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2023建筑行业十大评选

超万名行业内专业人士实名投票

秉持客观原则的非商业化评选

“中大院”迅速发酵 一条微信背后的传奇开篇

“早些时候的南京,西南一片远非今日之稠密,亦非北区那么平坦,仍然不乏野趣。南京的园子,也多在此处。虽精致工巧不若苏州,然古旷之风,却非那些典型的江南园林可比。

“愚园便是其中一处。然久已荒废,更经数十年更迭,人流穿习,凋敝日甚,幸得童寯先生早年制图摄影,留有‘约略尺寸’,而终在陈薇先生的努力下,再获生机。”

……

4月18日晚,一条题为《愚园集序》的微信由一个叫“中大院”的微信公众号台推出,其典雅而淡若的文风立刻引爆了建筑学圈——许多毕业多年的东南大学建筑人激动得夜不成寐,点赞、语音、视频、诗歌——他们用各种方式祝贺自己的母亲,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官方微信平台的横空出世。

短短几十天,“中大院”疯狂吸粉千人,已然成为东南大学最具影响力的官方微信之一。

为什么“中大院”三个字,能够瞬间点燃众多东南建筑学子?

图为今天的中大院

中大院:不明觉厉的气场

“《愚园集序》,是我们官微的开篇,其实这篇文章的主题是‘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新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愚园召开’。我们学院虽然内部学术气氛十分热烈,但对外形象一直很严谨,甚至有些沉闷;于是,在新媒体大行其道的今天,我们尝试用这样一种儒雅的文字来发出自己的声音,让老少校友们通过官方微信平台得到带着母校体温的消息,可以想象他们是多么兴奋。”

“中大院”官微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张彤教授说,“’中大院’是有特殊象征意义的,于我而言,于所有东大学子而言,那是一种不明觉厉的气场。”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的前身为国立中央大学建筑系,自1927年创立至今,是中国现代建筑学学科的发源地。

而中大院,原名生物馆,是中大生物系的教学楼。1929年落成,造型为西式风格,楼前矗立四根爱奥尼柱,与上部山花联成一体,相得益彰。1952年院系调整成立南京工学院后,为院办公楼所在地。因学校历史上曾为中央大学,遂又更名为中大院,1958年后为建筑系所在地。

“中大院,它是国立中央大学最早的几幢建筑之一。”张彤说,“建筑系自搬进中大院后,就一直没有离开过这里,在这里奠定了中国现代建筑教育正式的教育体系。全国的建筑教育中,只有当年的东北大学和中大差不多时间起步,但东北大学由于战争而中断了。因此,在中大院的背后,可以看到一个真正完整的建筑教育体系的发展史,它是一个磁场的中心。”张彤说。

图为中大院前身国立中央大学生物馆

中大院:默默地保持神秘感

“当‘建筑’这个概念从国外进入中国时,中大院是它开始与发展的起点。从这里进进出出的,是杨廷宝、童寯、刘敦帧、戴念慈、齐康、吴良镛、戴复东、钟训正、程泰宁、陈其宽、张永和、王澍等享誉国内外的建筑大家。传统建筑老八校中,许多响当当的人物都多少与中大院关联。”张彤说。

“中大院很神奇,现在看来仍旧很神奇。它很传统,里面条件甚至你会觉得很差,跟不上时代,走进去,感觉有点黑漆漆的……”时至今日,它传递给张彤的永远是那份神秘感。

尽管装修了很多次,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能修改了它的气质。

“很多很多传奇的人,在这个建筑里待过,这里发生过太多的传奇。时过境迁,那种神秘感我想就是慢慢积淀下来的岁月痕迹。这不是用一个设计,一种材料,一个灯光技术就能改变的。”张彤说。

“所以,中大院一直默默地对我们保持着神秘感。它的传奇轶事,我们接下来会慢慢挖掘,细细品味。”张彤笑言,到目前为止,自己也不怎么进入中大院,“我的办公室在后面的楼,我只有必须去上课、必须去那签字,才会进中大院。对我而言,我宁可把它放在一个精神的位置,稍稍远离一点。”

“中大院”:延续与重光

将中大院搬入网络虚拟的世界,让更多在外的东大建筑人找到精神的归宿,于是,“中大院”上线了。

“虽然微信具有一定的时效性,但它更是一个与人交流、传递感情的平台。作为东大建筑学院的官微,它不仅要传递信息,还要展示出我们的姿态。”主管“中大院”官微的唐芃副教授表示。正如《愚园集序》中所述,由于位于饱经沧桑的古城南京,潜移默化地塑造了东南建筑的性格:“聚焦根本问题,有定力,谓之求实;谋定而后动,不跟风,谓之严谨。”

既要跟上时代,又要做出精品,为了每一篇文章掷地有声,快速传播发酵,唐芃和她的团队在幕后做了大量的工作,“官微控制在一周两三篇,那些没有推送的日子里,我们需要不断地‘磨文章’,反复调整——《愚园集序》,不到1200个字,就是这样打磨出来的,一个字,一个字。”

“历史上,我们建筑系的大师都是文采飞扬的。他们经历欧风美雨的洗礼,却不改对母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在专业领域精进之余,还用诗词来表达对家国命运的真挚感受。‘沈腰马齿惊花落,蜗角牛车羡鸟飞’,这是童寯先生的一句诗,向往与感叹,参透时代风云。”

《愚园集序》最后一段:在愚园的学科研讨,无意中承接了先行者们开创的方向。园外虽人声鼎沸,园内仍不减当年之野趣与旷意。春日里愚园的绿已然湮没了建筑,漫步园中,随手偶得,虽片断而有层次,虽尺幅而有况味。在这野与旷中,愚园自有因积淀而生的力量,因寂寞而就的品格。

愚园又名胡家花园,是晚清金陵名园,也是南京历史上最大的私家花园,民初毁于战火。今天,我们看到的愚园是以民国建筑四杰之一、东大建筑系先驱童寯先生手绘图为蓝本复建。

透过青山伴读之楼、水石居和清远堂,仿佛可以触摸到大师的血脉,“中大院的精神和气息,在这里重光。”

【相关链接】

愚园集序

早些时候的南京,西南一片远非今日之稠密,亦非北区那么平坦,仍然不乏野趣。南京的园子,也多在此处。虽精致工巧不若苏州,然古旷之风,却非那些典型的江南园林可比。

愚园便是其中一处。然久已荒废,更经数十年更迭,人流穿习,凋敝日甚,幸得童寯先生早年制图摄影,留有“约略尺寸”,而终在陈薇先生的努力下,再获生机。

乙未羊年4月11日,和煦春日,建筑学院新一届学术委员会于此召开第一次会议,回溯东南建筑之历程,审视当下之状况,更为搫划未来之发展。由学术委员会主任王建国教授主持,齐康先生致辞,强调要坚持和发展东南特色,要在传承过去的基础上重点探讨未来发展。韩冬青院长就未来几年学院的发展规划作了报告,并简要介绍90周年院庆之预案。

诸位委员认识到,东南建筑为求发展,不在天时和地利,唯有人和可据。人和,源于教育,此乃大学之本。守住这一根本,全赖于全体教师和学生,则教学与科研当齐头并进,不可偏废。宜当利用此次研究生、本科培养计划的修订,整合各学科教学资源,共建专业教育基础平台,务必使得“人文”和“技术”两翼真正贡献于“设计”这“一核”;在研究生教育层面,则需大力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夯实研究生教育基础,突出国际合作培养之特色。

2017年,东南建筑将迎来90周年院庆。本学因其中国建筑教育开创者的身份,在学科发展的历史上,尤在学科塑形的道路上,规定了中国建筑教育的起点,进而通过教学和研究上的不断精进与探索,深刻影响了中国建筑教育自20世纪初以来的演化路径。在早期,盖因人员的培育与发散而实现;改革开放以后,亦经教学观念和方法的传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值此时刻,更需梳理学科发展史,并在此基础上,思考“东南建筑”的价值与贡献。

位居南京这一地理区位,及由此带来的特别的政治距离、经济热度与文化倾向,共同成为这一系科诞生和发展的外部条件,潜移默化地塑造了东南建筑的性格:聚焦根本问题,有定力,谓之求实;谋定而后动,不跟风,谓之严谨。这些特征固肇因于这座城市和早期的开创者们,事实上亦与建筑学科的内在要求相契合,并无背离建筑作为物质性和社会性实践的基本前提,并对政治和文化的潮流兼具敏锐性和批判性。

也是因了这一坚守,东南建筑的教学、科研和实践接地气,关民生,更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在上世纪中叶首先开展的民居(居住)、工业建筑、园林之研究,在当时的社会形势下,似乎居主流之外,游走边缘;然今日回望,恰恰是这些研究,方才真正关乎建筑学的当代问题,触及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根本生命。

在愚园的学科研讨,无意中承接了先行者们开创的方向。园外虽人声鼎沸,园内仍不减当年之野趣与旷意。春日里愚园的绿已然湮没了建筑,漫步园中,随手偶得,虽片断而有层次,虽尺幅而有况味。在这野与旷中,愚园自有因积淀而生的力量,因寂寞而就的品格。(原文刊于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官方微信“中大院”)

本站申明:网友阅读本站内容,视为认同本站协议,协议详情请点击查看
标签:东南大学建筑系中大院愚园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