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2023建筑行业十大评选

超万名行业内专业人士实名投票

秉持客观原则的非商业化评选

“建筑瑕疵”羁绊质量维权

网络配图(来源:网易)

近日,号称“中国房地产第一品牌”的中海地产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9月20日下午,网上曝出西安中海城因为3至4月份相继发生3次火灾,导致多名业主对楼盘建筑质量提出质疑并要求退房,开发商报警后一名协警与业主发生冲突。
  无独有偶,在济南市区南部的中海国际社区,也发生了业主与物业之间因为“质量缺陷”还是“建筑瑕疵”而长达一年的争执。
  各执一词
  “去年10月份交房时我就发现房子的质量问题了,当时向物业申报维修的业主多到排成队。我早就申报了,可是等了一年还不给维修,物业经理竟然还振振有词地称‘你才来过几次啊?’太气人了。”9月22日,一直对所购房子质量问题心有不满的李先生告诉经济导报记者。
  李先生所说的中海国际社区位于济南市市中区九曲路,他是2012年买的期房,当时每平方米6700多元,房号是A3地块1栋1单元1803。自去年交房以来,李先生和其他业主开始发现房子存在的问题—卫生间漏水、部分地砖空鼓等。8月中旬,李先生向媒体反映了以上情况。
  8月25日,一直关注此事的导报记者来过这里。当时,在该社区1栋1单元楼道里遇到了一位牟姓维修工人,正在给1602室的卫生间做防水处理,原因是这家的卫生间向主卧渗水。说起卫生间渗漏问题,该牟姓工人说这种情况很普遍,“我去年至今一直在这里干活,已经维修处理了几十户的问题。”1602室隔壁1603室的一位女业主则说,“我们是自己重新做的防水,这样比较放心。如果让物业安排人来做,可能要拖好几个月。”
  当天下午1时许,导报记者随同李先生来到该小区的物业服务中心。李先生再次向一位毛姓经理反映了以上情况,还说又发现了几个电源插座没固定好、铝质纱窗也被风刮落等问题。毛姓经理答复说这些都不是“质量问题”,只是“建筑瑕疵”。他说领导们都出去旅游了,这些问题需要等他们回来再处理。
  谁是谁非
  不料,近一个月后的9月22日,李先生再次致电导报记者,还是反映房子的质量问题。他说,十几天以前,物业服务中心已经派维修工人更换了有空鼓的卫生间地砖,可是卫生间门口积水浸泡墙壁的问题一直未获解决。
  9月22日下午3点多钟,导报记者又来到该社区的熙岸西区。走进大门,意外地看到几个人正围在12号楼前,说是地下室漏水了。导报记者顺着楼梯走下去,发现该楼1单元地下一层的走廊里一片水迹,1—116号地下室的门口堆放着王姓业主被水浸泡了的一摞书籍。两个穿白色上衣的女性工作人员正在用吸水机吸水,据其称已经连续吸水长达七、八个小时,漏水原因是污水倒灌。
  第二天上午10点多,导报记者随同李先生再次来到中海国际社区,并建议他拨打单元公示牌上标示的“区域品质督导电话010—87527328”反映情况。可是,李先生于10点45分拨通电话后,一位刘姓接线员先是不肯说自己的工号,又说因为搬家电话信号不好听不清楚。她说半小时后回复李先生,可是半小时后李先生未接到任何回电。
  看到向“区域品质督导”反映情况无望,导报记者又陪同李先生来到了物业服务中心。针对李先生反映的问题,一位张姓工作人员说,毛坯房毕竟不能和精装房相比,房子出现空鼓、漏水等并非“质量问题”,而是在施工中难以避免的“建筑瑕疵”,在质量验收允许的范围内并不影响居住功能。他说,对“业主们反映的问题,我们已经处理了98%以上了”。他还说,尽管同属于一个中海集团,但是物业公司和开发公司是分开的,如果李先生对建筑质量有质疑,他可以联系开发商查看相关验收报告。然而截至发稿时,导报记者并未收到任何电话回复。

这起旷日持久的业主和物业公司围绕“质量缺陷”还是“建筑瑕疵”的争执,病根究竟在哪儿?商品房的“质量缺陷”和“建筑瑕疵”如何界定?“建筑瑕疵”算不算“质量缺陷”?9月25日上午,导报记者就以上问题咨询了济南市人大代表、人大内务司法委员,山东保君律师事务所律师张保军。他认为,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商品房经过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部门竣工验收备案,只是就完工的建筑物的施工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设计所作的验收报告,并不能证明该建筑物没有质量问题。“建筑瑕疵”这个词没有法律上的意义,是否有质量问题是比较确切的法律概念。
  正如出现“退房风波“的西安中海城被称为“中海地产在西安的造城之作、礼献之作”,中海国际社区也号称“济南首席超大型国际化住区”。然而,“质量缺陷” 还是“建筑瑕疵”之争,给这个超大楼盘的建筑质量蒙上了一层阴影。

本站申明:网友阅读本站内容,视为认同本站协议,协议详情请点击查看
标签:建筑质量中海地产维权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