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2023建筑行业十大评选

超万名行业内专业人士实名投票

秉持客观原则的非商业化评选

罗乐:建筑创作源于90%的积淀与10%的灵感

罗乐

7月2日上午,见到罗乐的时候,他顶着烈日,刚从工地看完工程进度回到办公室。因为一小时后他还要参加一个会议,讨论新建商洛中学的施工图纸设计,所以他顾不上喝一口水,就和记者聊起了对于建筑师和建筑设计的见解。

这种忙碌对于罗乐来说,已然是司空见惯的事了。在他看来,建筑师需要的不仅是天赋,更需要不断地积累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 “建筑创作虽然包含了大量的感性因素在内,但其中有90%是通过缜密的逻辑思考作为基础,加上10%的灵光一闪,才有了那值得称之为‘优秀’的建筑作品。”罗乐说。

建筑设计观

对罗乐来说,建筑设计是一个在发展中慢慢成熟的专业。从事建筑设计专业的人,需要持续地对规则进行尝试和探索,对建筑空间进行感知和体验,以及需要对人们之间种种情感的了解和适应。

虽然很多人认为,建筑师是一个自由、多彩的工作,但是罗乐觉得建筑师和艺术家不同,建筑设计不是一个天马行空的过程,不能完全遵从个人喜好和以个人价值观为主导进行。建筑师必需将自身看作社会的一份子,考量使用者的需要、建设的周期和成本,了解建设项目运营的过程,在各种利益平衡的基础上完成最终设计作品。“作为设计者来说,建筑作品的价值更多是由业主和社会认可,而不是建立在自己的价值观之上。创作本身亦是建立在丰富的空间感知体验和大量专业知识积累之上。”

罗乐自2005年研究生毕业来到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就职,在不断的工作实践历练中逐步加深自己对于建筑设计专业和建筑师职业的认识。他认为,一流的建筑师应当能持续不断地拿出一流的作品。

虽然在有些人看来,建筑师似乎一直都在重复着设计工作,但是具体到每个项目,却是千变万化,需要对项目相关的一切有敏锐的感觉,观察不同使用者的行为,考量业主需求、把握市场的发展方向等,而这些也正是这个行业吸引罗乐的地方。

再造自然场景

虽然建筑师主要为业主服务,但是罗乐认为,不管设计什么类型的建筑都需要有能够打动人心的地方。以符合业主的使用需求为前提,以自己对项目的理解为切入点进行分析和呈现,用建筑的手段为业主和使用者创造出更多的价值,这样才称之为完成了一个优秀的设计作品。

新建商洛中学项目就是在这样的思路下进行规划和设计的。罗乐从项目本身的场地特征入手,希望可以让校园回到重新再造的自然场景之中,回到一个有森林、花草、山水组成的原生态自然之中,形成一个由秩序到自然的序列演进。

新建商洛中学选址基地位于龟山脚下,城市主要道路商州西路的尽端。基地依山而落,高低起伏。龟山是整个商洛市的城市公园,新建的校园又位于山脚下,是城市主要道路的对景。对于这个学校建成之后,将以怎样的面貌出现在城市中、山脚下,罗乐思考了很久。

任何一组人工建筑在自然山体的对比下都会显得渺小,与其与自然对抗不如顺应自然融入环境。因此罗乐从“还城市一隅青山”的思路出发,使建设用地在商州西路尽头处作为景观面向城市开放,自然的山势作为城市道路的对景,形成“开门见山”的规划格局。

在单体建筑设计上,罗乐则以传承商山书院的历史文脉为线索,在建筑造型上借鉴商州地区传统民居屋檐的特点,用现代建筑的设计手法加以提炼和简化,从而设计出一组既具商洛地域文化特点,又符合书院气质的教育建筑。

新建商洛中学用地沿山川之势自北向南舒展开来,呈不规则带型,南北直线距离约720米。在这样一个狭长的用地中如何合理布局6000学生规模的校舍、安排高效便捷的人员流线是该项目规划设计的重中之重。为此,罗乐专门了解了商洛中学各年级学生课程安排,以学生的作息时间为依据,建立起以一个教学区为中心的规划秩序。

由于建设用地内高差较大,罗乐并没有简单地按照平整的场地进行设计,而是根据地形以坡地建筑的思路梳理了建筑和地形的关系,使建筑以谦逊、质朴的形象嵌入场地。教学楼以合院为模式,形成聚合的空间形态。报告厅、校史馆、教学楼、综合楼都不同程度的结合地形形成不同高度处的出入口,使建筑巧妙地融入环境塑造的独具特色的场所特征中,形成建筑与环境融为一体的最终效果。

建筑里的记忆

罗乐认为,即使建筑物在某一天消亡,但是建筑留给人的记忆将长存。

商洛中学历史悠久,明代的商山书院就是它的前身。罗乐希望设计出的学校可以给学生提供独特的个人体验和记忆。因此,在设计中罗乐着重营造了不同区域可供学生随意停留和驻足的场所。

“虽然现有的教育模式仍然以应试教育为主,但素质教育已经成为了社会的共识,未来对学生的培养必然更加关注人格的塑造、情感的引导和兴趣的发掘。”因此,罗乐认为设计这样的空间会更加易于产生人的行为,有人介入的环境才会有故事发生,有故事才会有记忆,有记忆才会使学生长久地记住这个学校的场所精神。

在校园的风雨操场和艺术馆设计时,罗乐有意将屋面设计成与室外场地结合的斜坡,并使用绿化覆盖,使室内外有机地衔接在一起。学生可以顺坡而上,坐在草地上读书、聊天,在课余生活中很自然地与建筑产生一定的互动,这样的体验也会形成学生记忆中一幅难忘的画卷。

正如罗乐所言,学校的建筑物有一天可能会消失,但是学生对生活情感的积累的记忆,将是伴随一生而存在的。不单单是这个建筑,在罗乐所设计的其他建筑中,都是基于这个出发点而考虑的,因为在他看来,“我们并不是首先在谈建筑,而是在谈生活与记忆,这是理解建筑的根本点。”

罗乐,生于1979年,1997年至2002年,就读于西安交通大学建筑系本科,2002年至2005就读于西安交通大学建筑系研究生,2005至今就职于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第七设计所,现任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第七设计所副总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主要作品:西安市长安区长安文化广场、中国人寿陕西省分公司综合楼、长庆湖滨花园小区、易道郡玫瑰公馆小区、锦园君逸商业广场、陕西省商洛市商洛特殊教育学校等。

本站申明:网友阅读本站内容,视为认同本站协议,协议详情请点击查看
标签:建筑创作设计灵感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