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2023建筑行业十大评选

超万名行业内专业人士实名投票

秉持客观原则的非商业化评选

布正伟:我做职业建筑师寻路解困的持续进取历程

——庆祝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教育80华诞与同学们分享交流

下文为布正伟老师在其创作历程“书·展·课”系列活动中的演讲稿。布正伟创作历程“书·展·课”系列活动由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北京天大校友会建筑艺术分会、天津大学出版社、《建筑评论》《中国建筑文化遗产》编委会共同主办,活动全程由崔愷院士主持。

布正伟创作历程“书·展·课”系列活动

2017年10月15日

一.布正伟新著《建筑美学思维与创作智谋》发布会/赠书

主持人:金 磊

2017.10.15.下午2:00

二.布正伟《自在生成》设计践行六题回顾展(1965-2015)

主持人:张 颀

2017.10.15.下午2:30

三.布正伟讲:“我做职业建筑师寻路解困三步曲”,并就

“何以能持续进取”课题与母校建筑学子们互动交流

主持人:崔 愷

2017.10.15.下午3:10

 

作者简介:

布正伟:毕业于天津大学建筑系,曾分别在纺织工业部设计院、中南建筑设计院、中国民航机场设计院、中房集团建筑设计事务所担任助理建筑师、建筑师、副总建筑师、总建筑师、总经理等职。半个世纪以来,他所参加和主持的工程设计涉及居住、文教、行政、医疗、商业、金融、交通、旅游、娱乐等各种建筑类型,共计百余项,获得了包括国家工程设计金奖在内的十余个奖项。他在没有固定模式而又富有个性的建筑创作实践中,逐步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建筑设计理论体系《自在生成论》。

 

今天站在这里和同学们交流,和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四、五十岁时所处这种场合的心情大不一样。那时候,血气方刚,热情奔放,单刀直入地谈我对建筑的看法和对建筑创作的追求,而现在改革开放已近40年了,在如今这个极其活跃的大建筑圈子里,到处都可以看到国内外建筑名家的著书立说,到处都可以听到他们谈论创作理念的声音,所以,我们并不缺少对这些丰富多彩的建筑创作信息的分享。我想,这次回母校汇报交流,只想通过回顾自己做职业建筑师寻路解困的持续进取历程,和同学们一起都来关注和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当今大变革、大发展、大飞跃的形势下,我们的职业前途应该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或者说,应该站在什么立足点上,去看待我们未来职业前途的定海神针?

我今天和同学们交流,并没有什么可引以为骄傲的资本,只有一点可以安心地告诉大家,我在这半个世纪的职业建筑师生涯中,不论遇到了什么困苦、什么挫折、什么意想不到的事儿,我都经受起了,而且用的是最笨也是最实在的那股子“轴劲”和“拧劲”,让自己不放弃、不动摇,在认定的路上,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往上走,一个目标一个目标地往前奔。就这样,通过艰难而持久的寻路解困的历练,使我在创作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双向探索中,寻求到了真善美建筑价值创造的基本规律与可操作性,揭示出了“自在生成”建筑美学理论超越风格、流派,超越地域、民族,而蕴含着普适性创造活力的缘由所在。

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分别说一说自己在“持续进取”中经历了哪些艰难阶段?这种持续进取的动力和毅力从何而来?又是如何去解除自己所遇到的各种困苦的?

 一.我在寻路解困的“持续进取”中经历了哪些艰难阶段?

我做职业建筑师寻路解困的经历,反映在自己持续进取的三个阶段中:1.全面夯实设计基础的阶段;2.自主掌控设计舞台的阶段;3.高远境界的设计探索阶段。也可以说,这就是我做职业建筑师寻路解困的“三步曲”。

(一)“在十余年岁月流失中仍坚守信念,如饥似渴恶补设计全过程的技能”——这是对我持续进取第一阶段的如实概括。 

研究生毕业时,我填的三个工作志愿都是去设计院,一心想做徐中导师说的“既能动手又能动脑的优秀建筑师”。正常情况下,我在研究生毕业时走上设计院工作岗位应是1965年,一年转正后成为正式职业建筑师是27岁。但万万没有想到,一连串不顺心的事儿接踵而来。毕业分配时受“文革”和受专业不对口影响,进到纺织部设计院报到时,自己就已28岁了。更没有想到的是,在这个院只作了两个援外设计,就去接受“工农兵再教育”,做了一年半盐工之后,又把我下放到湖北化纤厂参加三线建设。

但在岁月流失的这种长期煎熬中,我始终没有放弃做职业建筑师的梦想。每当想到自己“天天打杂度日”时,总会想到李白那句“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豪放诗句,并以此鼓舞自己:“设计会有的,图桌也会有的。”这十年多我就像盼天上掉馅饼那样,渴望着设计任务能找上门来。1970年年末指挥部让我为工地设计一个毛泽东思想宣传栏,我顿时就兴奋起来,因为这一回总算是可以过过画水彩渲染设计图的瘾了。那天正好是除夕之夜,我在一号图板上裱好了纸,把宣传栏的平、立、剖面图和单色效果图,都混成一体地画在这张纸上了。就这样,我一个人在生着煤火炉的砖厂旧瓦房办公室里画了一个通宵,送别了这个让我一辈子都忘不了的1970年除夕设计之夜。 

调到武汉湖北省轻工业局基建处后,我想方设法地要搞设计,恳求处长让我在自己的办公桌上支起一块画图版。我和处里同事常下基层、去厂矿,不过我不是去管生产、抓计划,而是去找设计任务或者和厂矿设计室联合起来作设计,如住宅、学校、礼堂、医院等。在设计应城盐矿100床职工医院时,我还特意探讨了能适应不同基地情况的单元式组合方案,发表在《建筑学报》上。我虽然人不在设计院,但我还是壮起胆子,深入到新建的荆沙棉纺厂,通过调查研究、深入实际和反复调整的设计运作,终于完成了市规划局认同的荆沙棉纺厂职工生活区总体规划实施方案设计。

等到文革结束、“四人帮”倒台,专业归口地调到中南建筑设计院成为正式的职业建筑师时,我已经是38岁了,整整耽误了11年。庆幸的是,在中南院工作的这三年,为我恶补设计全过程的设计技能提供了很好的条件,让我有一种时来运转的幸福感觉。在后面要说的第三个专题中,我还要具体地讲在中南院是采取什么方略和办法,把十余年岁月流失欠下的设计全过程技能都补上了的。

(二)“循序渐进持续充电拓展创作视界,赢得主持设计掌控自如的大舞台”——这是对我持续进取第二阶段的总体描绘。

1981年我被调到中国民航机场设计院组建建筑室不久,就担任了副总建筑师,有了自主掌控的设计舞台。在民航设计院的那几年,对国内外航站楼的深入调研和主持设计的亲身实践,使我对其总体规划与建筑设计所需要的极富严谨性的理性把控和设计到位的情感表达,有了刻骨铭心的体验和认知,这成了我主持航站楼设计,以及后来主持其他类型建筑设计的一大法宝。但作为“主导设计服务型”的建筑师来说,只掌握自己这个行当的设计知识和设计技能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循序渐进、持续充电、拓展创作视界”,便成了我第二阶段持续努力中特别关注并狠下功夫的一大目标。在这一阶段的创作实践中我逐步认清了,懂得结构运用的力学原理与结构构思的思路与技巧、懂得室内室外环境艺术设计的要领与运作、懂得城市整体美创造中的把控法则与城市设计中自在品格的生成之路等,都应当看作是做“大建筑师”——特别是做优秀而干练的“主导设计服务型”建筑师的看家本领和必修课。我就是按摸索到的这条线索,围绕着这些设计知识与设计技能去持续充电、一步一步地拓展了自己的创作视界的。

首先,结构是与建筑空间形态最为密切的设计因素,在设计中理应把“建筑构思”和“结构构思”很协调地同步展开,并通过结构构思去强化建筑艺术的表现力,而不是将设计不合理造成的结构难题甩给结构专业,把建筑价值的创造与结构合规律的运用完全隔离开来。还是在中南设计院的时候,我就把拓展创作视界的切入点,放在“现代建筑的结构构思与设计技巧”上了,到了民航院的时候,便把原来写的研究生毕业论文和后续研究内容融为一体、整理成书出版了。这本书出版后很受欢迎,再次印刷,2006年又扩充了结构审美等篇章,出版了新版本的《结构构思论——现代建筑创作结构运用的思路与技巧》。

航站楼建筑创作实践引发了我对现代环境艺术的浓厚兴趣。在作重庆白市驿机场航站楼(一期)设计时,我不仅作到港厅、候机厅的室内环境设计,而且还同自己请来的艺术家一起定制和创作了环境艺术美术作品——不锈钢钢雕、青条石墙面浮雕和大幅腊染壁挂。这些作品的形式、风格、材质和色彩等,都烘托出了这座小型航站楼所特有的艺术气氛、文化气质和时代气息。的从此以后,更加坚定了我把现代建筑创作看作是“全境界的环境艺术创造”的信念,而且总想着要尽自己的努力去多多实践。上个世纪80年代,我学习和研究了“环境艺术”观念的基础理论,对与建筑交互辉映的卡尔德和摩尔的抽象雕塑情有独钟,这也是我嚐试亲手搞彩色钢雕创作的一个缘由所在。为掌握外部空间环境设计中艺术作品的尺度、尺寸与体量感之间的复杂关系,除了平时观察之外,还特意在五一、十一去天安门广场亲身体验,把广场上做得成功的装饰性实物的体量感和尺度感,用量化的方法记在脑子里,作为自己创作时参考。

航站楼素有“城市空中大门”之称,设计直觉告诉我,航站楼形象的成功创造,总是要在建筑类型意义的形态表达中,去融合城市文化意义的形态表达。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我把对城市美学的思考与研究,也提到进一步拓展设计视界的日程上来了。我曾设计了位于重庆、烟台和北京的5座航站楼,除了北京首都直升机场旅游航站楼设计因贷款未落实到位下马之外,建起来的4座航站楼建筑,都反映了自己对它们所在城市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与历史文脉的深入思考,以及对气候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的刻意追求。

总起来说,在第二阶段这八年的持续进取中,使我逐步完善了全方位主持设计的知识结构和技能结构,从而在民航设计院的创作舞台上,进入到了能把握全局、自如发挥的成熟时期。

(三)“探索真善美建筑价值创造的规律,揭示自在生成论潜在活力的缘由”——这是对我持续进取第三阶段的大体总结。 

1989年我顺应设计体制改革的需要,调到建设部直属中房集团建筑设计事务所任总建筑师(后兼法人、总经理)。这是我国创建的第一个全民所有制设计事务所,编制虽不到100人,但却是综合甲级资质的新生代,曾受到叶如棠部长、部设计司以及中国建筑学会的关注和爱护。在这个新生设计机制和新生创作环境下,自己该如何持续进取?当时虽说不太清楚,但自己却有一种强烈的愿望,一定要走出“单纯完成设计产值任务”的模式,以学术思想为先导,带动全所设计工作上一个台阶,自己则要努力进入高远境界,去进行创作实践与理论研究相互连接的双向探索,拿出具有普适性价值和可操作性的探索成果。正是出于这种考虑,我把持续进取的下一个长远目标,就盯在从民航设计院就开始酝酿的“自在生成”的设计想法上来了。这里,需要说明一下这种设计想法的来龙去脉。

改革开放刚刚开始的那个时期,建筑学术界开展了解放思想的大讨论,长期沉闷的设计局面活跃起来,随之而来的是对建筑个性表现的极度追求,而西方后现代建筑思潮的涌入,则推波助澜地让那些不靠谱的个性化建筑泛滥开来,抄袭模仿之风愈演愈烈。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的设计观念由起初突显“个性至上”的“自在表现”向“尊从规律”的“自在生成”转变。我对“自在生成”建筑创作理念及其基本原理的思考与研究,虽然于1980年代中期在民航设计院就开始了,到了中房集团建筑设计事务所,又在1999年出版了《自在生成论——走出建筑风格与流派的困惑》一书,但真正入骨的反思和更加深入的体察,却是在60岁退休以后的这一段设计历程中。距离《自在生成论》出版后的时间越长,自己就越发感觉到这本书作为研究成果的许多不足。围绕着《自在生成论》前期研究中尚未触及和尚未深入思考的问题,近一个时期以来,又重新下力气进行了调整,使自己在“自在生成”的理论建构上有了新的进展。

有很长一段时间,自己多半是从合乎情理的建筑形态表达去看“自在生成”的理论原点的,并没有明确地与建筑价值的创造联系起来。在后来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辩中,才意识到“自在生成”理论体系的建构,其最终目标就是指向“真善美建筑价值的创造”。“真善美”是我们几千年积淀下来的传统审美文化精髓的结晶,而建筑价值创造中的“真”,就是要真实地展示建筑的功能、经济、技术等第一物质属性;“善”就是要善待建筑所处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与场所环境;“美”则是要将建筑所应具有的“生活美”“艺术美”与“形式美”融于一体。与此同时,自己在后来深入的体察和检验中,还发现了《自在生成论》留下的一些理论空白点。为此,在新出版的《建筑美学思维与创作智谋》一书中的第三部分,都一一作了重要补充,其中包括“通过多维制导寻找自在生成规律”,“从混沌到融合探求自在生成机制”,“由挫折认清自在生成面临的变数”,“让城市设计也展示自在品格之美”等等。与此同时,对自在生成理论潜在的“创造活力”及其缘由,也作了进一步诠释。应该说,这些都是自己在第三阶段持续进取进入到高远境界的探索时才得以完成的。 

以上叙述的自己做职业建筑师寻路解困、“持续进取”的三个阶段,就像是一场马拉松赛跑,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持续进取”既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半途而废,这是一个要经受信念、毅力和技能综合考验的艰难过程,是要挥洒汗水、舍得付出、勇于解除前进道路上一切困苦的历练过程。

二.我在寻路解困的“持续进取”中动力和毅力从何而来?

外部的某种“刺激”转化为某种“激励”,往往是产生“动力”最直接的原因。1957年我在北京四中报考的第一志愿,是清华大学建筑学专业,当看到录取通知书上写的是第二志愿天津大学时,真为自己有失面子而感到伤心。从那个时候起,自己就发誓要争口气,一定要学出个模样来。当后来知道天津大学的前身就是我国创建的第一所现代大学——“北洋大学”时,心里更增强了“自强不息”的负重感和使命感。

“兴趣”对产生“动力”并保持持久的“毅力”而言,是最实际又管用的。就好像是在供我们自由挑选职业的货架上,我看到琳琅满目的专业介绍时那样,自己偏偏对“建筑学”既有技术又有艺术的这种“有‘实’有‘虚’的双料货色”特别感兴趣,后来竟成了我无怨无悔为它付出全部美好年华的情感基础。从进学校大门第一天起,我的梦想就是“要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盖有意思的房子”,这个梦想一直支撑着我“做优秀建筑师的宏愿一定能实现”的坚定信念。

除此而外,持续进取的动力和毅力,更需要想方设法地去自觉培养。我想到了四个主意:1.在自己的专业日记第一页,记下自己下决心要痛改的至命弱点:“浮躁、虚荣,不战胜它们,便毁于它们。”2.树立自己敬仰的学习榜样——就教研室说是彭一刚、张文忠老师;就设计院说是戴念慈、佘畯南老总;再加上我喜欢的国外建筑大师:东方现代建筑的丹下健三、柯里亚。西方现代建筑的勒·柯布西埃、阿尔托、路易斯·康,到后现代时期还有SOM和KPF设计团体。3.立下随时鞭策自己的座右铭——年轻时的座右铭是“目标单纯,双倍投入。”到50岁以后则改为“知深浅方为入门,持后劲才得真谛”。4.要和设计高手、学术带头人广交朋友,有近在眼前的,也有远在天边的。5.在一个目标达到之时,就要找到下一个目标,不论是设计实践还是理论探索,都是如此。有了这些办法,自己的精神状态就能克服散漫松懈或自满自傲,逐渐进入到“持续进取”的思想境界。 

三.我在寻路解困的“持续进取”中是如何解除各种困苦的?

我首先遇到的最大困苦,就是如何才能把参加农村“四清”和学校“文革”、在塘沽当盐工“接受再教育”、下放湖北三线建厂等流失的十年多时间追回来?在没有办法的办法中,我采用了老祖宗说的“有所为必有所不为”的方略。1977年我38岁时,从湖北轻工业局基建处调到了中南建筑设计院,开始了正规职业建筑师生涯,每天从汉口骑车乘轮渡过江上班。从那个时候起,能安下心来搞设计,心情从来没有过的痛快。从现场调研、与甲方沟通,到多方案比较、调整定案;从初步设计、各专业协调,到画施工图、做建筑专业负责人等等,我就像刚入学的小学生一样,恭恭敬敬地拜院里老同志为师。为了每天能“多赚”一点时间来学,即使是七八月份酷暑难熬,我也甘愿放弃午休,总是拿着赭石色的粗头铅笔,专门练习快速概念设计的形体透视图,一个中午就画好几张,室里领导人背后说我“将来一定有出息”。在做宜昌梅花岭宾馆设计时,人手不够,我在现场做建筑设计的同时,还第一次作做起了室内环境设计,不熟悉就多观察、多揣摩、多画多比较,又累又紧张,搞得天天晚上失眠,服安眠药也不管用,只能睡三、四个小时的觉。那时候,我就是抱着“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的心情,投入到每一项民用与公共建筑设计的磨练之中。在中南院的这三年,我用成倍的时间和精力,恶补齐了设计全过程所需要的诸多知识和技能,并养成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唸设计经”的职业习惯。我的这个“有所为”,正是用“有所不为”换来的:自己心甘情愿地放弃了不少爱好,如四门外语、诗歌朗诵、文学阅读、吉它演奏、摄影艺术等等。

前面已经谈到了,为了做好主导设计型的优秀建筑师,要持续不断地去完善一些设计知识结构和设计技能结构。这其中的困苦是一言难尽的,但我还是用过去常说的“蚂蚁啃骨头”的精神和那种拧劲儿,把所涉及到的哪些课题难关都攻下来了,并在设计实践中加以运用和检验。不论是建筑结构运用或建筑语言运用方面,还是环境设计或城市设计方面,与这些课题相关的诸多成果,之所以说是用“蚂蚁啃骨头”的精神和那种拧劲儿“啃”出来的,就是因为不是从现成书本、现成资料中东抄西摘后编辑出来的,而是在联系生活实际、深入设计实践、注重调查体验,并经过悉心分析研究后提炼出来的,既不是从理论到理论,没有设计上的可操作性,也不是就事论事地罗列各种设计手法,让建筑师不知其然地去机械地搬用。拿室内空间环境设计来说,我就是在生活体验和国内外深入调查中,把室内物质化了的空间,首先从总体上看成是由“母空间”与填充其间的各个“子空间”构成的,然后再结合建筑功能、文化氛围、艺术意境等,分别按照“形体空间”“光照空间”和“色彩空间”各自概念设计的要领,和对“形、光、色”空间融为一体后合成效果的悉心检验与调整,来进行设计运作的。在我看来,像这样“啃”出来的设计思路与技法,才是“活生生”的、“有滋有味”的,是可以依照其间的规律,并着眼于整体去随机应变地加以运用的。

要解除创作实践和理论研究中遇到的“难题卡壳”困苦,往往需要那种敢于“应战”的非凡胆识。1999年,在出版了《自在生成论》之后。我把下一个研究目标定在“建筑语言”上了,这是因为,只有通过建筑语言才能感知建筑作品是不是具有“自在生成”的审美意义及其审美特征。但长期以来,“建筑语言”却成了说不清、道不明和人云亦云的模糊概念。那么,怎么才能揭示“建筑语言”可认知与可操作的非虚拟的理论体系呢?我决心去破除这个难题卡壳的困苦,而自己的勇气和自信就来自“实践出真知,体验出思路”的这个思想武器。我想到了,我们讲的汉语可以通过有形的“文字语言”去传递各种生活信息,而建筑也不也是通过它们有形的“建筑语言”去传递各种审美信息的吗?直觉告诉我,将“建筑语言”同我们最熟悉的“汉语文字语言”进行对比性研究,是一条值得参照和摸索的大思路。由于自己在建筑创作中已积累了几十年的经验,自然就会在这种对比性研究中,对两者之间的差异和相通之处十分清楚,对如何去借鉴才符合建筑创作的实际情况也心中有数。比如说,“建筑语言复合系统”这一概念,就是基于建筑创作同时包括“建筑”和“环境”两大部分而提出来的。其中,将描绘“建筑”部分的形体、光照、色彩、肌理等语言,称之为“建筑语言第一复合系统”,而将描绘“环境”部分的绿化、陈设、雕塑、绘画等语言,称之为“建筑语言第二复合系统”。这样不仅和建筑创作实践对得上茬,而且,还便于对建筑语言可操作的具体运用展开论述。通过这种对比研究的方式,终于从词法、句法、修辞、语义、语境、风格等核心概念建构,和建筑语意的表达及其要点、建筑语言的艺术魅力与审美、复杂性建筑语言运用思辩、建筑语言的发展规律等相关专题研究,确立了建筑语言理论的框架系统,阐明了建筑语言运用的基本原理与技巧(阶段性研究成果曾先后在《新建筑》《城市建筑》《建筑学报》上发表,尚待修定完善成书。)

在《自在生成论》出版后持续检验的印证和反思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一个很现实又很棘手的问题就是,当甲方或领导方提出一些违背建筑规律的要求,直接损害原本设计意图,并失去建筑的品格时,是坚持不改、退出走人呢,还是为拿到设计项目而硬着头皮违心地做下去?这个问题既涉及到建筑价值的创造和社会效益,也关系到设计市场的竞争力和设计产值,所以,对何去何从的决择胆识必须有综合的慎密考量。我有一个较长的认识过程,仍然是从实践中去找到答案来解除困苦的。自2010年起,我一直参加畅言网每年组织的全国丑陋建筑网络评选审定工作,今年已经轮到第8届了。丑陋建筑的肆意妄为,已经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这一触动使我对“自在生成”设计实践有了更切实际的深层想法:每当我们在接手设计任务,遇到那些违背建筑创作规律,进而会滋生丑陋建筑的那些“歪点子、馊主意”时,就需要我们在方案设计阶段的周旋中将其清除出去。只要是能坚守住建筑作品“自在品格”的底线——不肆意造作、不伤害环境、不挥霍资源,又能以大方得体的建筑形态出场亮相时,那么,即使是在设计周旋中不得不另辟蹊径,甚至磨掉一点得意之笔,这也是“弹性设计”策略以退为进、保全大局的需要。倘若我们放弃这种“设计周旋”,一走了之,自然就会为“丑陋建筑”趁虚而入大开方便之门。换而言之,“自在生成”的建筑创作实践,既需要力争尽可能好的、出彩的建筑问世,但也需要以包容之心接纳坚守了“自在品格”底线的建筑作品。要知道,即使是载入了世界建筑史册的建筑大师,尽管每一件作品都展示了他们的建筑理念与创作技巧,然而,真正称得上“代表作品”的也并不多,这是常理,也是常事。

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建筑理论思考也需要懂得这个辩证法。上面说的“自在生成”设计实践的亲身体验也说明了,“自在建筑”的灵魂在“自在品格”,在“真善美的创造价值”,而不在“失去灵魂徒有其表的外壳”。我到过国内不少地方,也去过世界五大洲47个国家、160多个城市和城镇(出席国际学术会议和大部分的自费旅游考察)。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我都看到了有大量的“自在生成”的建筑存在,这些“自在建筑”可以属于不同地域的自然环境,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同时,也可以属于不同的建筑风格和建筑流派。这个发现曾让我惊喜万分,然而,更加打动我心灵的,是大多数的“自在建筑”,都是以毫不张扬的姿态来亲近(而不是来刺激)我们眼球的,它们那种在非喧嚣的“含情脉脉”中贴近“真善美”建筑品格的独特文化气质,把建筑作品所流露的“自在性”彰显得淋漓尽致。“自在建筑”的定位,原本就不取决于吸引眼球的强度高低,这乃是建筑创作客观规律的反映,但由于我们对当下热闹非凡的建筑时装表演看多了,所以才容易变得麻木、迟顿起来。

讲到这里如果要问:纵观有史以来国内外千姿百态的建筑美的创造,其中最难得的是什么?

我的回答:是难得的浸透着真善美基因的“自在品格”,是难得自在的“自在建筑”!

——这就是我在近半个世纪的建筑创作实践中,用了近30年的持续思考、研究、建构、检验、反思和调整,才从“自在生成”建筑创作美学理论中得到的的最本质的收获。

结束语:持续进取就是未来职业前途的定海神针

我们这一代人在40岁上下的时候,才迎来了国家的改革开放和安定团结的大好时光,但我们已经感到很幸福、很满足了。我常常在想,没有改革开放、没有安定团结,我布正伟可能还是像过去那样,在参加运动,在搞宣传,或时不时地被劳动改造,运气好时可以按部就班地作一些设计。可见,我们每一个人的职业前途,始终都是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正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的我们,在看到国家长远发展壮阔美景的同时,更对未来进一步广开人才创业之路、建构平等竞争机制的前景充满无限的憧憬。大家会越来越意识到,自身的发展和自身价值的实现,都具有从未有过的机遇和自由度;也会越来越感觉到,在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不进取,就是倒退;不持续进取,就只是昙花一现!我们在职业生涯中的持续进取,就是对国家的最好回报,也是对我们自身价值“增值”的宝贵储蓄,由此可见,持续进取就是我们未来职业前途的定海神针!

这就是时代发出的振聋发聩的声音:国家的命运在“可持续发展”,职业的前途在“能持续进取”。

在快要结束今天与同学们分享交流的时候,我想把自己在这半个世纪职业建筑师生涯中感悟出来的一些话送給你们:

一定要有激励自己一辈子的梦想和信念;

一定要有变心中梦想和信念为现实的那股子“轴劲”和“拧劲”;

一定要把这股子“轴劲”和“拧劲”全都用在寻路解困上,并在这个漫长的历练过程中,不断地由一个高地,攀登上另一个更高的高地!

职业建筑师的人生,是一首充满激情和浪漫,而又得经历千辛万苦才能谱写成的“物质化与灵魂化”的诗卷。你们现在的每一天,都在为自己谱写这部诗卷作准备。在此,我衷心祝福你们都有努力培育自己“持续进取”精神的美好校园生活,祝福你们将来不论是在设计、教学、科研、管理等哪个领域,都脚踏实地、自强不息,做传承天津(北洋)大学“忠诚报国”光荣传统的新生一代!(拍摄: 欧阳植)

有关布正伟在设计实践与设计理论双向探索中的历练部份,请参见后续发布的《自在生成》设计践行六题回顾展的56幅展板内容。

布正伟

2017年10月24日再次修改后定稿

 

本站申明:网友阅读本站内容,视为认同本站协议,协议详情请点击查看
标签:天津大学布正伟职业建筑师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