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产业究竟是怎么了?
来源:新兴产业智库投稿 2016-04-27
2016年的首季度,LED行业究竟是怎么了?竟然至少二度惊动了中央电视台。
1、边洗牌,边价格战?
也许正是应了那一句“好事鲜出门,丑事传千里”。
第一次是要追溯到3月30日,话说CCTV-2财经频道大型财经直播节目 的“交易时间”播出了一则与LED产业相关的报道,名为“LED产业调查,LED行业剧烈洗牌,去年4000多家企业退出市场”。名称取得略长,许多人看过了后也不禁一额冷汗。
事实上,虽然“倒闭潮”、“寒冬论”这类字眼在过去一年也并没少看寡闻,按理见惯了也就成自然。但由于这次是国字头的的媒体放话,LED行业岌岌可危之势,也就显得格外吸引眼球、刺激小心脏。
然而,之后也有不信“邪”的行业媒体跳出来大胆质疑,大搬数据证明LED行业落魄者固然有,但丰收者也众多,并且,在整体经济环境低迷下,比起其它行业的“幸福指数”堪称高企。直言堂堂央视有被“误导”之嫌,甚至认为LED产业其实正“风光无限”。
有如股票市场的前景,一个产业的行情有人“看多”、有人“看空”,在本质上,其实也是再正常不过了。
第二次也就是昨日(4月25日),“交易时间”节目组称将会推出十集节目《来自创新一线的报道》之《村镇突围记》,以探寻这些村镇如何转型升级。播出的第一集就很给LED产业面子——大谈中山古镇的LED产业遭遇价格战,与及“灯饰之都”创新设计谋蜕变。
报道中指出,广东中山的古镇是全国著名的灯具生产基地,号称是全国“灯饰之都”,灯饰产品占全国市场份额的70%。2015年曾被看作是LED产业发展黄金阶段的第一年,一方面市场上LED照明需求量不断增加,但另一方面企业却经历前所未有的“寒冬”。
据央视记者实地考察后这样形容,“古镇镇从岗东牌坊往江门一段、以及国贸酒店往温州街一段,原本就是古镇闻名中外的十里灯街,曾经聚集着上百家照明灯具的门市商铺,但如今街道却是人去楼空、非常萧条”。
有当地受访的LED照明灯具经营者介绍,与过去一铺难求的情景不同,去年就发现月租由原来的12000元左右急降至8000元,但很快她也发现“单纯做门面的现在都是亏损,至少要达到15万才能保持门市不亏,但目前为止可能10万都没有”,她在镜头面前无奈地表示,“现在大家都是硬撑,都说看谁能坚持到最后”。
早已转行卖轮胎的黄先生接受采访时回忆,当2013年他投入LED产业是踌躇满志,认定LED照明需求量会不断增加,大量取代传统光源及照明应用产品下,展现处处商机。可是过了两年,他就不得不关闭了门面另谋出路。
“2013年时候的利润大概在20%,到了去年只剩下7%-8%。做了两年,就亏损了7、80万”,他说:“我刚刚才送了一批货,去年年初订的,刚刚才送出去,才给500块订金,你说难不难做……”。
经一事长一智的黄先生显然对此已有较为清楚的认识:一开始好做的时候,大家就一窝蜂上去,时间一久,加上整个经济环境变差,为了生存,大家就只能拼命压着价钱。由于技术门槛不高,过去一段时间有大量的企业涌入到了LED产业,甚至很多的家庭作坊,只要拿几千块出来就可以做组装灯的生意。
据相关行业调查发现,正是因为盲目扩产导致市场竞争过于剧烈,产业链各端产品毛利率均大幅下滑。从28家LED重点上市企业来看,2010年销售净利率还能维持在18%左右,但2015年净利率已经降到10.23%。
另外,报道指大中型的上市公司也同样面临着利润缩水,其中,木林森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38.82亿元,同比下降3.00%;实现利润总额3.01亿元,同比下滑41.79%。雷曼股份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3.81亿元,同比下降5.9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20亿元,同比下降21.64%。
有统计数据显示,光2015年的上半年,全国LED照明行业累计亏损企业数就达579家,亏损面为22.18%,亏损面同比扩大2.57%。与此同时,小企业逐步被并购成为趋势,而技术含量低的企业则大量被淘汰出局、销声匿迹。
2、只要利润,不要技术?
“我天天在古镇街道来回,繁华的街道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危机,这里成就了多少人的千万富翁的野心,却也成了多少人走向灭亡的坟墓。”一位自称在古镇做生意的某位业内人士结合自身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大环境本身有一种不可抗力的因素,这么多人感到LED行业难做,跟客观的经济环境也大有关系。有人甚至说,近年由于饱受经济影响和电商冲击,“实体店都变成尸体店”。“2008年经济开始飞升,2010年达到巅峰,2015年经济开始滑落,今年更不行了”。一边是网购无底线的压价,一边是实体门店的水涨船高,这就是残酷的商业竞争导致的恶性循环。
因此有人大胆断言:“古镇灯饰店50%要关店,全部同质化竞争,很多连店租都赚不到,亏本占大多数,上网否是唯一选择”。实体店一年十几万的房租,电商一年才几千块,实体店很多做不下去,原因都是租金太贵而转战电商。“我也在古镇做LED,赚的钱都给房东去了。都是房租太贵的祸。许多厂家要偷工减料才能保利润,所以越做越差”。
跟风进入、盲目扩张,这是许多人对LED行业在过去一段时间里留有的一种坏印象。“中国商家很多就这样,看别人做那块赚钱就一窝蜂上,最后资本大的胜”。更有人笑称,现在个个都做老板了,不产能过剩才怪。并指出,中国人多钱多,却缺技术,以及国内劳动力过剩等问题。“中国的经济就是这样,低端重复,本来是很有前景的行业,一旦兴起,大家就蜂拥而上,最后把市场做烂,价格降,质量也降了,从而倒的倒、关的关”。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