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2023建筑行业十大评选

超万名行业内专业人士实名投票

秉持客观原则的非商业化评选

中国69座资源型城市亟待转型 挑战“荷兰病”

城市转型:挑战“荷兰病”

在中国,有着很多有着因资源而兴起的城市,比如石油之城大庆、煤炭之城大同。历史上,这些资源型城市虽然由小到大、走向繁荣,但由于过于依赖资源优势,造成经济构成单一,当资源由多变少,甚至枯竭时,危机也开始产生。

上世纪中国著名的阜新市海州露天煤矿夜间生产的画面,火红的挖掘场景,曾经感动了一个又一个的中国人,作为著名的煤电之城,那高高扬起的挖煤的电镐,也被印上了1960年版的5元人民币。但2005年,曾经日夜赶工生产的海州矿,在生产了24亿吨煤炭后,却停了下来,原因就是煤已经被采完了。更为紧迫的是,2000年前后,煤炭资源逐渐枯竭的阜新市已经有几十对矿井相继关停。

辽宁省阜新市副市长杨忠林告诉我们,几大煤矿基本上,都已经破产,大量的产业工人,面临失业煤碳资源逐渐枯竭,让阜新这座煤电之城产生了不小的困惑。据统计,当时阜新全市三分之一以上工业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15.6万产业工人相继下岗,这一数字占到了职工总数的36.7%;从全市来看,共有19.8万人处于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此外阜新还面临着棚户区拥挤成片,采空区不断沉陷的尴尬处境。

阜新有市民告诉记者,好多人心里很不理解,老的下岗了,小的还在上学,学费交不起,没有一点办法,那时候是最艰难的。

事实上,这种资源型城市如今面临的困境并非阜新所独有。在20世纪60年代,欧洲国家荷兰发现天然气,通过大规模天然气开采,荷兰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但蓬勃发展的天然气也打击了本该发展的其它工业,当荷兰的天然气逐渐枯竭时,荷兰陷入经济下滑的困局,荷兰的遭遇在国际上通称为“荷兰病”。而在阜新患上“荷兰病”之前,英国、挪威、澳大利亚、墨西哥和其他一些国家也曾出现过不同形式的“荷兰病”。那么阜新又该怎么办呢?

辽宁省阜新市副市长杨忠林告诉记者,城市的出路在哪里,这么多下岗职工待就业,社会保障不十分完善,工业结构又不合理,既单一又少,实力还不强,这个城市的出路在哪?

阜新能否治愈“荷兰病”,对全国同类城市来说,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因为中国一共有118座资源型城市,随着资源的持续开采,先后有一些城市逐渐出现了资源枯竭的现象。2008年,国家发改委确定了阜新、大兴安岭、盘锦、焦作等12个城市为首批资源枯竭城市。仅仅过了一年,国家发改委又公布山东枣庄、辽宁抚顺、内蒙阿尔山、江西景德镇等全国32个城市为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而2年后,2011年,这个名单又增加了25个城市,如今总数已高达69个。

中国共有118座资源型城市,其中有69座都患上了“荷兰病”,而受到伤害的是69座城市的百姓,几千万个家庭。生活常识告诉我们,得了重病就要抓紧治,否则后患无穷。那么,得了“荷兰病”的城市,该怎么治疗?辽宁省阜新市已经开始挑战“荷兰病”。

阜新面临的困境,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辽宁省在调查后做出的结论是:阜新遇到的困难,靠自身很难解决。因为在2001年,阜新的财政收入只有4.5亿元,而当时的城市人口为70多万人,这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就达到15.6万人,即使把财政收入全部分给下岗人员,每人也只能分到2800多元。

辽宁省阜新市副市长杨忠林说,下岗失业了15.6万人,这整个占整体产业工人的大约是40%。

面对阜新的困境,党中央、国务院将阜新确定为全国第一个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试点市,对当时最为急迫的采空区地表下沉,居民生命安全受到威胁的问题。为此,国家一方面拨出巨额款项异地建设安置小区,另一方面,还帮助阜新进行经济转型。辽宁省阜新市副市长杨忠林表示,转型当时还是解决老百姓的下岗职工的就业问题。

虽然阜新煤炭资源越来越少,但在减少产量的情况下,还能维持开采三四十年。为此,阜新市采取每年控制开采1000万吨,用其利润为转型保驾护航的策略。另一方面,阜新也希望通过开发拥有的其它资源,解决急迫的就业问题。这是一场和时间赛跑的行动,因为几乎没有积蓄的15.6万下岗工人等不了太久。为此阜新首先打出了三板斧:

第一板斧就是协调其它城市,转移劳动力。辽宁省阜新市副市长杨忠林还说,我们的城乡劳务输出,最高的时候,每年在20万。

第二板斧则是就是就地发挥城市的功能,尽量为失业人员提供就业机会。辽宁省阜新市副市长杨忠林告诉记者,当时有一些人力车,还有其它一些,各种私营的一些小企业近多地容纳都给予扶持。

阜新的第三板斧则是,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快速发展投资小、见效快的现代农业。辽宁省阜新市副市长杨忠林说,阜新市是一个农业大市,人均耕地大约是,通常讲人均耕地6亩。

依靠人均耕地较多的优势,阜新先后引进了双汇、鲁花、六合、等一批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在这些企业强大市场销售能力的带动下,当地农民搞起了养殖、种起了花生,不仅增加了就业岗位,也促进了贫困农民的增收。入驻的企业中,双汇就提供了1000多个工作岗位,每年纳税一亿多元。而为保障鲁花的原材料供应,阜新仅花生就种植了270万亩。而通过十年发展,阜新农林牧鱼总产值已经达到217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7000多元。

辽宁省阜新市副市长杨忠林说,这也带来了一些其它的产业,物流还有其它一些,附属产品包装业,给这个企业,形成了一个真正的产业链条

通过三板斧初步解决失业人员就业问题后,阜新重新审视了自身拥有的资源,除煤炭以外,阜新还拥有液压、玛瑙、阳光、风、氟等其它各类资源,而且储量丰富。由于以往只是两眼死盯着煤炭,所以造成了其它产业都没有得到应有的成长。如今,阜新又该如何通过多种途径,开发这些资源的优势,把当地经济做大做强呢?他们的首选目标是:发展以液压产业为引擎的装备制造业。

辽宁省阜新市副市长杨忠林还表示,液压产业围绕我们,或者叫煤炭开采的,一些设备,围绕沈阳,东北老工业基地,配套的一些产业比较多。

在阜新,记者也看到了这个第一批生产液压产品的国营企业,由于体制和经营的问题,现在已经冷冷清清。但从这家企业走出来的一个个掌握设计、制造、研发的技术人员,在政府的扶持下,雨后春笋般地在阜新创办了大批红红火火的民营液压企业。比如这家德尔机械制造厂,他们生产的汽车转向泵提供国内80%的国产车,副总经理告诉记者,去年他们的产值就已经超过5亿元,利税超过1亿元,今年他们的订单也排的非常满,工人需要加班加点才能完成任务。

德尔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瑞说,他们的产品覆盖面比较广从乘用车到商用车都覆盖了,比如轿车,SUV还有面包车轻卡,重卡,整个的汽车面都已经覆盖上。
 

本站申明:网友阅读本站内容,视为认同本站协议,协议详情请点击查看
标签:荷兰病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