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采用 3D 打印陶瓷元素
来源:匿名网友投稿 2025-05-07
2025 年 5 月 2 日,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的永久性展厅 “修复我们破碎的星球” 以别出心裁的设计,惊艳亮相。该展厅突破性地将 3D 打印陶瓷元素融入展陈设计,展现了现代科技与传统艺术、可持续理念的完美融合 。
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自 19 世纪建成起,便是世界著名的陶土建筑代表。其设计者 Alfred Waterhouse 选用粘土作为主要建材,既降低成本与人力投入,又增强建筑对工业化污染的耐受性,形成独特的陶土美学。此次 3D 打印项目由博物馆与巴塞罗那的 LAMÁQUINA 公司携手完成。LAMÁQUINA 运用意大利 WASP 的机器人增材制造技术,打造出一系列复杂粘土结构 。
在材料选用上,40% 来自陶瓷行业回收粘土,极大减少原材料消耗与废料排放。整个 3D 打印构件由 1686 个独立部件构成,基于 10 个标准模块设计,不到三个月便全部完工。这些部件通过模块化组合,搭建起展厅内展柜、长凳等结构基础。部分构件还具备功能性,如设有用于走线或安装标识牌的通孔,体现陶瓷 3D 打印在结构与功能集成上的独特优势 。
根据博物馆保护性施工要求,新增结构不能直接接触原有建筑墙体,且每个接触点荷载不能超 400 公斤。为此,项目团队精心进行结构优化与装配规划,仅用 10 天就完成全部安装工作 。展厅内砖状的 3D 打印陶瓷结构,不仅是稳固的建筑结构部分,更是空间叙事的重要一环。它宛如一座桥梁,连接起天然材料与数字建造技术,在呈现精美展品的同时,也向参观者传递着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让人们看到古老建筑在当代科技助力下焕发出的全新活力 。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