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2023建筑行业十大评选

超万名行业内专业人士实名投票

秉持客观原则的非商业化评选

许义兴:赤脚建筑师的社会企业之梦

阿尼那建造生活主持建筑师  许义兴

在许义兴眼里,2008年,很多人随着国家命运的改变而改变,公民意识正在慢慢觉醒,作为一个生活在社会里的人,必须肩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做企业也是,虽然aYa规模不大,但作为一个企业,必须承担起它的社会责任。将aYa建设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社会企业,是他的梦想。

建筑畅言网:首先请您介绍一下aYa成立的背景、因缘。

许义兴:1995年,我从大连理工大学建筑系毕业后到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工作两年,因看透生产性建筑设计体制的残酷本质,决定“逃出生天”,来到北京准备考研,未遂,之后1998年春去了“非常建筑”工作。

在非常建筑的三年时间里,是在工作,更是实习,从张永和老师身上学到很多东西。当时想独立出来,并不单纯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而是因为对北京这座城市没什么情感,想去别的地方试试,不过在外面晃了一圈之后又回到了北京,算是机缘巧合吧。

2001年独立出来后,我和彭乐乐、李慧一起成立了“百子甲壹建筑工作室”,直到2006年,才真正开始完全独立做建筑实践,2008年注册成立“aYa阿尼那建造生活”。

建筑畅言网:公司成立初期的业务量怎么样?是否有碰到瓶颈期?

许义兴:我们的业务主要靠朋友介绍,口碑传播,从一开始工作量就不大,规模很小,本来就只是一根“试管”,根本不存在“瓶颈”问题,这么多年来一直保持差不多的业务量,算是细水长流。不过话说回来,其实我们每年做的项目不少,只是很多都是不赚钱的。

建筑畅言网:对,我看到您公司网站上有贴出来一些“捐赠设计”的项目。

许义兴:严格来说不只是捐赠设计,而是捐赠所有工作投入,不仅有设计,还包括现场志愿者招募,现场监督工程进度等。有些公益组织会与aYa合作,给报销差旅费,有时候也会有一定量的设计费,但额度很低,远远不够成本。

2008年汶川地震是aYa做公益项目的开端,对工作室的发展而言是一个节点,甚至于对全社会来说,都是一个节点。公益理念和公民意识开始觉醒,公益组织像雨后春笋一样勃发,我们的事业也从这一年起有了比较大的转折。

首先是关注的东西在转变。以前我关注当代艺术,关注都市,关注城市和乡村的转变,基本都是从城市化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汶川地震之后,我们开始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乡村,投向小城镇,投向城市化和逆城市化的过程,不再单纯的以城市为出发点。目前,我们正在北京平谷做一个新农村项目,它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新农村。在我看来,其实从一开始大家就对新农村的概念理解错误,导致了用城市化的方法去做新农村建设,倒也不是说当地政府需要这么一个新农村,而是政府的理念和建筑师、规划师的理念不对,才导致了现在这样的结果。

以北京平谷的新农村规划项目为例,在前期由政府投入很多资金和精力做了很多工作,但没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我们接手后首先从村容村貌上着手,再逐步扩展到别的,如:产业结构,我认为这样的规划更符合当地长远发展的需要。另一个是位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项目。凉山地处偏远山区,交通闭塞,导致经济十分落后,并且毒品和艾滋病泛滥。当地政府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新农村改造,搞“彝家新寨建设”,把项目包给设计院,由他们设计几个户型,再批量建设,完全不考虑当地的居住、建造传统和民族特有文化,结果搞得大家很有意见。因为我们在当地做小学和儿童希望之家的公益项目,后来就有当地政府找到我们,请我们来设计乡村建设的房屋。这两个项目刚好位于中国两个极端的地方——富裕的北京和贫穷的凉山,特别能体现当前中国农村的建设现状。我们的设计提供的不只是房屋的设计,而更多是乡村建设的方法体系。

建筑畅言网:是受学佛的影响才促使您开始做公益吗?

许义兴:倒也不是。从2008年起我们就陆续做过一些公益项目,虽然我那时候也对佛学感兴趣,但真正皈依也只是前两年的事情。2008年,很多人随着国家命运的改变而改变,大家也逐渐意识到了这个国家存在的问题,尽管我们举办了奥运会、世博会,国家显得越来越强大,但公民意识在哪里?前段时间,我们都在谈论柴静的《穹顶之下》,这就是公民意识,我们的公民意识必将慢慢觉醒,作为一个生活在社会里的人,必须肩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做企业也是,虽然aYa规模不大,但作为一个企业,必须有它的社会责任。所以我们的计划是将aYa阿尼那建造生活建造成为一个非常出色的社会企业,能够服务更多的人。

建筑畅言网:据我了解,您的业务以个人项目为主?是不是个人的项目更难一些?个人比政府更挑剔,要求也更多,还经常改主意?

许义兴:以前确实是这样,现在接项目的类型则会多一些,各种背景的都有,也包括政府项目,总体来说,官方占3成,个人占7成。倒也不是说个人的项目就意味着更挑剔,主要还是取决于业主和建筑师相互的预期、愿望、工作方式和要求。不同的项目面临的问题不同,可能项目在城市里,可业主想建一个古意的、原生态的建筑,也可能是农村的项目,业主想建一个现代化的建筑。项目的不同会导致实际操作方法的不同,我觉得懂得挑剔的甲方才是好甲方,在相互碰撞中更容易出精品。

建筑畅言网:您的设计理念是什么?

许义兴:我一直都在说“传统升级”,如果要表述成文字,应该是坚持一个方向,这个方向我们希望是扎根于传统的富饶的土壤。传统本身有着坚实的基础,经过设计师的选择、提炼,从传统里面长出新的东西。这个东西必须是新的,我们一不做仿古,二不做欧式建筑,更希望通过找到传统文化内核的种子,从中生发出新芽,而不是简单的照原样复制,是一棵树就画一棵树,这种做法才会造成所谓的“僵尸文化”。我不同意有些人说中国文化是“僵尸文化”,他们看到的只是文化中的尘土,而不肯下工夫去实践文化的“道”,道是看不到的,必须亲身修炼才行。对今天被西方文化洗脑了的人来说,只懂得逻辑思维独立思考,看问题都是物质的表象,不晓得修行,也就无法进入传统的内核,对他们而言,传统文化当然是“僵尸文化”,因为没有了方法,他们自身变成了“僵尸”。只有进入传统的本质,在道的层次上,才谈得上创新,对传统升级。

茶园小学

建筑畅言网:请介绍一下您的经典设计案例。

许义兴:一个是上下四合院,项目位于景山附近,业主希望拆掉老房子,在原址上建成一个含地下室的四合院。这个项目的审批时间特别长,对建筑师的耐心是极大的考验,但在这个项目中我们与业主有非常透彻的合作。业主本人是一个非常热爱胡同文化,有很高创作激情的人,跟我特别合拍;另外,他对品质的要求特别高,在室内装修方面亲力亲为,使得项目最终达到的效果超出预期。

很多人认为中国的业主不行,水平低、暴发户之类,但每位业主都会有一个朴素的愿望,就是把房子盖好,所以与业主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非常重要。即使是对那些特别信任我们、把所有设计事宜全权交给我们做的业主,我们也会尽力去了解他的秉性、喜好以及真正的追求点。我们为在做的每一个项目都专门建立一个微信群,把每一个与项目相关的人都加进来,随时交流想法。了解业主,和业主顺畅沟通,才能做出真正的好房子。

还有一个是茶园小学,属于5·12地震后的公益项目,它是由一批来自北京和上海的公益个人分别募资筹建的。刚开始预算20万元,面积300平米,因为工期拉得很长,材料费、运费不断涨价,最终费用达到了45万,但仍然可以说是震后重建中性价比最高的小学,不知道有没有之一。

茶园小学项目最特别的一点是建筑师“在田野里工作”,做田野调查,与村民、工匠及合作伙伴的沟通都是在村里完成的。这个项目直到现在还在继续,今年我们还会在村子的上游建一座步行桥,方便河对岸的学生过河上课。为了给当地学生购买营养餐、文具、校服,以及筹集校舍维护费用,我们还发起了土特产义卖。

建筑畅言网:请谈谈您公司的发展愿景。

许义兴:今年我会把很久以来想做而没做的事拿出来执行。移动互联网使创业变得更容易,社会成本越来越低,好处是可以比较轻松地实现个人想法。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只有先做到利他,最终才能利己,这与我们一贯秉承的公益理念完全相符。首先,今年我们会先把设计商店做起来,我们有很多家具和器具的概念可以做成产品出售。另外,我对民族手工艺非常着迷,中国手工艺的复兴运动正在兴起,虽然做得还很不够,但必须有这样一个过程,我们也愿意出一份力。第三,正如我们公司网站上说的那样,致力于做民间新建筑,关注民间的智慧、传统和文化,希望我们的建筑能够成为传统的一部分,传承下去。总体上,我希望公司能够实现更多的社会价值,肩负更多的社会责任,将aYa阿尼那建造生活在不久的将来建设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企业,欢迎有识之士给我们投资哦。

建筑畅言网:那么,您对行业发展有什么看法?

许义兴:依靠粗放式发展来获得GDP增长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即使再出现也顶多是回潮,长久不了,设计院和建筑师都不可能再通过大量的复制设计而获得快速利润。随着建筑师这个职业社会角色的转变,独立建筑师会越来越多,大规模的设计公司(设计院)会慢慢分解,这是必然的趋势。建筑师也会转而选择独立、小型的事务所,服务的质量会越来越高,工作的领域也会越来越广。

传统的经营链条是“接单-签合同-做设计-交图-收费-盯工地”,aYa不想依靠这种模式,而是寻求多种经营和自主经营,主动创造项目而非被动地只接受项目。

 

关于修行

建筑畅言网:您是在什么机缘之下开始修习佛法?

许义兴:大学期间我开始对禅宗、佛学感兴趣,找了很多这方面的书籍来看,通过慢慢的学习、了解,从疑惑到生起信心,最终皈依。佛法,只有深入了解,亲身实践,才能知道其中的奥妙,这是东方文化的特质。我每天做瑜伽、打坐、学习理论,在日常起居和工作中学习关注呼吸和念头。同时,我也练习站桩和太极拳。我们的传统不只是知识和谈论,必须有实修才能明白。建筑师这个工作有点像和尚,可以接触各种各样的人,我们叫“广结善缘”。有了缘起,我们好好去做,将这个缘发展为良好的因,必然可以实现美好的果。

建筑畅言网:那您有没有在特别想拿下某个项目时跟佛祈愿?

许义兴:不会,我只会在礼佛的时候说“请让我好好修行吧!”。对于我本人和我们的团队,都将建造小学这样的公益项目,乃至我们所有的项目,这种日常工作,当做一种修行的途径、方式和方法。目的是通过建筑设计这样一种工作,通过对生活的观察、思考和实践,用我们建筑师的一技之长,服务于大众,在这个过程中洗涤心灵,散播慈爱,与世界万物、天地生灵、社会人文完全交融,最终达到合一寂静的状态,而不是仅仅把工作当做一个谋生和盈利的工具。

因为佛法要求我们时刻保持觉知、维护正念、关注当下,生活中的一呼一吸之间都是修行的时机,那么生活和工作是可以不分的,修行和生活是可以不分的,他人和自我也是可以不分的,在利他中达到利己,在工作的修行中生长智慧,消除自我和无明,藉由这种修行,到达彼岸,这就是我们积极从事公益事业的动力。

本站申明:网友阅读本站内容,视为认同本站协议,协议详情请点击查看
标签:重建地震建造生活aYa许义兴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