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2023建筑行业十大评选

超万名行业内专业人士实名投票

秉持客观原则的非商业化评选

车飞:丑陋建筑也在进化

超城建筑设计事务所合伙人   车飞

中国近三十年来的建筑业发展迅猛,各种大型项目层出不穷,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审美品位的局限性,造成仿洋、仿古建筑频现,各种丑陋建筑一再挑战人们的接受底线。超城建筑设计事务所合伙人车飞认为,只有加大公众对建筑的参与度,才能有效减少丑陋建筑的出现。

建筑畅言网:请先谈谈您连续参加三届丑陋建筑评审的感受。参加这样的评选活动会给您带来压力吗?历届的评审有哪些变化?

车飞:我参加了第三、四、五届丑陋建筑的评选,没觉得有压力,相反,我很高兴接受这样的任务。我始终认为建筑不能局限于建筑学的圈子,一定要走进公众视野和舆论里,才能让更多的人来讨论建筑,关注建筑问题。我觉得这是一件必须要做的事情,我自己对这方面也很关心,一直都在参加论坛、展览、出书。

对于丑陋建筑的评选,我从第一届就开始关注,第三、四、五届真正地参与到评审环节。一开始大家觉得丑陋建筑应该没那么多,结果没想到还挺多,而且好像越评越多。我们始终秉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客观地去评价每一个候选作品。

回顾这五届,我们能清楚地看到丑陋建筑的发展趋势:第一届内容最丰富,时间跨度最大,一直到第五届,丑陋建筑屡建不绝,越来越多,而且呈现新的趋势。早期粗制滥造的建筑较多,这种粗制滥造是全面性的,不仅建造水平粗制滥造,而且建造的质量、方式和设计也粗制滥造,不是抄袭、复制,就是简单的设计一个大酒瓶、大球拍或大铜钱。可以说第一、二届丑陋建筑从建造上、功能上、视觉效果上、建筑理念上都是粗制滥造,这是早期的特点。到了第五届,就与第一届有很大的区别,丑陋建筑也在进化,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第五届的丑陋建筑更加精致,很多细节、构造、材料都用得非常好,造价也非常昂贵,甚至在某些层面上也可以说很专业,但从文化的角度来看,依然是丑陋建筑。

建筑畅言网:您认为中国建筑界的价值和审美倾向存在哪些严重问题?

车飞: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等等,问题很多,有些是不可避免,有些是我们需要深刻反思的,这也是我们评选丑陋建筑的意义所在。举办丑陋建筑评选活动,是对丑陋建筑的一种批判,但更重要的是对建筑的一种反思,让大家能更多地参与到与建筑相关的话题。

每一个大型的公共建筑对任何人的日常生活、城市生活来说,都是一件很重要的事,这件事跟每一个人都有关系,应该让公众参与到建筑好坏的讨论中,从而形成公共话题,让更多人来一起关注。建筑相比于其他艺术门类,如音乐、绘画等,是一种更加综合的艺术形式,也最能反映社会的文化面貌和文化水平,从这方面来说,建筑不仅关系到甲方和建筑师,也跟每一个人都有关系。如果一个人所生活的城市里到处都是丑陋建筑,那么他的生活就是被丑陋建筑包围的生活,这不是什么好事。因此建筑话题需要扩展到整个市民的生活中,使大家都来关注,才能使建筑作为一种文化符号上升到更高的质量,这也是我参与丑陋建筑评选的一个出发点。

前几年中国的城市化建设发展很快,速度压倒一切,出现丑陋建筑可以理解,现在我国进入新常态,转型发展,建筑业也应该放慢速度,让大家参与讨论,这是好事,不要把它看得太负面,特别是一些重大项目,公众的参与从表面上看会降低建设进度,实际上越多的人参与、关注,对建筑项目未来的营销越是一件好事。

建筑畅言网:据您了解,丑陋建筑历届评选的结果对项目的营销有影响吗?

车飞:目前来看好像没什么影响,这主要取决于甲方是谁,如果是政府出资建造的公共项目,可能一时会觉得很难堪,由于时过境迁,领导人已经调走,对当时的决策者不会构成什么实质性的影响;而对于私人的开发商或者私人业主来说,影响可能会稍微大一些,由于负面报道,理论上会导致他们的资产出现缩水,但就目前的市场来看,买房者似乎并不太在乎外观的美与丑,更在乎地段,因此很难说会有什么实质性的影响。

但是我相信,总有一天——而且这一天会很快到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细化,以及人们对文化品位认知水平的提高,建筑文化的商业价值会得到更多体现。

建筑畅言网:根据您自己的经验,您觉得哪些体制方面的因素制约着您的设计思路的发挥?

车飞:我们的体制并不是一个强调创新的体制。比如要盖一栋楼,大部分的甲方都会先调查了解有哪些项目跟它差不多,都想要一个类似的产品,又不能一样,要有点小个性,但不能创新,不能冒尖儿,不能鹤立鸡群。我们的设计经常被甲方嫌弃为“太超前、太创新”,他们需要更安全的设计。体制之外的各个环节也都一样,从产品到结构,再到功能配置,以及绿色建筑是否能够达标,所有的这些都趋向于用现有的套路和程序来做,越简化越好,尽可能降低中间变数,这也反映出我们国家的一个现状,说好听点是务实,说难听就是极度的功利。 

建筑畅言网:中国建筑界有很多问题都是由体制造成的,权钱交易,对于改变这种现象,您有什么想法?

车飞:权利和金钱的问题不光是在中国才存在的问题,全世界都一样,建筑跟金钱和权利相关。不是什么特殊情况。这也不是问题的关键,我们的问题关键在于权钱交易这种现象本来应该只集中在那些城市里的大型项目上,但我们连一些特别小的项目也被权利和金钱的问题所困惑,这就太不应该。

公共建筑原则上都是由国家投资,因此很难避开领导的个人喜好,如果能让公众参与进来,再结合领导的个人喜好,并搭建一个理性的平台,让建筑界的专家也来参与,从而形成一个相对中立、客观的评价,对减少权力的干预度很有帮助。虽然现在有一个专家库,但参与项目的专家都是临时抽签决定,这些专家只是某一方面的专家,如暖通专家、给排水专家,还不够,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建筑畅言网:前段时间习大大提出“不要搞奇奇怪怪的建筑”,对建筑师未来的设计会不会有影响?这种提法会不会限制了建筑师的创新思维?

车飞:影响肯定会有一些。现在大家都在讨论这个话题,这也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期、新常态,城市化建设进入新阶段有关。我们将更理性地去对待建筑和建筑的建造过程,以及建筑形态和建筑价值。我个人觉得这是比较积极的信号。不单纯是指向造型,而是更综合、全面的对建筑做出评定。

我觉得建筑师本来就不应该搞奇奇怪怪的建筑,任何一个“为奇怪而奇怪”的建筑,其出发点都是有问题的。建筑师本质上都需要理性思考,即便你进行了形式上的探索、创新,也不会导致建筑看起来“奇怪”,比方说采用全新的结构、绿色环保的材料或者主动式节能的方式,从出发点到手段再到表现形式,都非常理性,即便结果看起来可能跟以前不同,只要了解它的出发点,就会看出这个建筑并不是奇怪的建筑。

我并不是说中国没有奇奇怪怪的建筑,相反,我觉得中国大量地存在奇奇怪怪的建筑,很多奇奇怪怪的建筑只是单纯追求某一种视觉上的形态。在城市化快速发展期为了抓眼球,从商业模式和短期效应上能解释得通,但从建筑的理性角度去思考,肯定不是一种好的方式。

建筑畅言网:“不搞奇奇怪怪的建筑”说法的提出,会不会不仅没有管住奇奇怪怪建筑的出现,反而助长了权力干预建筑的势头?

车飞:没有那么夸张吧,因为这个说法并没有形成真正的标准,没有以中央文件的形式下发。什么是“奇怪的”,什么是“不奇怪的”,目前还没有形成实质性的条条框框,只是一种方向。如果没有形成既定的规范和标准,也就不会有什么实质性的权力限制。

实际上,权力对建筑或者文化的干预一直都在,不管是政治权力还是经济权力。不搞奇奇怪怪建筑的说法也只是一种说法,一个方向,这种方向并没有形成新的权力。在建筑领域有很多权力,比如报批的权力、资质的权力、绿色建筑的权力,节能环保的权力,每一个权力背后都有相应的平台,目前好像还没有“奇怪建筑建筑”的权力平台,因此不会产生新的权力。

建筑畅言网:会不会出现一种现象,即现在大家认为是奇奇怪怪的建筑或者丑陋的建筑,放在10年后再看,就不奇奇怪怪了呢?

车飞:不会,至少我参评的不会。我知道什么是代表未来的,什么是探索的,什么是创新的。“创新”和“奇怪”完全是两回事,创新是在理性基础上的创新,所以我并不认为反对“奇奇怪怪的建筑”是反对创新,恰恰相反,这是呼唤理性的口号,让我们在理性的基础上更加有利地创新。

建筑畅言网:仿古建筑和山寨建筑层出不穷,您觉得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文化自信缺失的表现吗?

车飞:说明我们的文化没有进步。尽管我们的经济发展非常快,但我们的文化尤其是建筑文化停滞不前,对文化产品的品质要求没有任何提高。文化是一个总体现象,既然市场会停留在这样的水平上,自然与甲方、设计师、用户都有关系。谈不上谁的责任更大,谁的责任更小。

我认为能做出仿洋、仿古的建筑,就不是建筑师,如果设计概念都是直接从别人那里照搬来的,你还算什么建筑师?只是建筑行业的从业者,这是两个概念。我觉得,既然你什么都没做,你连设计费都不配拿。每一种艺术门类适合表达的内容不同,音乐是表达情感最有效的艺术,绘画是表达美感最有效的艺术,建筑则是表达概念最直接的艺术,是科学、理性和艺术性的综合体,因此,建筑师有别于其他人,一方面,他扮演着工程师的角色,另一方面,他又扮演着艺术家的角色,集理性与感性于一身,这是建筑师的迷人之处。如果你认为自己是建筑师,就应该这样去工作。

但有一点可以明确,就是中国的古代文化非常先进。对比历史上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时期的文化品质和文明程度,始终与经济地位相一致,现在,我们作为世界上第一大经济体,我们的文化品质、文化输出以及文化影响力等等都与经济地位不相匹配,由此,我们就会更加清楚应该多做哪些工作。

建筑畅言网:您觉得设计师应该多做哪些方面的工作?

车飞:设计师首先要有作品,来体现设计师对文化更高层次的追求。建筑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工作,仅凭建筑师单方面的努力无法完成,因此设计师一定要大声呼喊,发出自己的声音,参与公共活动。让更多人来关注与参与建筑事业。这是我这些年一直坚持的原则,也是我个人对建筑的追求和理解。

建筑畅言网:您觉得好建筑的标准是什么?中国未来的建筑设计应该走一条怎样的道路?

车飞:好建筑的标准还真不好评判,说了就会有漏洞。我想,好建筑首先要体现一个清晰的理念,建筑毕竟要花几年的时间才能建成,建成以后又要使用很长一段时间,因此,既要关注当下,又要聚焦未来,同时,还要对社会生活产生更多的价值。当然,建筑涉及的环节特别多,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当这些环节都被高品质地实施出来,建筑自然就会是好建筑。 

中国未来的建筑设计应该走一条正常、理性的道路。目前的状态是:从事建筑行业的人很多,从事建筑创造的人很少,看起来好像很热闹,但真正关注建筑设计、关注建筑学发展的人非常少。这其实就是现在的状况。建筑学是一门学科,如果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未来的第一大经济体,都扒拉不出两个人去琢磨建筑未来的发展之路,那还怎么号称是负责任的大国?我自己一直在思考这些问题,而且出了很多书。

建筑畅言网: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取决于优秀人才的培养,您觉得国内目前的教育体系是否适合于优秀建筑人才的培养?

车飞:国内各个大学的教学情况不太一样,总的来说,有两个方向,一种专注于知识、学习、研究,一种则更贴近市场和实践。我认为这两点都有一些问题。

如果是贴近市场,我们的市场是一个丑陋建筑遍地的市场,你去贴近它,可想而知结果是什么;如果是贴近学识和知识,虽然现如今校际间的交流活动不断增多,但思想和深度不够。建筑学科不仅要求学生具备理性思维能力,还需要具备批判思考的分析能力,在这一点上,各个大学或多或少做得都还不够。

建筑畅言网:我国的建筑评论一直发展不理想,原因有哪些?

车飞:建筑评论不发达本身也是我们的文化不发达的表现。虽然我们有很多的媒体,有很多的文化活动,但从整体上看,我们的发展程度还是不够发达,如果够发达的话,一定会有大量的评论出现。为什么说不发达呢?举个例子,我之前写过很多的建筑评论发表在各种杂志上,但是我几乎没有挣到太多的稿费,如果把建筑评论作为一种职业,不但养不活自己,可能填饱肚子都很难。按照商业投资的理念来讲,你花了几十年的投资用于学习专业知识,最终的产出却如此之低,这就是一次失败的投资。

本站申明:网友阅读本站内容,视为认同本站协议,协议详情请点击查看
标签:文化丑陋建筑创新车飞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