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2023建筑行业十大评选

超万名行业内专业人士实名投票

秉持客观原则的非商业化评选

700年历史最美野长城被抹平 文物局回应合理合法

700年历史最美野长城被抹平 文物局回应合理合法

700年历史最美野长城被抹平 文物局回应合理合法网友不买账。小河口是西沟村的一个自然屯,这里的长城因远处深山老林,距今已有700年历史,鲜为人知,是原汁原味的野长城,被誉为“最美野长城”。这次并不是因为小河口野长城风景秀美而引起网友的关注,却是因为在20日有人曝出最美野长城竟然被人用砂浆抹平。

网友爆料野长城被水泥抹平

该爆料网友称:连拍了15年“最美野长城”的当地人也痛心地说:“原本残缺的垛口墙等都被抹平了,野性十足的长城成了被硬化的‘路面’。这种修葺还不如不修,简直比破坏还可怕。”

查看该网友爆料的图片可以清楚的看到城墙顶面经过修缮后,被水泥覆盖,原有的方砖和条石没有显露。

事件曝光后也引起了文物局的注意和回应,当地文物保护部门相关负责人回应:“此次修缮经过国家文物局的审批,方案的设计、批复、工程监理和验收每一步都合理合法。”

绥中县文物局相关人士表示,网友提及的“最美野长城被砂浆抹平”说法并不准确,此次长城修缮使用的材料并不是砂浆,不了解长城修缮的工艺的人很容易误解。

当地文物局表示此次修缮属于抢险工程,由于部分地段的长城有险情,游客肆意蹬踏,雨水大的时候顺着墙体流下,长城有倒塌的风险,所以需要进行修缮。过程合理合法,修缮工艺也没有问题。

网友对文化局的解释并不买账

不过网友对于文物局的合理合法的回应并不买账,不少网友评论表示:

我只是小破孩:对于文物局表示:“此次修缮属于抢险工程,由于部分地段的长城有险情,游客肆意蹬踏,雨水大的时候顺着墙体流下,长城有倒塌的风险,所以需要进行修缮。过程合理合法,修缮工艺也没有问题。”我还是觉得这种方式有问题,还不如直接禁止游客去那里。

胖胖:唉,到处找古建筑旅游,到处是被破坏的古建筑!

Norinco:不如不修,修的什么玩意!

AlexCharis:古代人修长城叫保护长城,现代人修长城叫破坏文物。文物只有有价值才不会被埋没。八达岭因为是景点,所以好好的,野长城不修不利用,也不过是一片无人问津的废墟。

“最美野长城”小河口长城历史简介:  

小河口长城是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位于辽宁省绥中县的永安堡乡,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是辽宁境内的明长城主干线,小河口长城坐落在永安堡乡西沟村一带雄险陡峭的燕山山脉上,贯穿7个自然村的古长城,总长8.9公里,人们习惯称她为小河口长城,由于雄居于险峻的山岭,所以又有“第三八达岭”之称。

明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名将戚继光被调到今辽宁、河北、北京一带整顿边务,所带将士均为平倭有功的浙江义乌人。由于工程浩大、守卫任务艰巨,戚继光为稳定军心,允许一部分家眷随军。官兵们于是携妻带儿在敌楼上安下家来,后来逐步从长城上搬下来,在附近生息繁衍。正是因为官兵家属的到来,才使这段长城在修建时具有了女性特征。

在这段长城的门窗拱框上刻满了狮子绣球、木马兰花、祥云彩带等图案。还有的图案盘旋屈曲,线条复杂,好似缠绕在一起的两枝莲花,当地村民叫它“缠枝莲”,是夫妻恩爱的象征。

据说这些雕花的图案,是来自浙江义乌的将士们(也就是当年修筑长城的人)源于南方人细腻精雕的工艺本性。这些来自遥远南方的将士,常年与家人分离,思念之情体现在他们的修筑工程之中,也正是这个原因,戚继光后来将这些义乌将士的家属从南方接来,就有了后来的“媳妇楼”、“孙家楼”等,这就是长城南北文化交流的一个缩影。

小河口长城体现着明长城的几乎所有特点:城墙高大、坚固、美观、耐用,防御能力极强。在许多重要地段,城墙和台堡不再采用单一的土造和石造,而是采用石条打基,青砖包面,并用白灰勾缝,使整个城墙、台堡浑然一体,格外坚固。

在城墙上不但设立了了望的设备,还建有能战、能守且又能贮备军用物资的敌台。敌台又称墙台或者马面,是城墙的辅助建筑,一般墙台与城墙等高或高于城墙顶部,外缘砌有垛口,上有房屋或敌楼,即可供戍卒和巡逻放哨,还可代贮存武器弹药之用。

小河口野长城地势险要,但拥有原始森林景观,长城被森林掩映,敌楼上长着百年青松,气势雄伟,令人叫绝!更令人赞叹的是,这里的敌楼门窗都雕刻着精美的花纹,具有着独特的阴柔之美,也被誉为“女性长城”。小编表示未修葺的小河口长城才是最原汁原味的最美野长城。

本站申明:网友阅读本站内容,视为认同本站协议,协议详情请点击查看
标签:文物局野长城小河口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