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2023建筑行业十大评选

超万名行业内专业人士实名投票

秉持客观原则的非商业化评选

张学斌:设计、招标、施工到运营作为项目管理的基石

张学斌: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后面由我给各位介绍一下北京的第一高楼中国尊大厦的一些情况,首先说到中国尊大厦,先说一下它的设计情况,目前北京的CBD正在开发它的核心区,位于东三环和建国路的交会处,在CCTV央视新楼的南侧,整个CBD的核心区目前规划了差不多17个地块,19栋高楼,这19栋里面其中200米到300米的楼有7座,300到400米的楼有两座,那么目前最高的是Z15中国尊大厦,我们这个大楼建筑高度是528米。对于这座大楼的定位很明确,中信集团作为这栋大楼的投资方,我们将它定位为世界一流的金融总部,另外它的业态主要以办公为主,主要的住户除了还有中信集团总部还有中信银行,还有其他的金融机构。从大楼的外形看一下,中国尊这个尊字取决于中国的礼器尊,这栋大楼有一个收腰的设计,底部是78米乘78米宽度,在385米的高度有收腰,建筑的宽度是54米,到达了528米之后,继续向外有69米这样一个宽度,这样一个大楼我们再看一下业态的分布。

中信和业投资有限公司 张学斌

从地上看一共35万平米,地上108层,地下7层,地下是8万7千平米,一共分布了地上九个区,Z0是一层的大堂区,Z1到Z7办公区,Z8区是会议中心和目前北京规划最高的观光平台。我们再看一下中国尊开发建设的业主方我们如何来定位和规划的,首先作为中国尊大厦的业主,我们对BIM的理解分为三个层级,第一个我们认为有了BIM,有了模型,这个模型由谁创建,应该是设计方,利用模型做相关的设计。第二个层级,有了BIM模型之后,设计方完成了设计之后,将模型移交到施工单位,那么施工单位基于设计模型进行深化、应用。最后对业主方,我们希望借助BIM来进行项目的管理,对我们的设计方,对我们施工单位,进行相关的质量、成本、进度的控制,这是对它的一个理解。基于这样一个理解,我们建立了一个基本目标和后面基本原则,在2011年年底的时候,两个基本的目标,第一个加快项目进度,缩小项目工期,降低项目成本,为这栋大楼的运营提供数据基础。第二条,在中国尊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希望它的深度逐渐加深,广度逐渐推广,达到领先水平,在未来开发建设中。基于这样一个目标,有几个,由业主定制策划,展开BIM之前,明确参与方的职责,第二统领我们的顾问方等等,规范各参与方的工作流程。各参与方按照合同要求,用BIM技术,有一点是可以强调的,我们要求我们的设计方交付图纸的同时交付对应的BIM模型,借助BIM我们需要将我们的施工方案可视化,尽量排除相关的问题。最后我们希望在BIM应用的过程中,从设计到施工到运维不断录入,最后确保BIM信息在这个开发过程中一个完整的延续性。

这之后,我们确定了四个阶段的BIM应用,第一个从11年的年底到12年的年终,首先对国内的BIM应用进行了考察、调研,组织召开了中国尊这个研讨会,我们选择了项目的公司,确定了软件平台,还有协同管理平台,编制了实施导则。2012年,我们前往了中国内陆的山东、上海、深圳、香港很多的地方去考察目前在建的项目,或者超大体量项目,因为在中国的国内少有能够全程用BIM交付的大楼,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主要关注的是这一项目,用BIM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这些问题在中国尊这栋大楼里面如何来解决。

我们在北京召集了国内用BIM非常领先的相关设计院,相关的顾问单位,包括中科院,包括北京院,和其他一些顾问单位,共同研讨,研发出来一套解决方案,然后对它的招投标进行相关的工作,这里面选择的BIM顾问有设计院的背景,因为开发过程中时间是非常长的,而且设计阶段,不同的顾问方都在使用BIM,需要有一个后台的BIM顾问需要支持。这里面从企业实力,业绩还有相关项目案例进行调研,最后确定了BIM顾问。

我们的BIM顾问确定了三个架构,有足够设计经验,有足够BIM经验的项目经理统领这个团队,同时有一个团队参与提交的模型,它不是为我们搭建模型的,而是建立标准,建立审核机制,BIM实施过程中后台的技术支持,所以需要有一个BIM的实施团队对我们提供培训和对成果的审核。

最后看中的要有相关足够的经验设计专家加入到项目里面去,基于BIM模型来为我们提出优化的意见,这是BIM顾问团队的一个管理体系。对于软硬件平台,目前中国尊大厦这个项目,基本上是国内参与方都能够使用的一个平台,对于建筑外形我们选择了(英文),对于目前正在做的设计先用了泰克拉。之后第二个阶段,我们开始建立BIM的管理体系,这里包括组建工作小组,这不是一个独立的部门,而是从设计部等等的部门抽掉骨干人员,组成这样一个工作的团队。不同的部门,对BIM需要了解,了解之后,我们对应相关的业主方的部门,会对他所管辖的设计参与方进行管理,比如设计部对我们的设计方的应用进行管理。我们确定了这个合同里面,BIM技术要求,同时在12年年初的时候我们建立了中国尊项目的BIM协调会议制度,这个会议制度用了两年时间磨合,才磨合到今天这样一个比较顺畅的模式。

对于业主方BIM管理的架构我们再看一下,首先很明确,这个项目是谁做设计,谁做施工,谁做自己的BIM,同时我们在设计阶段由北京院牵头统领设计方、顾问方,我们的建筑模型,建筑外表皮模型等等,由各个项目的设计方,提交给北京院,然后向业主院传递,经过业主审核会传递给它的单位,然后再到施工模型,再进一步做深化设计,各个分包,最后在运营阶段要求我们的总包负责向业主提交最后的一个具有竣工信息的模型。

我们在给它细分一下,对设计方怎么管理,首先是基于一个设计联合体的机构,这些顾问组成设计联合体,然后它进行相关的流转,我们可以看到流程图里面,最上面一行有一个设计协调,就是说在设计过程中由设计联合体内部去做设计,基于BIM优化设计成果,到了某一个重要的结点设计结束,内部将优化之后的BIM模型汇总给北京院,然后进行内审,提交给业主,再联合我们的BIM顾问进行模型的审核,审核无误之后再流转到下一个设计阶段,这是设计联合体内部的BIM应用情况。

我们再看施工阶段,应该说更加复杂一些,因为施工阶段我们出现了两个总包模式,一个施工总承包,一个积淀,我们设计方提交模型之后,将相关施工措施加入到模型里面去,我刚才也说到等等,各个分包商深化各自的模型,然后再提交给总包,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遇到的比如不同的工种,碰撞问题,不同的专业施工工序的时间冲突问题等等,由总包基于BIM模型协调下面工作截面,最后经过业主审核,用于后面的施工应用,最后由总包统领我们相关的分包,加入竣工的信息,最后形成一个竣工的模型。

对于这个项目参与方的BIM技术要求,我们现在看到这个图表是目前中国尊大厦设计阶段40多个参与方的架构,包括联合体的五家单位,还有直接跟业主签的设计顾问,最后一排跟北京院专业设计顾问,对于这些顾问都在合同约束BIM的应用,加入了负责人,这个BIM负责人很明确,要求项目参与人主要负责人兼职它的负责人,这样才能有足够的权利调配单位内部的资源,应用BIM。最后在成果清单加入BIM要求,增加管控流程,增加合同附件,通过这样一个方式来去约束它的应用。在这之后,我们编制了中国尊心目的实施导则,这个里面分了一个主要的文本和两个附件,主要文本明确了项目的组织架构与分工职责,北京院在设计联合体起到什么样的统领作用,我们的总包单位起到一个什么管理作用,BIM模型的标准用什么软件,怎么命名,怎么编码等等,两个附件,一个是BIM的技术要求,明确了这个项目使用了(英文)软件,里面对应的命名,相关体系,还有附件2是邀请不同的参与方,录入哪些信息的一个要求,这样一个导则从2012年开始编制,已经出了第四版。这四版里面是不断的一个过程,从最开始的在设计阶段我们明确了工作流程,到目前的在施工阶段,要求我们的总包,和下面的分包,都提出了施工阶段的技术要求,逐渐的细化,当然这个导则也会在它的建设过程中不断深入。有了这份导则之后,有了业主方的BIM工作导则,我们的设计联合体基于业主的一个BIM导则这样一个框架下,编制了更加详细的标准,包括建筑系统的体系,设计编码体系,还有建模的标准,编制了施工方面的方案,在重要的施工之前,基于BIM模型提交相关的模拟,并且要求项目其他分包如何使用BIM技术。

我们的BIM顾问编制了评审标准,前面有一个要求,后面有一个成果审核的机制,包括对这个BIM界面的审核,对成果的审核,还有对评审结点的要求。对于业主来说,我们如何去让BIM落地,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通过会的形式把BIM锁定到具体工作中,从2012年开始,重大的工作会议,包括专题会议,相关的设计的协调会议,不同的会议里面要求项目参与方进行汇报,这里可以用模型、PPT,通过这样一个形式,三维直观的形式和业主和其他的参与方进行交流。经过两年的磨合,我们统计出来一个BIM优化的数据,我们看一下。

这张PPT上方的饼图代表方案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前期和后期的去审核模型的一个重点分类,在第一阶段,我们对模型的审核重点考虑的是模型健康度,还有同模一致性的核查。模型健康度是(英文)给了我们一个相关的标准,我们健康度更细化的就搭建模型本身进行了一个审核,比如是否存在垃圾文件,名称是否标准,通过这样一个形式,我们将方案阶段的模型的几何数量也进一步压缩。在初步设计阶段我们加入了专业碰撞,初步设计阶段摆成了爱尔娜的(乱风筒)体系,内部的核心筒的结构体系,摆成了机电的模型,都汇总到了我们模型里面去,所以这里出现了诸多的不同专业之间的碰撞,我们进行了相关的审核。

在施工阶段分成前期和后期,在前期重点加入一个管理综合,因为中国尊大楼本身红线内的建筑面积很小,所以大量的设备机房和相关的机电设备集中在了地下室的七层,每一层都有相关的设备机房,如何保证地下室这么点面积里面,设备机房里面留有足够的相关高度和宽度,我们通过BIM进行了大量融合。到了目前这个阶段,施工的后期,现在是每周会召开一个设计协调会,目前针对的重点是地下室的预流,因为对于中国尊大厦528米,我们用的是巨柱结构加上核心桶的减力墙,厚度差不多有1米2的厚度,一旦留的不准,或者大小有问题,施工之后是无法进行调整的,必须要重新设计,这样的话会对原有的设计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基于BIM每周召开这个会议,让我们的施工单位来向我们的设计方提供图纸的意见,这个工作界面主要就是BIM模型,然后进行沟通,发现问题,再把模型优化,最后将最终的模型反映到二维图纸里面去,进行出图。

下面这张图表反映了我们目前归纳了十个主要结点,从方案、初步设计、施工图,通过模型审核报告我们分析出来的一个设计问题的一个递减,绿色的线是一般的问题,在初步设计阶段会有一个企图,在这个阶段初步设计摆成了积淀模型,起伏点比较多。第二个在倒数第三个节点,地上施工图出了第一版之后,它逐渐深化,导致了与其他专业的碰撞问题,基本上有这样两个起伏点。红色的线表示所谓的严重问题,我们更多考虑的是如果没有避免掉,施工阶段会影响到质量和工期,包括地下室的预留问题,这样的曲线所占的比例非常少,一般的问题和严重的问题加在一起,我们发现的问题也很少,因为前提是我们的设计方已经基于BIM做了相关的设计,已经将很多问题消化在设计过程中。

第三个阶段是持续的推进并应用,这里重点考虑施工阶段,包括虚拟建造,进度管理,还有BIM数据库录入,第四个阶段是将我们的BIM交付到运营的时候,如何与我们的职能化平台系统,与我们的运维管理平台结合,从二维提升到三维。

后面说一下项目的BIM应用的工作,时间不多,我快一点说。我们的北京院应该说从这个项目最初在11年的时候就已经用了三维的技术,在CBD核心区的规划过程中,就已经使用了。从方案阶段到我们的初步设计阶段,KPF、北京院各自基于BIM搭建各自的模型,大家可以看到,我们结构的外空桶,积淀的模型,建筑的模板等等,不同的参与方基于BIM完成各自的设计,最后整合在一起,形成全专业的模型,有这样一个视频,我们看一下,这是在初步设计最早的时候,我们的设计方做了一个示意的动画,通过这样一个动画来了解一下,基于三维的方式我们做的去优化建筑外皮的一个过程,这是在方案阶段相关的工作成果。到了初步设计阶段的时候,出现了大量基于BIM的施工图的出图,这是一块,地下室的预制楼梯系统,我们的北京院基于BIM进行一个设计,并且将模型反馈导平面图纸里面去。同时我们设计方也做了大量的基于BIM的一些工作,这里只展开一个,这是当时初步设计的时候,我们模拟了北京目前展开高度最高的101米的消防云梯车,在这栋大楼幕墙下方展开的时候,我们的设计会不会与消防云梯车产生一个碰撞的影响,也做了相关的模拟。除了刚才我所说的这几个主要的设计方,我们其他的设计方,包括我们的LT,是我们的目前顾问,也是基于BIM去做的优化设计,截止到目前的结果让我们这栋大楼的建组幕墙单元的类型数量大幅减少,对于前面上海环球中心、香港的ICC等等。这是我们的擦窗机顾问,澳大利亚擦窗机顾问,也是大量做了擦窗机设计,这里可以看到屋顶擦窗机,腰部的擦窗机,不同形态,我们的顾问都通过三维的方式进行一个模拟,去优化在这栋大楼不同的位置,擦窗机展开、储藏会对目前的设计和未来的设计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是初步设计阶段百城所做的工作。

我们的设计联合体的组织单位北京院开始进行BIM的深化,这是过程中的一些截图,我们看一下后面有一个小小的视频,通过这样一个视频,这是模拟地下室B七层水泵房的大型设计,从我们汽车扩道中间位置进行往下调装,这是运营之后未来五年十年需要整体更换的,我们需要做哪些工作。同时我们的设计方做了大量的工程架统计的工作,包括建筑面积,这些统计出来的数据都用于我们设计的出图。刚才说到设计阶段。

再看一下施工阶段,可以基于设计方模型进一步深化,这个在BIM的标准里面,必须让我们的施工方延续使用,避免出现重新搭建这样一个费工费时的问题,对施工阶段的管理,包括技能管理,施工方案可视化的管理等等,我们的总包又进一步展开,这里不多说了,看一下今年从过年之后,一直到四月份做的工作,就是中国尊大厦进行了一个施工模拟,这个施工模拟是目前北京市混凝土最大量的,立方是5万6千立方,动用了两百辆罐车,历时93个小时,实际工作开展之前,有了两个月的时间通过BIM进行施工方案的模拟调整,我们看到最后这样一个施工模拟是已经到了V4.0版,最后确定了这个项目的施工方案,并且模拟的效果与真实的效果百分百一致的。

这是BIM模型对应的图片对比,我们看一下。我们的施工总包基本上将设计方的模型深化,达到了与现场基本一致的模型,这是总包所做的一个模拟。我们再看一下钢结构,在今年的5月份开始了刚结构的设计调装,在之前我们用我们分包单位用了很长时间,这是过程中我们刚结构单位向业主提供了一个钢结构调装的模拟,我们调用了最大的塔吊,进行调装。在今年的5月5号,也就是16天之前中国尊大厦完成了第一个钢构件的调装,也标志着它的施工正式开始。

最后我有一个总结,我们看一下从业主方如果来理解BIM,这是24小时前拍摄的北京,我们看到图片中间两台红色的塔吊,所在的坑就是它的坑,对BIM的理解,将中国尊项目的BIM与项目信息管理平台结合,作为项目管理的基石我们希望从设计、招标、施工到运营,全程周期实现集成化管理,打通不同阶段,不同参与方的隔阂,主要目的提升这个建筑的质量。

本站申明:网友阅读本站内容,视为认同本站协议,协议详情请点击查看
标签:设计施工招标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