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2023建筑行业十大评选

超万名行业内专业人士实名投票

秉持客观原则的非商业化评选

白玉:空间组织应以人的行为方式为纽带

着中国城市化的开展与深入,环境保护、交通组织、城市开发和城市的综合治理这些核心问题都凸显出来,P&G华凯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总监白玉对未来城市综合体设计需要注意的事项给出了建议。

建筑畅言网:成功的城市综合体需要具备哪些要素?哪些因素与建筑设计和规划相关?

白玉: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开展与深入,环境保护、交通组织、城市开发和城市的综合治理这些核心问题凸显出来,这就决定了城市级综合体(以下简称城市综合体)不是一个简单的建筑及规划问题,而是需要不断升级并满足城市发展的建筑群组。今后的城市综合体发展模式也将转型为具有生态型、紧凑性、立体模式和便利性等特点,并和城市规模的经济特征有着紧密关系。

其中建筑设计单位肩负重要责任,要对城市综合体的规划综合考虑,要在建筑设计上好的理念寻找技术支持,而这些方面境外的设计单位就具有优势,他们在城市规划和建筑的可持续设计上积累了很多成熟的设计经验。在设计的过程中,对场地条件的理解与利用,交通与动线的组织,整体的景观设计和建筑密度的合理布局包括可持续设计的一些措施都是建筑设计规划单位需要考虑的问题。

建筑畅言网:许多地产开发商邀请外资建筑事务所设计位于中国二三线城市的城市综合体,并在项目宣传中将其作为重要卖点。相比中国国内设计单位,外资建筑事务所有哪些优势?外籍设计师发挥了什么作用?

白玉:外资建筑事务所的优势在于他们经历过城市化对建筑业也带来的变革,从中积累了很多成熟的经验,因为国外的建筑设计中,建筑师有足够的话语权,所以很多好的设计理念才得以实施。另外在建造技术上及建筑生态的研究和措施也领先我们国内建筑业很多。外籍建筑师相当于近代中国出现的传教士,把好的理念和实施方法注入到国内的建筑业中。但这个过程一定需要国内的建筑师配合完成,毕竟国情和建筑规范还是有出入的。

建筑畅言网:中外城市综合体是否存在不同?怎样在城市综合体设计中整合不同功能,空间连接?如何融入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环境特点以及使用者的偏好和习惯?

白玉:中外的城市综合体是有区别的,一直以来我国粗放式的城市规划思路也影响到了城市综合体的规划设计之中,体现在过度追求土地的利用率,对整体空间环境的品质考虑不足,造成舒适性,情趣性、品味性等方面较国外的城市综合体项目有差距,比较直观的还比如国内项目对建筑屋面利用很少,国外通常做法会是公园、户外体验与运动、停车场等功能配置。

我们现有城市综合体的功能模块主要是购物,商务、娱乐、居住等功能组合,未来除了这几种业态的适应性变化外,还会有市政服务,医疗,养老等新的模块融合,所以这些功能模块的组合决定了我们空间组织是以人的行为方式为纽带,动线组织也将是二维到三维的转换,并实现扁平化。近两年国内上了很多“立体化城市”概念的项目,就是这一思路上的突破。但这是一个涉及多方面的规划与设计的整合,各有不同,同时也有很多新的技术的实现,这里不做累述。关于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其实数根同源,尽管历史与文化形式的表现不同,但灵魂是相同的,艺术文化的印记也相互影响。而且随着工业化的进步,对生活品质的向往也越来越相同。区别只是侧重的程度不一样。“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个体需求的差异性体现在商品、服务、环境、活动等多方便,正是多样性的组合才实现了空间的情趣性。比如我们华凯国际在若干个项目中实现的商业风情街,就是多元文化的体现;对街道景观道具的控制满足不同的人体功能需求;在业态的空间组织上满足使用者的心理习惯。

建筑畅言网:如何同业主、政府机构、投资者、使用者沟通,传达自己的理念,取得共识?哪些方面可以妥协,哪些需要坚持?

白玉:关于这个问题业内很多人士都有过困惑,抱怨甲方干预太多,结果最后的项目落地没有控制的很好等等。其实要做到“双赢”或者“多赢”,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我们要做大量的工作,在主观上要站在不同参与者的角度去思考并解决问题。这就是为什么建筑师的黄金期比其他职业要晚一些,因为本身要有足够的观察力和对社会经济形态有所研究,建筑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时代特征的体现。在一个项目的从立项到设计到建成,中间会经历很多过程,重点不是建筑师的妥协或者建筑,而是我们要清楚作为建筑师,这是一个社会责任感极强的职业,我们不单要对建设者负责,还要对使用者负责。同时要对未来有预见性。

从发达国家的历史来看,经济的繁荣首先带动的是建筑业的蓬勃,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也走了一些弯路,出现过各种各样的问题,现在政府也在从统筹管理到服务型监管的观念转变。建筑业也是如此,我们华凯国际和国内众多的知名地产公司都有过长期的合作,早期的时候,我们很多好的设计理念和项目管理方法并没有实施下去,但实际上后来的合作中。每年他们的观念都随着项目的逐步使用而转变,并最后回归到设计初衷。所以越是大型的地产公司这个过程越是波折一些,这个过程也无法回避。

建筑畅言网:对于中国建筑设计现状和未来城市发展趋势,您有何观点和建议?

白玉:近几年国内建筑行业的建造热情有所减退,建筑设计也更趋于理性,不过建筑师对新型建筑的思考和探索也越来越多。城市是人口居住和生活的载体,所以会随着人的需求变化而改变其功能组织。P&G华凯国际一直致力于商业集群建筑的设计,我们判断未来的城市发展商业建筑的比重会越来越高,线上和线下的购物方式将得到整合,更多的体验式的和满足城市居民功能的业态会越来越多。所以我希望今后有更多的建筑师从建造技术和能源的合理利用去考虑建筑本身的需求,不要过去追求建筑外观的变现形式变化。

本站申明:网友阅读本站内容,视为认同本站协议,协议详情请点击查看
标签: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