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2023建筑行业十大评选

超万名行业内专业人士实名投票

秉持客观原则的非商业化评选

梁克刚:建筑评论者需要建立知识分子立场

建筑评论者需要有知识分子立场

建筑畅言网:您认为建筑评论者需要具备什么的素质?

梁克刚:客观、公正、懂建筑,有知识分子立场。什么是知识分子立场?就是有批判意识,有独立性,不畏权贵。而不是政府的项目就不敢批评,熟人的项目就不好意思批评。但是这一点在中国很难实现,甚至可以说是最难的。因为中国文化人的独立知识分子人格还没有建立起来。

举个例子,美国的电影评论家自己买票看电影。他们觉得拿电影公司的票去看电影是一种耻辱。他们把这个看成是一种尊严的维护。而国内的通行做法是电影首映的时候,电影公司用红包和礼品把影评人请到电影院里去。

我自己曾经在南都文化版上发表过一篇文章,那时候王澍刚刚获得普利兹克奖,那篇文章是对王澍的作品表达了一些我个人的不同见解。文章刊登出来之后,立刻遭到了很多浙江美院的学生的围攻,而业界专家通通不发声。其中很多人的观点是“好不容易中国有人得了普利兹克奖,我们不应该去批评他。”但我认为这个观点是不对的,因为知识分子的立场应当是就事论事。而且社会需要不同的声音,有了更多的声音,有更多不同的角度去看社会,社会才会更加丰满。这是我的经历,可想而知如果中国评论人都生活在这样的舆论氛围中,无法出现有价值的评论也就不难理解了。 

建筑评论者需要具备独立的知识分子立场

建筑畅言网:您认为中国文化人的知识分子人格没有建立起来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梁克刚:与我国的传统有关,与社会环境也有关。

在我们国家,如果一个评论人只靠独立写稿子,在报纸上发文章谋生,就有可能会饿死。这就导致评论界出现了很多“吹鼓手”,去帮利益集团说好话,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养活自己。最后都会变成需要依附于某个体系生存下去。而这样的社会环境也把大家的心态都弄坏了。比如两个批评家,一个人在认真的做批评,另一个人跟艺术家混在一起玩江湖,跟大机构做事,很快就有钱有房有车了。那么另一个人的心态也必然会受影响。因为大部分人的心理是没那么强大的。可以说,社会经济状况使得政商一体的模式非常牢固,进而造成很难形成一个有力量独立发声的群体。相比之下,《纽约时报》的专栏记者却有能力住美国最好的公寓,因为他们的稿费非常高,而且如果出书的话版税会很高。

建筑畅言网:跟传统有什么关系?

梁克刚: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里,文人没有什么独立性。要么是希望成为权贵,成为朝臣,要么遁世、逃避现实。所以有句话,叫做“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所谓达就是做官。到了现代,那些所谓的知识分子就是希望被中央选拔到体制中去,被“招安”,参与政治决策。否则,就是私下里吐个槽,说点风凉话,仅此而已。没有人愿意去做独立第三方。

另外,我们的传统文化中还有另一种观念:认为登堂入室才是成就,上了杂志封面,在某个重要场合抛头露面才是成功,或者更实际一点有房有车才是成功。而不会觉得人有思想是一种成就。这样的成功的标准其实十分不利于知识分子群体的成长。因为知识分子成功的标准并不该是这样的。欧洲很多获过诺贝尔奖的诗人的生活都非常潦倒,但是他们并不会因此向往那种上流社会的灯红酒绿,他们也同样很受尊重。所以这跟我们传统价值系统的建设也有很大的关系。

建筑畅言网:这种状况以后会有希望改变吗?

梁克刚:一百多年来,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转型没有完成过,中国文人向知识分子转型的也没有完成过。但是社会如果一直进步,更加民主化,就可能会有所改变。首先民主化是言论独立的大前提。其次,现代化转型能够解决文人传统的问题。

欧洲现在的知识分子永远是第三方,既不跟权贵勾结,也不附和老百姓,都是独立发声。这是在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工业革命之后,欧洲社会发生的转变。在当代中国还做不到,大学教授对社会发表一下不满,有可能第二天就被开除了。当然,也有个别人骨头比较硬,不怕担风险地去发表观点。但建筑业是个小领域,这样的人非常少。在公共事务领域,有很多人已经开始这样去做了。但是绝大部分人还是禁不住利益的诱惑,守不住知识分子的“节”的。但是如果中国有了一个民主化的环境,届时也一定会有那么一群独立的知识分子出现。

建筑,不只是建筑界的事儿

建筑畅言网:您认为什么是好的建筑?

梁克刚:建筑有两个大方向:一是强调人的创造力,建筑风格是追求突出和不协调,彰显人类的想象力,这是西方人的建筑风格;另一类是东方人的传统建筑风格:追求跟自然的协调。所以建筑师也分两种大的类别,前一类的不考虑地域差别,所有的建筑作品都带有强烈的个性,代表有弗兰克.盖里、扎哈·哈迪德等,另外一类没有那么张扬,建筑师会因地制宜,设计出与周围环境协调的作品,比如贝聿铭。很多日本的建筑师都是这种类型,比如黑川纪章。

我个人的比较喜欢后者,但不能说前一种类型的建筑师不好,只能说每一种风格都有它存在的价值,迎合了不同人的不同趣味。但是无论如何,我认为一个好的建筑师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条件是拥有完全属于他个人的设计语言。

建筑畅言网:现在一些高校也开展了建筑评论的课程,您认为这对建筑评论的发展有帮助吗?

梁克刚:当然有帮助。建筑本身是一个专业,需要深入进去。而专业背景、理论系统等是进行建筑评论的基础。

尽管现在国内许多文化学者喜欢评论建筑,但是那种评论总体上还是比较业余的。

建筑畅言网:您现在比较关注建筑行业的哪些话题?

梁克刚:我现在比较关注社会化的现象。

建筑畅言网:曾经有建筑评论专家提到,建筑评论不是面向公众的。您怎么看?

梁克刚:这属于一种观点。艺术界也存在类似的观点:认为艺术评论不需要给公众看,是艺术圈内部的事情,这是一种学术探讨的观点。

但我持有另一种观点。因为相比艺术,建筑的公共属性要强,建筑就给公众看的,建筑不只是建筑界的事儿。看到不好看的建筑,属于“视觉强暴”。所以国外一个建筑项目需要民主决策。

本站申明:网友阅读本站内容,视为认同本站协议,协议详情请点击查看
标签:建筑评论梁克刚知识分子立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