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关税冲击下美国住宅建设市场困境凸显
来源:匿名网友投稿 2025-04-18
自新一轮关税战爆发,美国住宅建设市场便陷入经济政策改变的外溢效应泥沼。建材价格如脱缰野马般上涨,开发成本随之飙升,建房节奏也无奈放缓,整个市场阴云密布。
美国住宅建筑商协会(NAHB)近期数据就是最好的证明。4月,NAHB/Wells Fargo HMI美国住房市场建商信心指数仅报40点,远低于荣枯线50点。这一数字直观地反映出开发商整体信心低迷,对市场前景充满担忧。
尽管部分建材品类的进口关税仍处于被豁免或过渡期阶段,但市场压力已不容小觑。平均每栋新建独栋住宅中,约有7.3%的建材(约12,713美元)从国外进口。关税政策带来的不确定性,使得多数建材供应商纷纷上调报价。调查显示,建筑商所需的建材成本平均上涨了5.5%。在部分地区,这种价格上调甚至在新关税税率正式实施前,就已提前反映到最终价格中。
美国劳工统计局发布的生产者物价指数(PPI)也印证了建材价格的涨势。截至3月,建筑材料价格上涨2.7%(年化)。其中,占比最大的建筑金属类制品涨势尤为显著,3月份装饰与建筑金属制品环比增长11.2%,年增幅高达21.0%,创下该品类有史以来最大单月涨幅。
建筑商在NAHB 2025年4月HMI调研问卷中普遍诉苦,当前高企的建材成本与关税预期,极大地增加了定价与决策难度。已有60%的建筑商反映其供应商因关税原因上调建材价格,平均上涨6.3%,这意味着每栋新建独栋住宅的成本被推高约10,900美元。
面对成本重压,建筑商们陷入两难。一方面,为了吸引购房者,4月份,有29%的建筑商选择降价,降幅平均为5%;采用促销手段的比例也从3月的59%升至4月的61%。另一方面,美国劳动力短缺与可开发用地不足等结构性制约,又让他们难以轻易消化成本压力。
在种种困境之下,美国住宅建设市场短期内想要摆脱阴霾并非易事。开发商信心的恢复、市场供需关系的平衡,都需要政策的进一步调整以及市场自身的漫长修复。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