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2023建筑行业十大评选

超万名行业内专业人士实名投票

秉持客观原则的非商业化评选

本土主题乐园4000亿打水漂!模仿迪士尼真的不容易

英国广播公司(BBC)近日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是《中国主题公园的泰坦尼克号“冰山”之旅遭批评》,内容是说中国某主题公园有关在泰坦尼克号复制品上模拟“撞冰山”的计划,已经令1912年灾难的受害者和幸存者的亲属感到不安。

这个斥资12亿英镑的主题公园名为“浪漫地中海”,但其计划开展的体验活动被死难者的后代谴责为“没品位”。简·莱格的父亲曾是该巨轮的乘务员,她说:“他们正在利用泰坦尼克号悲剧,这令人不安。”

莱格女士表示她的父亲是泰坦尼克号的幸存者之一,“我父亲活到近90岁,但人们(当时)求生时的场景和声响一直伴随他到生命最后一刻。如果他知道有人正在复制这种场景,我认为他在九泉之下也不得安生。

据媒体此前报道,全国共有 2800 多个大大小小的主题乐园式旅游景点,但是它们中的 90% 都不赚钱。而累积投入高达4000亿元的资金,前途未卜。

4000亿打水漂,主题乐园频繁烂尾

一段时间以来,主题乐园都被认为是房地产开发的“陪跑者”。而烂尾工程在全国各地轮番上演。

2012年9月,北京昌平区“烂尾”14年的沃德兰游乐园,拆迁工程悄然进行;2016年7月,投资38亿元的武汉万达电影乐园,开园19个月便停业关闭;曾号称亚洲最大的顺德史努比乐园“烂尾”14年后,才在去年宣布开业……

据中国旅游经济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近10年有80%的本土主题乐园关门,不少乐园在开业不久之后就宣告失败,近10年来总计沉淀资金达4000多亿元。

据好奇心日报报道,全国共有 2800 多个大大小小的主题乐园式旅游景点,但是其中90% 都不赚钱,继而使得主题乐园“每三年更新 30% 游乐设施和内容”的要求难以实现——对游客来说,活下来的很多主题乐园也是死气沉沉、设施老旧,毫无吸引力。

时至今日,华侨城开创的“乐园+地产”的辉煌商业模式,似乎已经到了需要推陈出新的节点;而华侨城、宋城等公司曾经的成功,也变得不可复制——现在更重要的问题是,真正希望通过主题乐园挣钱的商业势力,接下来该往何处去。

房企大手笔布局主题乐园市场

主题乐园市场风起云涌,特别是本土投资运营商不甘示弱。除了早已涉足主题乐园的传统品牌商如华侨城、海昌外,自2013年起,部分房企也开始涉足主题乐园领域。据不完全统计,万达、世茂、碧桂园、海尔等房企已经开始布局主题乐园。

比如,世茂房地产与梦工厂的合作项目落地南京,并将于2020年投入运营,此外还规划兴建10个主题乐园。万达集团的西双版纳万达文化旅游城(简称“万达城”)主题乐园已经开业,并且万达还计划斥巨资继续打造约20个主题乐园。其他房企如海尔、碧桂园,尽管没有提出宏伟的连锁扩张计划,但也已经开始出手。

模仿迪士尼不容易

热度持续了60年的迪士尼主题乐园品牌,在2016年收入达到169.74亿美元。2015年入园的1.38亿游客在乐园的人均消费将近120美元。

2016财年,迪士尼的主题乐园业务受法国迪士尼乐园近1亿美元亏损和香港迪士尼乐园游客数量减少的影响,压力陡增。不过,年中开业的上海迪士尼乐园提交了超预期的业绩表现,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法国和香港出现的亏损。

最成功的主题乐园仅仅把目标定为“努力实现基本盈亏平衡”,而广大地产商却梦想着单靠一个模板造梦。

2016年9月,万达旗下第五个主题乐园在合肥开幕。王健林在此前接受采访时称,有万达在,迪士尼在中国20年之内别想盈利。

不过,在2016年7月31日,王健林自己的武汉万达电影乐园送走了暂停营业前的最后一批游客,宣布开始对乐园进行“改造升级”。但这距离它开业仅仅过了19个月。显而易见,这背后真正的原因是生意太差。

对于武汉万达电影乐园,最初万达声称客流目标是一年300万人。不过《洛杉矶时报》引述了湖北当地《楚天都市报》的报道:一名内部工作人员透露,这座乐园平均每天的客流量只有200人左右,周末要多一点大概有400人。

《洛杉矶时报》还称,这座万达电影乐园工作日的门票合52美元,周末则是65美元,绝对不算便宜。但这座全室内的乐园与其说是一个主题乐园,更像是一个大型商场。万达显然也不像迪士尼那样拥有庞大数量的电影知识产权,整座乐园只有6个项目。

不得不说上海迪士尼的开业,已给国内的主题乐园敲响了警钟。虽然有人提出“好虎架不住群狼”的质疑,但业界专家认为:上海迪士尼的到来,给予了国内主题乐园新标杆,是国内主题公园转型升级的好时机。

本土主题乐园如何突围

地产商们之所以觉得主题乐园有得赚,无非是看中了国人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和日益增长的娱乐需求。

房地产公司高力国际称:“按照国际经验,通常一个国家的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时,一个国家或地区会出现成熟的旅游度假经济。”

2015年,中国人均GDP超过8000美元,大型城市如上海的人均GDP已达1.5万美元。以地区经济为指向的主题乐园集中围绕着中国的几大经济圈分布: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以及环渤海区都是大型及特大型主题乐园最密集的区域。其中,地区生产总值位列前三的广东、江苏和山东省,也恰好拥有最多乐园。

“开发商可以拿到地,但却少有开发商能够运营好配套的酒店、主题乐园。”票管家景区事业群总经理刘乾称,“例如喜达屋、洲际、维景等越来越多的酒店集团,正在走轻资产的品牌管理输出模式,而在景区界却缺乏类似的专业管理运营商。”

“主题乐园就应该由专业的机构来运行,这样既能满足政府的要求和初衷,开发商的精力也可以专注于他们擅长的房地产开发,无需在主题乐园上耗费精力,并且浪费成本。”易观智库分析师姜昕蔚说。

据旅游商业观察称,已经有多方商业势力盯上了这个好生意。比如恐龙园、嬉戏谷、宋城等运营较为成熟的主题乐园,在尝试做输出管理;OTA企业也在做景区运营托管;包括从规划、设计、广告等行业延伸出来的第三方公司,都在向这个方向尝试。

某投资管理咨询公司陈江河(化名)提出了一个新思路,但他认为问题的关键是,“没人愿意做”。

“比如建立行业联盟,采取预售模式,一张会员卡(也可以是次卡)可以到任何联盟内的乐园玩。以此建立资金池,再找基金公司操盘,这样消费者获利,乐园也可以快速回笼资金。”

虽然会员卡、季卡、年卡在主题乐园这个领域已经不鲜见了,但以联盟的形式推行这件事似乎就很难了。“联盟内成员利益如何划分?谁说了算?金融风险谁来承担?”陈江河表示,这对于各成体系的主题乐园来说都是难以解决的问题。

本站申明:网友阅读本站内容,视为认同本站协议,协议详情请点击查看
标签:本土主题乐园模仿迪士尼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