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2023建筑行业十大评选

超万名行业内专业人士实名投票

秉持客观原则的非商业化评选

建筑工月薪过万 艰辛劳动几人知

“逆天民工工资单!我要去搬砖……”近日,一张建筑工地的“民工工资单”火了起来,工资单显示,最高的月工资有14000元,最低的也有5000多元。民工工资大大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料,“身为白领,压力很大啊”。

建筑工人高强度的工作与收入成正比

民工工资引发白领“羡慕嫉妒恨”,这不难理解,当坐在办公室的优越感瞬间被秒杀,出现“我要去搬砖”的声音,就一点也不奇怪,尤其是高校毕业生一职难求的当下。那些喜欢说自己要去搬砖的人,恐怕难有几个真的会付诸实践,因为他们也清楚建筑工人月薪过万的背后,是常人所难以承受的辛苦付出。无论是做水电维修、电焊还是建筑工地,其辛苦程度,不是汗流浃背这样的形容词可以概括。其中的劳动强度和风险,都恐怕远远超出吐槽白领们的想象。一个个需要忍受严寒和酷暑,需要忍受极差工作环境的工种,其劳动付出和收获成正比,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何况,这样的工资还存在“靠天吃饭”的劣势,一旦雨季无法开工,工人的月薪将大打折扣。

在我国过去长时期的经济发展中,劳动力几乎可以无限供给,在经济增长的三个关键要素劳动、资本和土地当中,劳动常常是处于没有话语权的弱势地位。如今,在市场规律的作用下,在供求关系的影响下,建筑业、制造业等行业的蓝领工人越来越抢手,劳动者的工资也就是劳动力价格的水涨船高也就顺理成章,出现建筑工月薪过万也就毫不为奇。超高的工资既是对建筑工人辛苦劳动的正常回报,也体现着劳动创造财富越来越成为社会的一条基本规则,这无疑有着巨大的进步意义,鼓励着人们通过自己双手、通过诚实劳动创造价值,实现自己的生活目标。

与这种蓝领工人短缺、高薪并存的,却是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工资低的状况,尤其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和高校毕业生,压根就不会考虑一些体力劳动岗位,就业上的面子观念和传统偏见,使得很多人即便不就业,也不愿意从事那些劳动强度大或者说不体面的蓝领工作。这种劳动力供应的结构性失衡,提醒我们应该及时调整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以便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而让体力和技术类的岗位增加吸引力,最好的办法,无疑就是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通过口口相传乃至眼见为实的高待遇,吸引更多年轻人的青睐。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份付出一份回报,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也没有获取财富的捷径,唯有通过自己的辛劳和智慧,才能实现内心的梦想。

本站申明:网友阅读本站内容,视为认同本站协议,协议详情请点击查看
标签:建筑工月薪过万艰辛劳动几人知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