我们公司在行业中做医疗建筑比较知名,但是设计院成立时间并不长,我们在工作中还有很多可以提升的东西。比如:更细的分工,因为分工能够提高效率,而且分工是工作做精做细的最基本的方法,我们会进一步的去细分我们的工作,首先是横向分开,从不同的设计阶段来划分,比如医院的平面工艺、设计方案、设计施工图,进行细分;其次是纵向分开,从建筑类别上来划分,比如专门做大型综合医院的团队和专门做专科医院的团队,进行细分。

我们设计院现在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能把工作做得更细,能更好的满足业主在施工上的要求,以及完成效果方面的要求。一方面,要尽可能的减少在施工过程中的变更和修改,就需要设计前期有比较充分的考虑,能够对整个项目,包括对图纸能够有比较充分的把握,另一方面,保证设计师的想法能在实施工程中不走样,这是需要整个设计团队花费时间精力进行控制,并在整个过程中与甲方抗争,因为甲方的想法不是固定的,但是设计师一旦认定后会非常坚定的去执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做很多工作,现在这种工程的招标格局,造成了整个施工单位的偷工减料,设计院面临这样的问题,就需要去提升、解决。在市场的表现上,我们选择了专业化的方向,其实更容易创造公司的价值,我们未来追求的方向是希望通过新三板上市,让企业价值最大化,让员工也可以获得更好的价值体现。

畅言网:您为何选择医疗建筑设计?

齐建会:我刚开始参加工作的时候,我更关注的是项目和合作方,为了可以学习和积累一定的经验,但是后来的一段时间,我发现在行业里面,想要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地位,靠单纯的做一些轰轰烈烈的项目是不太可能的,而是要真正做出一定深度和专业性的建筑。

我个人更愿意在建筑的功能方面,体现自己的价值,因为每个建筑师的特点不一样,有的善于造型,有的善于梳理功能逻辑。我觉得医疗建筑设计更适合我自己的方向,这两年我专做医疗建筑,不再接其他项目,一方面提升了工作效率,另外一方面在面临竞争的时候,也获得了一定的竞争优势。

畅言网:你印象最深的项目案例是怎样的?

齐建会:作为我个人从业经历来说,湘雅医院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当时,我对医院建筑还不是特别懂,也是处于学习的过程中,这个项目前前后后经历了两年的时间,无论是选材、变更、还是看施工节点的落实情况,我都亲力亲为,在这个过程中我自己也学到很多东西。另外,湘雅医院在整个中国医疗建设中,也比较有跨时代意义,它也是当时亚洲最大的单体医疗建筑,虽然我们比较顺利的把这个项目做完,但是过程比较漫长和复杂,里面涉及的施工单位、甲方,还有材料商的关系都比较复杂,这个项目给我的收获是很大的,我觉得这件事情非常值得纪念。

我认为做任何的设计,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在这过程中一定要坚持自己的想法,努力地去推动项目的落地。

畅言网:您对室内设计的理解?

齐建会:一个好的室内空间设计,不在于装饰多么的华丽,而是要解决空间问题,所以我们一直坚持把我们的设计定义为室内设计,而不是装饰设计,这也是我们的不同。我认为创造一个良好的室内空间关系,才是做室内设计最核心的任务,而不是给它简单的“穿衣服”。

对于室内的装饰,我们很容易变换,但是要改变空间的格局就很难,这是一种颠覆性的改变,从室内设计的价值来讲,更重要的是让建筑空间生命力更长,而不是让它更加富丽堂皇,这也不是我所追求的方向。

另外,因为我是学建筑出身,对于富丽堂皇的造型和图案的设计并不擅长,我的长项是对建筑的功能和逻辑关系的设计。我认为设计师设计平面的时候,不是单纯的设计,心里应该有三维的空间关系,要把整个空间关系进行把控。室内的设计师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空间塑造上,而且未来的发展趋势也一定是空间大于装饰。对于室内设计来说,不要只是做表面的东西,而要完成真正内在的东西,让建筑空间更具生命力。

畅言网:医院建筑怎样设计合理?

齐建会:好的医疗空间设计是逻辑关系最简化,用最简单的手法和逻辑关系去实现功能,这点也是我们设计院的优势,我个人比较善于归纳整理,在归纳整理中去寻找规律,用最简约的手法把这个规律实现,只要找准了逻辑关系,通过简单的复制和调整,就能把非常复杂的关系组合起来,病人也感觉到空间的秩序和规律。化繁为简才是医院最合理的解决方案。

畅言网:您觉得医疗建筑未来发展的趋势?

齐建会:医疗建筑的未来的发展是希望在医疗过程中,让病人感到轻松和愉悦,让它变成生命历程上必要的经历。医疗行业未来的发展,不管是从医疗技术上,还是从将来医疗建筑的发展方面,一定是医院给病人带来的负面感受越来越少,正面影响越来越多,让大家都愿意去医院接受检查和治疗。有效地提升治疗和手术手段,使病人的痛苦减少,手术的风险降低,病人的精神负担和压力变小。让医院更加的亲切,使病人感觉不到自己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患者,而只是来到医院做身体保养。提高医院的效率,不管是治疗效率、药物效率,还是建筑的空间效率,这才是未来医疗发展的总方向。

齐建会简介

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一直从事建筑室内设计工作,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参与了很多国家重点工程的设计工作,取得了相当丰厚的业绩成果,设计作品多次获得鲁班奖和国家优秀装饰工程奖等,成为国内室内设计行业有突出贡献的设计专家。获得中国建筑装饰协会“杰出中青年室内设计师”称号,中国建筑师学会室内设计分会资深会员。

在长期的设计实践工作中,齐建会作为设计主持人创作了一大批医疗建筑室内设计以及医院建筑设计,积累了丰富的设计经验和业绩,逐步成为医疗设计领域的设计专家,并立志在以医疗建筑及室内设计领域深度耕耘,以精良的设计回馈社会,实现自我价值。这些医疗建筑与室内设计作品包括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外科大楼(2003年)、安徽省立医院干部病房楼及急救中心大楼(2004)、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新建病房楼(2005年)、上海复旦大学儿童医院(2006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6)、湘雅医院新医疗区医疗大楼(2007年)、北京协和医院干部保健基地(2009)、大同妇幼保健院(2010年)、天津医院(2010年)、山东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外科大楼(2010)、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2012年)、郑州第十六人民医院(2013)、巴中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成都中医院(2013)、邵阳市中心医院(2015)、河北生殖妇产医院(2015)等一系列重点工程、大型医疗公共建筑的设计工作。2013年与国内最大的专业医疗装饰企业北方天宇医疗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组建北方天宇建筑装饰设计院有限公司,专业从事医疗建筑的工艺咨询,建筑设计,室内设计等医疗专业设计服务。

教 育:

1987年至1995年就读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获建筑学学士学位。

2004年-2007 清华大学在职MBA,在职攻读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工作经验:

2013-至今 北方天宇医疗建筑装饰设计院 院长、设计总监

2003-2012 中国建筑装饰集团有限公司设计院设计总监、副院长。

2001-2003 英国TAOHO(何弢)设计公司室内设计负责人。

2000-2001 中国建筑北京设计研究院 室内设计部主任

1995-2000 深圳海外装饰工程公司,组建并担任设计部经理。

本站申明:网友阅读本站内容,视为认同本站协议,协议详情请点击查看
标签:建筑师医疗建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