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2023建筑行业十大评选

超万名行业内专业人士实名投票

秉持客观原则的非商业化评选

2016年中国建筑学会学术年会在北京召开

主题为“建筑的春天”的2016年中国建筑学会学术年会,于2016年5月18-19日在北京新大都饭店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中国建筑学会修龙理事长出席年会开幕式并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孟建民、王建国先生,中国科学院院士常青先生,法兰西建筑科学院院士阿兰·莫阿提先生等12位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来自全国各地的建筑科技工作者、会员以及部分高校师生500余人参加了会议。

本届年会分为“主旨报告”、“城市设计”、“建筑文化遗产”三大板块。18日下午的主旨报告,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崔愷主持,3位2015年建筑学科新晋院士孟建民、王建国、常青分别作了演讲。

图为大会现场

孟建民院士的演讲题目是“建筑师的转型”。他回顾了从柯布到扎哈等5位建筑大师的设计历程,讲述了大师们从无形到有形、再到转型的设计方式的转换,强调“变的是表象,是不断探索建筑语言的变化”,要对设计的本原有所回归,强调过程中对设计基本问题的探索,关注设计给人带来的适用结果,探寻建筑形成的根据及本原目标。最后,点明本原设计核心内容主要包括:健康、效率和人文三大要素。

王建国院士在“中国城市设计VS建筑师的专业地位”报告中,从城市设计的概念内涵、城市设计、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关系,以及中国城市规划体制下的城市设计及其实施类型等方面进行分析后,提出当前中国城市设计的7个普适命题,并通过案例进行说明解读。王建国院士认为“城市设计不再仅仅为城市开发、宏伟蓝图式的版图扩张愿景、及主要基于行政干预决策的城市旧区更新改造服务。在新型城镇化推进、促进城乡科学治理的背景下,要担负更为实质的技术支持和道义伦理职责。要区别(研究划定)出重点的城市区域和一般性的本底性地区并贯彻以不同的城市设计策略和引导控制,分类指导”。他认为当前城市设计工作的要点:治乱、理序、提质、建规、创造。

常青院士作了题为“城乡建成遗产理论及实践应用”的报告,帮助大家理清了保护与再生理论聚焦的一些基本概念,之后讲述了其团队在我国地域风土建筑匠作谱系认知及传承方式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常青院士在结语中指出:如何得体处理城乡建成遗产(历史空间)与现代空间的关系?特别是如何恰当化解新旧空间 界面的冲突?是对历史环境再生和建筑遗产存续与活化的艰巨挑战,已超越一般的建筑学理论与实践范畴,需要在价值观、法律法规、公共关系、经济运作、规划控制和设计策略诸方面作复杂的比例权衡,以原则制约策略,以策略实践原则,从而实现历史与现代的良性交织,管控变化,合理进化,迈向“新旧共生、和而不同”。值得一提的是,常青院士在演讲中特别提到《建筑学报》对其西藏“桑珠孜宗堡”修复工程的持续有效报道。

主旨报告的最后,四位院士进行现场的座谈及答现场提问。

图为4位院士答现场问

19日上午“城市设计”论坛由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小地主持,朱文一、黄文亮、刘刚、陈一新4位嘉宾做了演讲。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朱文一教授发表了题为“城市设计建筑”的演讲,开宗明义地指出“城市设计视角下不存在孤立的建筑单体”,城市设计视角下的建筑单体设计要做到六个“有利于”——有利于形成城市街道、有利于整合城市院落/街区、有利于营造城市广场、有利于构建城市公园、有利于呈现郊野公园、有利于创造城市地标,并就每一点分享了其工作室的设计方案。

天津华汇工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规划总监黄文亮先生的演讲题目富有激情——“让造成社会割裂的高墙倒下吧!让营造城市文明的诗墙站起来!”,他从城市设计的角度看中国建筑设计面对的挑战,到可持续的“公交导向的城市形态”以及可持续的“建筑与基建联动系统”及实践案例;从后巴黎时代的城市建设关键因素“碳库”,到中国城市文明的新契机——城市建设“去小区化”,他演讲内容信息量丰富。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院副总建筑师刘刚通过少城更新和摩梭家园保护这两个具体案例,来表达“两种方式,一个立场”——“旧城更新和遗产保护的价值不仅仅在于物质空间的整理和保全,而是这些物质空间所承载的生活本源,以及延续生机和活力的内在机制”。随着规划和城市设计的注意力逐渐由增量规划转到存量规划,工作重点也由工程设计转向机制设计、项目实施转向协作平台,确立恰当的策略立场、界定设计和实施的边界可能是更为重要的工作。

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陈一新副总规划师以“探索城市设计的实施机制——以深圳福田中心区为例”为题,分享了深圳城市规划建设三十五年历程,对深圳福田中心区(CBD)规划及城市设计进行了概述,并分享了中轴线城市设计要素、城市设计付诸实施的三要点:编制时机、权威成果、坚定实施,以及探索城市设计实施机制的经验。

图为“城市设计”主题演讲发言人

19日下午“建筑文化遗产”论坛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全国建筑设计大师庄惟敏先生主持,阿兰·莫阿提(Alain Moatti)、陈同滨、刘克成、韩冬青、章明5位嘉宾做了演讲。

法兰西建筑科学院院士、埃菲尔铁塔改造总设计师阿兰·莫阿提(Alain Moatti)先生以”场所的独特魅力”为题发表演讲,具体介绍了他在埃菲尔铁塔首层翻修工程、位于马赛的老佛爷百货商业中心、巴黎荣军院的戴高乐将军纪念馆等多个项目实践中的设计构思、材料应用,及如何处理新老建筑的谐共生对话的理念及思考。

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建筑历史研究所所长陈同滨分享了关于“建筑遗产”概念的若干思考,以“元上都遗址”“中国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三个成功申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项目为例,结合案例重点分析讲解了如何对遗产进行辨认、遗产的价值分析、遗产的概念范畴;阐述了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最新动向与共识——一切基于遗产价值。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刘克成教授作了题为“在历史的空间行走”的演讲,结合他所做的汉阳陵帝陵外从葬坑遗址博物馆、西安碑林博物馆石刻艺术展览馆、唐长安城西市及丝绸之路博物馆等6个项目,阐述了“对话是建筑师面对历史的一种设计姿态”:它以尊重为前提,保护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对历史不忽视,不评价,不斗争,也不模仿;对话是平等的,既包含着对历史的肯定,也包含着对自己以及我们这个时代的肯定;对话需要彰显智慧,一种体现自信、包容、创新的智慧。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院长韩冬青的报告,详细介绍了大报恩寺遗址公园保护规划设计的历程以及金陵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设计理念:作为要素,回归城市的结构;作为场所,整合历史的信息,金陵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设计中根据城与寺的关系,遗址发掘成果推演的大报恩寺平面格局,以及新塔结构解析等具体手法,使遗址博物馆成为联结城市时空构造的媒介。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副主任章明以“改造的诗学”为题,从“场所的诗学”“介入的诗学”“建造的诗学”与“材料的诗学”四方面,结合原作设计工作室改造、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延安中路816号修缮项目等3个改造设计的介绍,进行理念诠释,指出建筑的再生,不仅仅是关乎建筑的事情,还是关乎场所的事情,更是关乎城市的事情。对建筑诗学的研讨,对场所可能性的挖掘以及对个体间关系的创造性阐释才是最耐人寻味之所在,它使那些埋没于日常性的诗意层面得以觉醒。

图为“建筑文化遗产”主题演讲发言人

会议同期,颁发了2015年度中国建筑设计奖、2015年度中国建筑学会科技进步奖;还召开了第八届梁思成建筑奖专家提名委员会会议。

本站申明:网友阅读本站内容,视为认同本站协议,协议详情请点击查看
标签:建筑学会学术年会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