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四院”共聚“研发建筑的创新设计”论坛
来源:畅言网 2015-12-03
2015年11月27日,“研发建筑的创新设计论坛”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E座学术报告厅举行。来自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出版界的专家学者和建筑师们两百余人出席了会议。论坛以主旨演讲和主题对话的形式,畅叙研发建筑的创新设计。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研发建筑研究中心和《建筑评论》杂志社共同主办了此次论坛。
《中国建筑文化遗产》《建筑评论》“两刊”总编辑金磊主持会议,他首先解读了会议的主旨,他表示,此次论坛的策划是与叶依谦总及其团队共同研究确定的,研发建筑的构建需要开放的态度和能力,敢于搭建“个性定制”的平台创新模式,要立足协同创新与资源整合,注重设计效率与设计品质的提升。从事研发的建筑师有着“匠心”雕琢的境界,令“研发设计”走出一条人性化设计创新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研发基于专业化的理性设计观,注重从设计文化层面提升其创新点,因而赢得了持续增长的市场与客户。
在主题演讲环节,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首席专家、总建筑师傅绍辉,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一合建筑设计研究中心总建筑师、副主任柴培根,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祁斌,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叶依谦四位演讲嘉宾发表了精彩的演说。
傅绍辉总的演讲以“空间的意义与表达”切入,以航空领域的科研办公楼为例,阐述在设计过程中对建筑空间的意义及行业特征的象征性表达。他着重探讨了空间的秩序关系,列举的作品中也体现了建筑师将功能、路径、象征性和所属感结合在一起的设计思路,从而将不同建筑的性格展现出来。
柴培根总以“有关研发建筑的实践”为题,从新的角度探讨了研发建筑的界定分类,以及建筑创新等话题。他强调,定义建筑实际是定义人在空间中的行为,建筑师要做的是在平衡制约因素和多方诉求的前提下,营造一个合乎逻辑的场所。
祁斌总的演讲“适地而生因时而变——建筑创作的所思所想”表明,建筑处在不同环境就如植物生长在不同的土壤里一样,要展现适当的姿态、生动的地域特征及蓬勃的生命力,遵循场地的生成逻辑。建筑是带有人的强烈动因的结果,因而更要结合具象的物理环境变化而调整建筑在环境中的角色。
叶依谦总的演讲“研发建筑的解读”,以北京低碳能源研究所、国电清洁能源研究院及中海油新能源研究院的设计为例,介绍并分享了近期在研发建筑设计中的感受与体会。他认为,研发建筑必须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在进行场所塑造时不但要关注空间形态和意象表达,更要以功能需求为前提,为使用主体提供切实的便利。
叶依谦总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吴宇江编审共同为颇有新意的《3A2设计所作品集》新书发布揭幕,表达了3A2设计团队不仅在建筑设计创作上追求创新,在作品集的出版上也颇具“匠心”,确实实现了“用心”与“用新”。
在“建筑创新’正反说’”的两场建筑师茶座中,大家讨论热烈,不分正方反方,思辨富有哲理,话语耐人寻味。
第一组主题对话环节中,天津大学建筑学院邹德侬教授,中房集团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资深总建筑师布正伟,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张宇,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实,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科技发展部副部长王鹏,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首席专家、总建筑师傅绍辉,《建筑创作》主编王舒展等人发表了对本次学术论坛的意见和建议。
邹德侬教授认为,研发建筑的创新还是要回到基本原理上,为人的使用服务。虽不能提倡奇怪的建筑风格,但应该将创新看作时代的产物。艺术和建筑要慎言创新,新东西不一定代表进步。张宇大师结合当前市场形势,探讨了大型设计院在新常态下的发展之路。城市环境、城市防灾、可持续发展,都是为给人提供安全健康可持续的空间环境,是建造最基本的评判标准。建筑师应该融合技术创新,真正解决空间环境的问题,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第二组主题对话环节中,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徐磊、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一合建筑设计研究中心总建筑师柴培根,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系副主任赵建波,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祁斌,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王小工,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李亦农,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叶依谦等,探讨了研发建筑的创新机制。
对话嘉宾认为,温故而知新的古训经久不衰,建筑师要做的不是创造,而是发现基本规律,结合此时此地的环境、功能以及不断提升的需求,在旧有系统里做到最好,这便是创新。建筑师应该找到自身的差异性,以个人修炼和生活经历影响设计,以双方价值的实现作为原发动力,回到人的角度关注建筑的本源,并且将时代需求、思想功能需求与创作嫁接好,做出“对位”的设计。
叶依谦首先感谢了出席论坛的各位专家领导,他在列数同辈建筑师的设计风格后表示,今天的学术交流论坛给我们诸多启示,要以取长补短的姿态共同进步。新形势下建筑师还应保持谦和而热情的状态,考虑人的感受和在空间的状态,找到自我表达和业主诉求之间的平衡点,保持设计的敏锐和批判思维。
中房集团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资深总建筑师布正伟为本次论坛作学术总结。布先生首先对四个主旨演讲进行了整体评议,表达了对诸位建筑师在实践上的期待。他特别提出,时代把“求变追新”转化成“创优出新”,这对建筑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所以要搞清楚物质、艺术、精神的层次,不能回避甚至歪曲文化。他将研发建筑的特点归纳为:拥有鲜明的理性色彩、严谨的设计逻辑、温馨恬静的文化氛围;是质朴的、真实的、科学的、为研发创造条件的、更贴近建筑本体的作品;与研发功能相适应的多样化建筑表达。当前是历史上非常好的转换时期,要抓紧补课,转变思想,回归理性精神,为今后的研发建筑打下扎实基础。
这是一次让人感到意犹未尽的论坛,这是一次以“研发建筑”触动建筑师心灵的论坛,这更将是一次开启建筑创作新思想的论坛。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