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2023建筑行业十大评选

超万名行业内专业人士实名投票

秉持客观原则的非商业化评选

孙卫岳:挖掘建筑信息的价值

挖掘建筑信息的价值

10月28日,恰逢上海(楼盘)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正式发布《关于在本市推进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整整一年。按照《意见》制定的节奏,2016年上海将基本形成满足BIM技术应用的配套政策、标准和市场环境。

在不久前召开的2015年度技术交流论坛暨Bentley CONNECTION大会上,上海市勘察设计院副总工程师孙卫岳认为,目前市场对于BIM技术的认知和接受程度仍有待加强,特别是项目后期运维阶段对于数字信息的利用需要进一步开拓。同时他认为,通过BIM技术和相关软件的应用,可以帮助传统设计院打造成建筑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的提供商,实现设计企业转型升级。

Q:上海市提出2016年底主要设计、施工、咨询服务和物业管理等单位普遍具备BIM技术应用能力,上海市勘察设计院目前在这方面的进展如何?

孙卫岳:目前情况来看,三维协同设计已经不是什么问题了,我们所有的项目已经全部转到三维设计了。目前我们每一个项目都会配备一个三维助理来协调相关的问题,同时,全院上下的设计人员都已经完成了培训工作,新招聘的业务人员也会进行集中的培训。

目前最大的问题,从工作量的角度来讲是增加了而不是减少了。但是我认为,无论是对三维协同设计或者BIM来讲,信息都是最宝贵的资源。信息会从设计阶段流转到运维阶段,从这个角度来讲,尽管在设计环节的投入可能是一个逐渐增加的过程,但是BIM所带来的信息将为后面的运维管理带来很多增值的东西,它的效益远远比原来传统设计方式大的多。

Q:我们都知道提高效率、缩短工期是目前BIM带来的直观变化,那么BIM对于设计院而言,长远来看的价值在于什么?

孙卫岳:对于设计院而言,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是毫无疑问的。从信息化、三维设计的角度讲,它们只是基础知识,起到对设计的支撑作用。但BIM对于设计院而言,应该是一种商业模型,基于此,传统的设计院可以被打造成一个建筑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的提供商。

BIM是一个完整的闭环,包括设计、施工、运营、拆除这样一个完全的过程。设计院可以通过BIM把模型和信息有效地关联起来,给施工的建设管理、业主的运营提供很多的支持,这是新的效益所在。以往传统设计院提供的方案、图纸都是分散、割裂的,如果现在通过信息这条纽带,成为提供一个全生命周期的方案的提供商,将是设计院一个很大的转型,但目前来看面临的挑战也是巨大的。

Q:对于BIM带来的数据和信息,你所接触的业主态度如何?

孙卫岳:就目前我们所了解的业主而言,他们对BIM的理解现在大多还停留在对三维协同设计这个层面,而且比较普遍的态度是认为三维协同设计跟业主没什么关系,也不会为此多支付更多成本。

事实上,虽然业主很关注施工管理或项目后期的运营,但他们对于这一类的服务实际上是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没有上升到通过别人的服务来提高自身管理效率的高度。

就我们国家的国情而言,在产业链上需要一种倒逼机制,就比如上海提出的《意见》,要求要在哪一年达到什么具体目标。只有按照数字化工程去管理,才能形成所谓智慧城市的概念和基础。目前情况来看,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Q:数字化交付对于甲乙双方来说的意义目前来看有多大?项目后期的资产管理是如何体现价值的?

孙卫岳:设计过程中带来的大量信息的潜在价值,都会在交付之后得到实现。比如通过Bentley公司的资产生命周期信息管理软件eB,可以对项目的资产性能进行运营优化。很多项目都在做管理信息平台,如果通过eB这样一个统一的平台,就可以把建设过程中的成果集中在一起,留下相关的全部记录,而不是散乱在各个管理平台上。

对于业主来说,到了运维阶段借助Bentley的资产管理解决方案,可以很好地提升效率。包括制定项目运作的一些规程规范、操作手册等等,让你在做任何工作的时候,都可以知道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设备运营过程当中的这些信息、监测的数据,对于项目运营过程中的设备安全、建筑安全是很重要的。包括温度、压力等等这些参数你都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得到监控,甚至你可以利用这些信息构建一个预警机制,及时组织专家系统对进行评估是否发生了危险。

本站申明:网友阅读本站内容,视为认同本站协议,协议详情请点击查看
标签:建筑信息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