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2023建筑行业十大评选

超万名行业内专业人士实名投票

秉持客观原则的非商业化评选

孙雯:新型城镇化不能只套个新的“帽子”

城市规划和城镇化建设本身的积极意义不容置疑,但如果用简单的价值观和粗暴的方式解决一切,很容易出现问题。新型城镇化的提出,让我们理性地去探寻城市发展另一个出路。

规划师的价值观能够影响一个城市的发展路线,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规划师可以做出哪些积极应对?洲联集团规划公司设计总监孙雯给出了自己的思考。

 孙雯,洲联集团规划公司设计总监

 畅言网:您所理解的新型城镇化是什么样的?

孙雯: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提出,所谓的“新型城镇化”,是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集群化、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

相较于过去的城镇化道路,我认为新型城镇化发展内涵上主要体现三个方面的“新”:首先,以人为本,更强调民生;其次,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我们的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之所。第三,由原来以中心城市为核心推进城镇化进程,向注重两级改变,向上更注重区域一体化发展,缩小区域内生产力布局的重要地区的城镇化差距,突破行政壁垒,促进产业转型发展,参与国际竞争;向下把关注点放在县城的中心镇的扩容和提质上,发挥其连接城乡,辐射农村的重要作用,通过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就业,带动农村地区的发展,最终实现城乡一体。

畅言网:城镇化进程中出现哪些严重的误区?

孙雯:相较于国外城镇化的发展历史,我国城镇化建设起步较晚,发展进程较快,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非理性的城镇化建设现象,如:城镇功能过于单一,出现了很多的空城和鬼城;城镇空间布局和规模结构不合理,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缺乏地域特色,具有历史风貌和民族特色的街区在城市空间扩展的过程中快速消亡等等。

这些问题的出现严重阻碍了我国城镇化进程的顺利推进,带来了很多的社会问题。城镇化发展有其自身的发展进程,每个发展阶段都将面临相应的问题,不可一味放大,也不能忽视它的影响。 

畅言网:新型城镇化的提出对城镇化发展有什么意义?

孙雯:2013年12月在北京举行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对于城镇化的发展形势、主要目标、基本原则、重点任务等都做出了进一步的分析,确定了当前城镇化工作的着力点和重要性,明确了小城镇在城市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

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层面最高规格与城市规划工作直接相关的重要会议。可以说,我国的城镇化发展进程进入到一个新的转折点,未来城镇化发展的思路和方向决定着我们能否最终实现现代化这一重要目标。城市规划工作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举足轻重。

1978年我国城镇化率是19%,现在已经达到50%多了。城市规划是和政治最紧密的学科,为什么提出新型城镇化?一定是有新的思考,从执政者角度肯定有考虑。政府发展城镇化多年后发现了很多问题,农民是否真的变成城市居民,很多保障和权利没有,出现了很多矛盾,政府方面意识到执政方面的危机,这件事对城市规划是一件好事。我们慢慢觉得是否要反思原来的发展路径,按照一种跟新的思路去做。 

洲联集团设计案例:广东英德广晟生态城概念规划设计

畅言网: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规划设计将面临哪些改变和挑战?设计师作为参与者将如何应对?

孙雯:从趋势上来看,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推进,城市规划工作本身会有很多方面的积极应对:

1、规划编制体系会进一步丰富,像城市设计这样一些法定规划之外的有关城市风貌、空间结构控制等的相关导则性内容,会纳入到规划管理的法定条款里;

2、专家领衔,公众参与等环节在规划设计成果科学决策中的地位会变得更加重要;

3、影响城市风貌、生态环境等因子将作为规划设计成果科学决策中需要重点考量的要素;

4、对于城市规划师的综合要求也在日益提高,设计项目的过程中不但要关注经济产业发展的需要,同时还要更关注城市的人文历史,地缘环境和地域文化特色的保护和传承。

城镇化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面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城镇化并不是简单的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过程,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转变。城镇化涉及到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变革,不能只是单纯的依靠城市规划工作这一个点,需要多方面因素的协调发展。 

畅言网:新型城镇化发展还存在哪些阻碍?

孙雯:我们说的新型城镇化更多将“以人为本”,我比较担心还是套了一个新的“帽子”还在做原来的事情,还是大量的圈地和造城,房子被卖出去,实际上没有人居住。新型城镇化到底有没有发展?大家都在摸索,但是我们绝不能在一个新框架下去走老路。

我们之前发展的是中心城镇为核心的城镇化,资本和条件很好,带动性很强,导致城区面积扩大,以后发展要在资本投入上找到一条新的路线,不管是原有产业,还是新兴产业的培育,产业有了才有核心竞争力,产业到哪人口就到哪,有了真正需求。城市掀起的建设是可持续的,可改善的,和城市的机能能够融合。

洲联集团设计案例:山东威海双岛湾科技城城市设计

畅言网:新型城镇化提出后,您在承接项目类型方面有了哪些变化?

孙雯:我们以前接触的大部分都是旅游地产、住宅的项目,开发商拿一个项目更多的是套个名头圈地,但是近几年是有转变的,城市建设的整个脚步慢了。开发商更多关心的是产业的策划,项目真正是否能够招商,希望设计师为他们找到对口的企业,更关注项目的落地和操作上的可行性。政府项目则更重视第二、第三的产业区和新城建设,以前接触很多都是申报几百万平方米的城市的项目,但是现在很少了,接触的政府项目很多是“美丽乡村”项目,第三产业结合环境做休闲旅游这种项目多了,政府也很疑虑这种项目回报周期很长,还是有所转变。 

畅言网:作为城市规划设计者,面对政府以及开发商规划师拥有相对较弱的话语权,应该以什么心态面对未来的设计?

孙雯:我们战斗在一线的规划师每天都在和开发商和政府斗智斗勇,接触最尖锐的是城市问题,关注点都在城市病上,我们自己更多是“被城市规划”,导致很无奈。规划设计师要在城市化发展的进程考虑问题,拓宽视野去思考,全球城市化就是迈向现代化的方式和途径,中国必然要发展城市化。过去30多年我们一直做这件事情,做了很激进的事情都是为了发展经济,因为我们的经济底子很薄,不这样就不行。城镇化过程中为什么矛盾这么突出?主要因为我们城市化时间被大大缩短了。

政策对城市规划是有很大影响的,我们切身能感受到。如果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出问题,我们设计师经常背黑锅,话语权很弱,往往为了一点设计费,大家不得不去做,明明知道不可能,还是接了这单,这是很无奈的现状。

我认为问题的解决要放在一定时间的阶段里思考,西方的国家也经历过,我们只是在最尖锐的阶段,眼光要看远。除了高楼大厦的硬指标,城市软环境建设也很重要。城市化是很长的路,尖锐的问题不可能很短时间解决,我们应该更耐心一些,城市化是按照阶段发展的。

本站申明:网友阅读本站内容,视为认同本站协议,协议详情请点击查看
标签:城市规划新型城镇化“帽子”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