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2023建筑行业十大评选

超万名行业内专业人士实名投票

秉持客观原则的非商业化评选

崔海东:设计好比种子的胚芽

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建筑院副院长  崔海东

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建筑院副院长崔海东从事建筑设计工作将近20年,设计作品遍及全国各个地区,类型从文化建筑、教育建筑到办公科研、城市设计等,得到业内外认可。在建筑行业浸润了这么多年,建筑设计已经融入了他的血液里。我们从文化建筑聊到市场运营,从设计管理聊到冬奥会,这位体制内建筑师侃侃而谈。以下是具体内容——

建筑畅言网:近年来,中国建筑市场发展放缓,对中国院有什么影响吗?

崔海东:对我们也有一定的影响。过去我们做公建项目较多,主要的项目来源于政府机构、大型国企、大开发商。现在政府寻求转型升级,不再单纯追求GDP,城市发展也不再盲目扩张,很多楼堂馆所都停建、缓建;开发商也变得慎重,过了大规模扩张的阶段,而往精细化和集约化方向发展,这些因素都对市场造成影响,也对我们的设计任务造成影响。不过,我们院面向全国,东方不亮西方亮,企业内部还能取得一定平衡。

尽管如此,我们依然感受到了很大的压力,现在要获得一个项目必须克服很多困难,一是招投标比以往激烈得多,二是项目前期策划和修改的周期大大加长,也说明业主对项目越来越谨慎,周期拉长就意味着效益降低。

建筑畅言网:您本身也是第三建筑设计研究室的主任,工作室的经营会受到影响吗?您作为室主任会怎么办?

崔海东:那是肯定的。首先要做的是力保经营,加强开拓市场的力度,维护与业主的关系,保证设计质量。回头客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与发展新的客户相比,老客户的性价比非常高,经营的成本也相对较低,所以我们非常看重回头客,经常对他们进行回访。

开拓新市场的过程很艰难,投入较大,新业主对我们比较陌生,经常担心我们的设计费偏高。对此,我们凭借以往的作品和口碑,不惧怕竞争和比较。

建筑畅言网:冬奥会申办成功后,建筑行业即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期,中国院是否接到了冬奥的建设项目?

崔海东:我们还没有,但中国院在申冬奥过程中做了很多技术支持,为申奥成功尽了力。有的部门已经开始对接申冬奥的项目。

冬奥是2008奥运后又一个兴奋点,08年奥运会极大地促进了北京的城市建设,对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起了很大的作用,而冬奥会最大的促进是京津冀一体化,对河北的带动作用尤其明显。环北京地区特别是河北发展相对滞后,借助此次机会,河北将有大的改善,同时也有利于雾霾的治理。

这次的冬奥会来得挺及时,中国目前正处在经济下行期。对建筑业来说,冬奥建设只是局部现象,影响也不会太大。中国正在转向集约化社会,大规模建设的时代已经远去,人们更加追求品质,以前是盖了房子就能挣钱,现在则要造高品质、有内涵的房子。对建筑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建筑畅言网:作为山西人,您怎么看待山西古村落被毁坏的事情?

崔海东:这已经是一个全国共性的问题了,不光山西。“地上建筑看山西,地下建筑看陕西”,古村落的保护确实出现了一些危机,好在最重要的那点儿文物还被妥善保护着。那些被毁掉的可能是大家习以为常的,没有认识到它的文物价值,有的是古村落,有的是近代建筑。其实各个历史时期都应该有相应的文物,包括文革时期,一个民族应该保持自己历史的完整记忆。可是现在当保留建筑与开发利益发生冲突时,古建筑往往被牺牲掉,非常可惜。

建筑畅言网:您设计的建筑类型以哪些为主?是否有自己偏好的建筑类型?

崔海东:我设计的多数都是公共建筑,像文化建筑、教育建筑、办公建筑等,可能文化建筑会多一些。这样的设计类型分布,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自我的偏好。

建筑畅言网:根据您的经验,这些年来文化建筑的设计发生了哪些变化?

崔海东:以前的文化建筑跟地域、城市文化结合得不够紧密,比较肤浅,比如“某市文化建筑”,经常模仿时髦的手法技巧,感觉放哪儿都行,没有根本的城市特质。现在情况越来越好,很多地方都出现了极富地方特色、代表地域文化的建筑,不管是政府行为还是私人建造,这都是个可喜的现象。

现在做文化建筑越来越难,大家都很看重,从领导到业主,都想建得有特色,能反映当地的文化。这对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深入当地,反复推敲,千锤百炼。

崔恺院士是我的导师,他提出的“本土设计”的思想方法在我们院深入人心,我们都非常认同这种价值观和设计立场。深入挖掘每一个项目所在地的文化资源,以凝炼出高品质的作品。具体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对地域的考察、对城市的观察、对功能的研究、对形式的探索、对完成度的追求、对各方利益的平衡等等。

建筑畅言网:您觉得文化建筑存在哪些问题?

崔海东:最大的问题在于使用率。文化建筑不够亲民、不够开放,使用效果不理想,浪费比较严重。选用很贵的材料,建筑尺度很夸张,一点都不实用。我觉得搞建设需要尊重科学,按规范办事,跟市场对接,亲近市民,融入社区和城市,决策过程不能只听长官意志。

建筑畅言网:文化建筑的外观一般都会给人“这个是文化建筑”的直观感受,是不是刻意设计的结果?

崔海东:其实现在这种界限正在被打破,很多商业建筑也很有品味、很有文化内涵,品质也很高。所以,这个文化已经变成“泛文化”,文化建筑不再孤芳自赏,逐渐融入城市环境中,从而使整个城市的建筑也变得更有“文化”。只不过文化建筑更集中地容纳了文化类的功能。

建筑畅言网:您觉得我们国家需要建造这么多的文化建筑吗?我感觉很多文化建筑最终都成了“蚊子馆”,有蚊子而没有人。对这种情况,设计师能做哪些努力?

崔海东:那可能是场馆本身的运营出了问题,没有充分发挥场馆的利用率。闲置的状况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选址不合理,不利于周边民众参观游览;二是管理模式过于封闭,不够开放;三是馆内的设施、内容过于陈旧,对人们的吸引力不强。

好的文化建筑应该是开放的,方便人们到达使用,功能应该是多元化的。不是说图书馆就光有图书,而应尽量使各种文化需求在一个馆里聚合,有人气,有吸引力,就像台湾的诚品书店。这样,才能良性运营下去。

作为设计师,我们需要把功能策划到位,同时要保持一定的灵活性和预见性,方便未来使用者做适当的调整。另外,现在是移动互联时代,网络、咖啡、休闲、亲子等功能,公共交通可达性等等都要考虑,改变过去狭隘单一的设计观念。

其实,中国现在最缺的是能够融入社区的文化建筑。在建设地市一级的集中型、大体量的文化建筑的同时,也应该多建一些融入社区与民众生活的、更加怡人的文化建筑,分布上更均匀,缩小服务半径,更接地气,发挥的作用更大。

现在的情况是,文化、体育建筑的建设多数都是政府行为,往往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的思维模式里,总喜欢集中盖一个大型场馆,建筑不亲民,成本高,效益低。

建筑畅言网:建筑师还会考虑场馆的运营问题吗?

崔海东:这是必须要考虑的因素。如果我们对情况比较熟悉的话,会直接提出建议;如果是力所不能及的,我们也会建议甲方找专业的运营机构帮他们策划。我感觉南方很多地方的场馆运营得非常好,比如广东江浙,市场经济发展较成熟,场馆与运营整合得非常好,实用效益很高。越是经济不发达地区,越存在计划经济的模式,场馆运营就越差。在北方,很多文化场馆都被当做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完全与市场脱节,谈不上运营。

建筑畅言网:您自己有没有特别欣赏的某一个文化建筑?

崔海东:各种业态的文化建筑都喜欢,特别欣赏的作品也很多。其实现在只要留心,每到一个地方都会有新的惊喜,中国建筑师的水平越来越高。这期间,本土建筑师与外籍建筑师相互促进。以前我们与国外设计师合作,一般是他们做方案,我们画施工图;现在多数项目都是我们独立创作。

建筑畅言网:您2004年去法国进修的时候,西方的设计方式有没有给您造成困扰?

崔海东:东西方设计方式确实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我倒不觉得接受起来有什么困难。我觉得主要在于社会环境的不同,因为设计师、设计院、设计公司先天是相通的,没有那么多的差异,所谓的差异主要是应对的环境不同,比如政府、业主、开发商等这些外部因素,造成了东西方的工作流程不同,包括项目的招投标、决策机制、建筑行业格局等。

建筑畅言网:您觉得让使用者参与到设计阶段会不会更好一些?

崔海东:我们很欢迎使用者来参与,这样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如果使用者参与的少,我们就只能按照规范,或者按照我们对生活的理解来设计。现实情况是很多项目建成后使用方才进来,往往造成不必要的修改。也许是我们做的不符合他的要求,他想要的我们没有。我希望后期修改仍然能来找我们,由我们给出建设性意见,从建筑的整体出发,找到最佳的修改方案。

建筑畅言网:是否碰到过某些业主在不明确具体用途和使用方的情况下,就让您设计一个方案?

崔海东:我们会把任务书细化,交给甲方确认,否则在不知道功能定位的前提下做一个空壳,设计很难推进下去,期间需要反复调整,甚至建筑完工后再改功能。

这类情况非常普遍,基本上都是由于业主考虑不周或者使用要求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本人不太希望建筑功能被修改,虽然也有个别修改后更完善,但我们还是希望尽量保持原来的设计。

建筑畅言网:是否存在一种可能,设计师直接设计一个“独特”的外观,再往里面添加各种功能?

崔海东:这种现象确实存在,做一个先入为主的形式,再把功能往里面装,但我们并不提倡这种做法。最好的设计作品是内外浑然一体的,既有外在的形式,也有深层的内涵,功能合理,空间宜人,与周边环境也很和谐,这才是我们追求的。

建筑畅言网:以前在追求建设速度的情况下,甲方不太在乎图纸设计得怎么样,现在追求品质,甲方会不会经常提出修改的要求?

崔海东:这种情况太普遍了,往往需要反复修改,从政府的领导到开发商的老总,大家的眼光都提高了,对我们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在修改的过程中,我们也会追求平衡、共赢,既能够满足甲方的要求,也能实现我们的设计追求。最好的建筑是得到各方面认可,最差的是完全按照甲方意愿,违背设计师本意,违心地去做设计。这中间有很多平衡点,我们就是要努力找到这个点。

建筑畅言网:如果是建筑建成以后的修改,您还会在意吗?反正您已经收过设计费了,后期再修改对您的收入并没有影响吧?

崔海东:每一个建筑作品就像我们自己的孩子,任何改动都会让我在意,不希望被破坏。一个建筑师一年能建成一栋建筑,一辈子也就几十个,其实算起来并不多。况且一年能建成一个作品已经非常了不起了,如果健康工作50年,也就50件作品,这么一想,设计生涯其实挺宝贵的,要珍惜每一个机会。

建筑畅言网:您觉得体制内和体制外的建筑师有什么区别?

崔海东:体制外的建筑师更洒脱、更自由,可以做很多自己想做的设计;体制内的建筑师在受益于体制提供平台的同时,也肩负着产值的压力,束缚比较大。有时候我也羡慕体制外建筑师的创作状态,相对自由设计一些小而精的作品;而我们由于各方的博弈,产值的压力,设计周期和设计费等因素限制,导致很多创意不能付诸实施,最终使作品流于平庸。

建筑畅言网:管理与设计,这两个角色您更喜欢哪一个?

崔海东:还是更喜欢设计,而且我面临的管理也是设计管理,不是行政和商务管理。设计管理就是围绕设计进行管理,这个比较容易做到。这么多年工作下来,我觉得建筑太复杂了,要建成一个建筑太难,方方面面的因素太多,肩上的责任也越来越大。

建筑畅言网:是否想过将来如果不当建筑师会转行做什么?

崔海东:我觉得已经很难从建筑行业里拔出来了,浸润得太深了,几十年都在其中,也难以想象不做设计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设计这个工作使我对生活的认识更加深刻,虽然“设计师”这个点非常小,以设计费来说,在整个项目投资中占比非常小,但它的作用非常大,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这一点来说,我还是挺自豪的。

设计就像一颗种子的胚芽,所有的东西都是从这一小点建立生长起来的,没有这一小点,就不会有后来的一切。项目始于设计,生活融于设计,城市成于设计。

建筑畅言网:您对中国的建筑实践有什么期待?

崔海东:建立更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项目决策更加科学,建设过程更加规范,建筑师有更大的话语权,公众的审美品位更加提高。

人物简介:

崔海东,1969年9月生于山西,清华大学建筑学学士、硕士,教授级高级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注册城市规划师,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理论与创作学组委员。现任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建筑专业院副院长、第三建筑设计研究室主任。

本站申明:网友阅读本站内容,视为认同本站协议,协议详情请点击查看
标签:设计师中国院崔海东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