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2023建筑行业十大评选

超万名行业内专业人士实名投票

秉持客观原则的非商业化评选

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关注普通人的生活

最佳国家馆金狮奖由日本馆获得。

俄罗斯国家馆:三个房间的每一面都铺满了巨大的二维码图案的瓷砖。

金狮奖得主“城市智库”组织和卫报投稿人贾斯汀·麦克奎克的作品。

在中国馆展出的由邵韦平设计的《序列》作品。

已于8月29日拉开帷幕的威尼斯建筑双年展,进行十天了。在收获各界诸多关注的同时,本届双年展也得到了毁誉参半的各种评价。有对总策展人大卫·奇普菲尔德所提出的主题“共同基础(Common Ground)”的各种质疑和否定,也有对他的各种支持和赞誉。

此次双年展,共有来自55个国家的设计师的58个项目在各国的国家馆进行展出。评选出两座金狮奖、一座银狮奖和四座提名奖,几乎所有的获奖项目都以普通人的生活为设计对象。值得一提的是,由建筑大师伊东丰雄策展的关注日本震后的普通人居所的日本馆,斩获了最佳国家馆金狮奖。而由知名建筑评论家方振宁策展的中国馆,虽以“原初”为题回到建筑本质对“共同基础”这个总策展主题作出了回应,同时与中国馆历来的展示形式相比有了一定的突破,但最终未能入选,据认为,原因也许是和普通人生活之间的关系仍存在着一定的距离。

寻找建筑与大众之间的“共同基础”

对于本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的主题“共同基础”,总策展人、英国著名建筑师大卫·奇普菲尔德解释说,当代的明星建筑师和举行项目在过去二十年间充斥建筑双年展,但是展览内容与大众之间的关系日渐遥远:“建筑师这个身份和我们自己以及普罗大众之间没有共同的基础。”他希望可以经由这次展览,排除那些过于明星化的建筑设计师,而是让建筑与社会紧密融合,普世共享。

这一观点得到的反响可以说毁誉参半,维也纳建筑师Wolf Prix认为,这没有提出任何迫切的建筑问题:“当俄罗斯艺术家顽强地反抗着独裁政权,本届建筑双年展的策展人却认为这些个性是我们行业内部的障碍。”

尽管批评如潮,赞誉也同样很多,有评论认为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从这届开始,终于开始关注现实,因为获奖作品无一例外的都是以普通人的住所或社区为设计对象,在接受采访时,总策展人奇普菲尔德就明确表示,威尼斯不是为了展示“哪个建筑师最当红”,“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不是一次建筑才艺表演”,在他看来,艺术家智慧分享的是“灵感、关注和困境”。他认为对于公共空间的考虑应该被放置于建筑日程的最上方,而那些单个的建筑体如歌剧院、剧场和博物馆则是第二步的。“为什么不想想公共房屋?为什么不想想那些办公楼和更加平凡的建筑?那些实际上更加困难。”奇普菲尔德说。

“日本震后家园”获金狮奖

在评奖之前,日本馆就被认为是此次最具震撼色彩的项目之一。建筑大师伊东丰雄策展的日本馆以“众人之家”(Home-for-all)为主题,展示一系列出自日本年轻设计师之手的设计项目,包括乾久美子、藤本壮介、平田晃久以及摄影家畠山直哉的作品。这些项目围绕日本震后临时建筑而生,提出地震灾难一年后建筑为灾民提供住处的能力的问题。同时,伊东丰雄也发起了为这一地区被迫迁移的人们创建更好住宅的国际运动。在日本馆中,所有的这些震后家园设计模型都被放置在一个个树桩平台之上,在自然之中的毁灭与重生、普通人的生活故事以及其中表现出的人性,深深打动了评委与观众,最终日本馆获得最佳国家馆金狮奖,组委会认为,它抓住了“共同基础”这一主题的精神,用一种实际而又充满想像力的方法针对这个被重大灾难摧毁的地方出谋划策,最终设计出一个新的社区中心。

最佳项目展览金狮奖则被授予了对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非正式垂直社区的探讨项目“Torre David / Gran Horizonte, 2012”,对于国内观众来说,“烂尾楼”这个概念并不新鲜,新鲜的是对烂尾楼中出现的贫民社区的研究。这是在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的一座高达45层楼的商业摩天楼,但是在一场经济危机之后,建设被搁浅,这座未完成的摩天楼逐渐成了一座垂直的贫民窟,一些无家可归者和流浪汉聚集在此。此项目的策展人研究了在这座废弃的摩天楼附近出现的崭新的社区形态。组委会为对这样的自发社区的研究感动,并对其中呈现出的被废弃的建筑的力量感到惊讶。

抽象与思辨的中国馆

今年的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馆由著名建筑评论家方振宁策展,五位建筑师和艺术家的作品的呈现形式简洁抽象。本届中国馆展览的主题确立为“原初”,“我们引用‘原初’这个概念,是试图寻找记忆和物质的起源以及世界初始的思维图像。也就是追忆最开始你是怎么构想的。”方振宁说。

平心而论,这次中国馆的五件作品水准并不错,失败的原因似乎就在于今年组委会不钟情抽象与思辨,而是对具体现实项目的展示更感兴趣。其中建筑师邵韦平的“序列”是一组横跨中国馆上部的长达22米的白色圆形装置,以切片的方式,把一个基于莫比乌斯圈的原理而做的建筑设计概念模型做线性的展开,将其原本由纸片首尾扭转半周后相接的圆环切开拉长。这也是对其作品凤凰卫视大楼创作理念的一次追溯。建筑师王昀的装置“方庭”则由36个白色和镜面方体的矩阵组合成正方形的庭院。来自湖南长沙的建筑师魏春雨的“异化”,是通过物体的变异来体验时空的变化——一个长方形的桶,被截成多段,从最开始的突兀的岩石到最后光洁的不锈钢,用各种材质表现人类初始的材质和当今材质之间的延续、关联和断裂。

此外,互动性也成为今年中国馆的一大特色。女艺术家陶娜的“天阙”是用马赛克小方块组成的三层绘画,观众们可以拿走这些马赛克,等到第一层都拿光之后,就可以看到下面被盖住的第二幅画——第一幅画是谷歌上看到的中国,第二幅是火星,第三幅则是银河外太空。艺术家希望这能唤起人们对地球家园的爱。空间设计师许东亮的互动灯光装置“光塔”则让人想起史前人类赖以生存的篝火和星空。

本站申明:网友阅读本站内容,视为认同本站协议,协议详情请点击查看
标签: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