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2023建筑行业十大评选

超万名行业内专业人士实名投票

秉持客观原则的非商业化评选

崔克家:建筑设计 内在胜于外在

崔克家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第六建筑设计院副院长,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建筑师

建筑如何创新?建筑师如何评价建筑?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第六建筑设计院副院长崔克家看来,建筑师的认知决定了建筑的功能布局与使用感受,而创新精神、人文思想、精工品质、节俭意识是评价建筑好坏的标准。

畅言网:什么机缘使您投身建筑设计?

崔克家:我小时候喜欢画画,对建筑却知之甚少,高考时我的一个好朋友决定报考同济大学建筑系,我的分数比他高一些,就跟他约定:他报考结构系,我报考建筑系,因此学的建筑,算是歪打正着,后来我又读了华中科技大学的研究生。

我国的建筑教育基本分为四大派系,以清华为代表的北派,设计特点庄严、厚重,讲究对称,四平八稳;以同济为代表的海派,讲究江南园林式的灵巧,在建筑功能布局上比北派灵巧一些,总体上更接近西方建筑;再往南是以广州为代表的岭南派,岭南派更加灵活,对通风、街景和气候因素考虑更多;西安的建筑教育与实践也算一派。

畅言网:您本身是一名北方人,在同济接受海派教育,您的设计风格是偏向于北方还是南方?

崔克家:我有北方的生活经历,在南方受的高等教育,其实南北方对我都有影响。我在同济学习期间顺带着把苏州、杭州、安徽、南京等这些江南省市走了一遍,真切地了解了他们的建筑与生活形式,虽然没有刻意去学,但要用的时候,这些江南建筑的形象一下子就出来了。我觉得如果没有真正在上海踏实地呆过几年,北方人很难体会上海那种江南的生活气氛,虽然能看到表像,但内心理解不了。

我出生在长春,其实长春的那些日据时期建筑还是很有特色的,长春实验中学老校区里还有上世纪30年代日本建造的大礼堂,当时是日本商业专科学校。日本在东北留下的建筑很有特色,也非常结实。小时候我家住的就是日本的和式建筑,一个楼上住四户人家,楼下是商铺。楼上一进门就是厨房,厨房里的煤气管,铜的,用了那么多年从来没听说有煤气泄漏过。每户人家两个房间,每个房间里有很多个拉门,可以隔出不同的空间,其中还隔出了一个厕所,厕所里的马桶和反水开关都还非常好用,也不见生锈,质量不得不服。当年日本在长春城区铺设了很多上水管、下水管和煤气管道,到现在都还能正常使用。这些日据建筑是日本在中国建筑史上留下的一笔,这种建筑风格被称为“新亚式”。这种“新亚式”不是长春人也很难体会。

畅言网:您觉得新亚式建筑相对于中国的建筑,有哪些特点或优点?

崔克家:日本建筑层高较低,以前我家住的那个房子,现在再看,我几乎一伸手就能摸到二层窗台;日本房子格局小,尽管仿造了现代建筑的形式,仍然保留了传统日本建筑的格局。“新亚式”建筑体现的是日本持续的创造力,而且这种创造始终结合着日本特有的文化和中国当地的文化。

畅言网:您如何评价建筑?

崔克家: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怎么评价建筑?”总结了以下四点:

第一,是否有创新精神。创新是指功能与形式并存,在功能上有所创新,在形式上有所突破,用最巧妙的办法解决功能上的矛盾,这就是创新。以流线为例,怎么使各种功能有序地排在一起同时流线又最快捷,把这个问题解决好了就是创新,仅仅靠拢标准则谈不上创新。至于形式,什么样的形式适合办公,什么样的形式适合医院,很难用几句话说明,就形式论形式太不明智。有的形式创新是成功的,有的形式创新却需要付出代价,比如扎哈的东京奥运场馆,在形式设计上很创新,却遭到了弃用,理由只有一条:造价太高。这也说明形式再创新,经济上不划算,也会被否定。我甚至认为可以用经济性来否定一切。除了中国以外,几乎没有哪个国家愿意花大价钱追求形式上的与众不同。

第二,人文思想。设计是不是以人为出发点,是否考虑到了人的因素,怎么考虑,这很重要。如果仔细考虑了人在建筑内的活动,建筑空间布局肯定会有所不同。假如要设计一个中庭或一个大堂,出发点是为了人,设计师就会考虑用最合适的空间尺度,而不是一味追求高、大。我认为在办公建筑里不必做一个很高的大堂。

我记得以前我评过某央企的设计方案,两栋板楼间隔13米,为了使两栋楼能连在一起,他们在端头做了一个7层楼高的中庭,但互不联通。这个中庭不是为人服务的,这种设计完全没有必要,哪怕在中庭的周围设计一圈走廊,能给人使用都是好的,很可惜,没有。我坚持认为建筑是给人使用的,要考虑人的行进、使用性和尺度感。

欧洲建筑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好。欧洲当地的一些小宾馆几乎没有大堂,但布局非常温馨,而我们的酒店恨不得进去十几、二十米才到前台,再走十几二十米才到休息区,一点温馨感都没有,欧洲的人文性做得比较到位。

第三,精工品质。既要在设计上精益求精,也要在施工工艺上精益求精。目前国内建筑设计有很多考虑不周的地方,在细枝末节上欠缺关注。施工上也有很多做不到位,哪怕用的材料很好,最终呈现的效果也差很多。比如凤凰卫视大楼里的一些穿孔板没对缝好,晚上灯光一打,那些接缝处的瑕疵就特别明显,这也说明我们在施工控制这块的确有很大欠缺。同时也说明设计师在设计时也忽略了中国的实际施工水平。

1997年我去德国参观德国自然基金会,我以为那栋楼是新盖的,后来才知道是1975年建的,已经使用了二十多年,在我看来就像新的一样,他们的施工工艺真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第四就是节俭意识。无论富到什么程度,这种意识都应该存在,在建筑上也不能浪费。比如高层建筑的疏散楼梯,白墙、水泥地面,最多刷一层水泥地漆足矣,我合作过一个甲方,非要在疏散楼梯里贴大理石,我们没做那样的设计,但甲方坚持,这钱花得一点意义都没有。

有一年我去法国旅游,入住当地的一家里昂酒店,这家酒店的卫生间里,只在淋浴间和能碰到水的地方贴了瓷砖,其他地方都只是上了涂料,这就是节俭意识,甚至可以说节俭到家了。我记得以前有个项目,在西客站附近,投资方是港商,由一个加拿大华裔接管运营。他看了房子之后说,这种房子在加拿大盖不起,假设贴面砖造价为45,刷涂料为30,出于成本考虑,贴面砖的方案肯定会被否决。

中国建筑师应从节俭角度考虑设计,如果每个工程能节省2%造价,全国那么多项目,节省下来的钱简直是个天文数字。建筑师往往很有追求,追求美观、追求功能,若仅仅为了追求而追求,完全不考虑成本,也不是一个好建筑师。但现在很多年轻建筑师对建筑的理解还很片面、形式化,这种现象在一些大设计院里也存在。

畅言网:与业主的矛盾是每一个建筑师都会遇到的问题,您对新入行的建筑师有什么建议吗?

崔克家:建筑师必须得有自己的观点与眼界,自己得明白为什么这么设计,一定要有能说得清的逻辑关系,不能光凭感觉,“我就觉得这样好看”肯定不行。说服业主得靠各种专业知识和紧密的逻辑关系。

畅言网:您对于畅言网评选出的第六届丑陋建筑有什么看法?

崔克家: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山东有两个项目(山东济南省会文化中心大剧院,山东聊城市民文化中心,编者注)入选了,这些建筑基本都缺乏地方文化特征,缺乏逻辑关系,形式上不好看,色彩上也成问题。如果一个建筑外立面只是采用了单一的灰色铝板,几乎可以断定这个建筑师没什么创造力。第一名的浙江长兴县政府办公楼则可能是因为没有体现出经济性,与政府的廉洁形象不符,同时与县级政府的性格不匹配。

如果设计师脑子里有我上面提到的四个原则,设计水平就会有所提升。我建议你们的丑陋建筑评选也按照这四个标准来打分。

本站申明:网友阅读本站内容,视为认同本站协议,协议详情请点击查看
标签:建筑设计北京院崔克家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