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以一切归零心态做好大城市的细管理
来源:成都日报投稿 2012-06-12
“新一轮深化文明城市建设工作,我们重任在肩,责无旁贷!城市管理系统必须以高度责任心和高度责任感,做好城市管理工作,为市民营造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为深化文明城市建设工作做好环境支撑。”在全市深化文明城市建设工作会议召开之后,成都市城市管理局迅速贯彻落实,全面部署新一轮深化文明城市建设工作的城市管理新思路。按照最新的要求和标准,以“一切归零”的心态,做好大城市的细管理。
全面提高管理标准
今年,是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三年测评周期的开局之年。成都市的文明城市建设工作,面临着比上一轮测评迎检更为特殊的创建环境。成都市城市管理局局长郭晓鸣昨日表示,新一轮深化文明城市建设工作,对城市管理既是压力也是动力!“我们要以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为抓手,持续提高发展环境和人居环境的同时,主动作为,自加压力,全面提高管理标准,践行‘大城市、细管理’的理念,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以铁的决心抓紧抓好抓出实效,为深化文明城市建设工作提供环境支撑。”
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已鲜明提出了加快推进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历史使命。城市的现代化和国际化水平,归根到底是城市文明程度的集中体现。成都要领跑中西部地区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既要大抓物质文明建设,在经济水平上大踏步追赶先进城市;又要大抓精神文明建设,在城市文明风貌、市民文明素质上走在全国城市前列。而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已经是成都城市形象的“金字招牌”。
要擦亮这块“金字招牌”,为新一轮深化文明城市建设工作提供环境保障,成都市将全面提高管理标准。一方面按照建设开放型区域中心和国际化城市的要求,对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迅速修订提高《成都市城市管理标准》。严格执行生活垃圾不落地收集转运和中心城区清扫保洁全时段全区域覆盖制度,提升中心城区环境卫生作业和质量标准,做到“晚上和白天一个样、不检查和检查一个样”。完善全市域扬尘治理标准,严管工地和运渣车,做到“二三圈层和中心城区一个标准、重大工程与普通工程一视同仁”。并提高高速公路出入口、铁路公路沿线、旅游景区景点环境治理标准,精细抓好背街小巷的脏乱差整治,消除“脏乱差”盲点死角。
严格执行“门前三包”
人民城市人民爱,人民城市人民管。一座城市,最好的管理是人民自主参与的管理。为了调动民众参与的热情,同时提升“门前三包”的履约率,成都市还将严格执行“门前三包”制度。今年成都市已经联合工商、卫生等部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心城区“门前三包”责任制度的通知》,作为成都市史上最严的“门前三包”制度,它明确了城市道路两侧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商铺的责任界限,要求各责任单位包门前环境卫生,包容貌秩序,包绿化,对不作为、屡教不改的商家店铺,除将其违规信息录入城市管理诚信系统外,同步强化严格执法,对乱丢乱扔、出摊占道,不履行门前三包义务的商家店铺予以重罚。
与此同时,为贯彻落实好全市深化文明城市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城市管理者还将推行责任区制度。即,切实落实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责任区制度,在媒体上公布环境治理责任区、责任部门及责任人,敦促各有关部门切实履行行业监管责任,推动形成部门联动、齐抓共管、合力推进的良好工作格局。进一步强化区(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的属地管理责任,全面实行责任倒查机制,对工作不力的部门和单位,严肃追究责任,切实做到管理压力“零衰减”、脏乱差“零容忍”。
加大问题管理力度
文明城市,共建共享。除了柔性劝导,刚性执法也必不可少。在成都,新一轮深化文明城市建设工作中,推行刚柔并济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是共建文明城市的“方法论”。
为此,昨日市城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成都市还将对违反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建筑垃圾、户外广告等城市管理法规的行为,加大处罚和曝光力度。组织联合督查组,强化监督检查,严格实行“日检查、周公示、月考评”制度,切实逗硬奖惩。加大问题管理力度,优化升级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问题库”和电子监察系统功能,增加第三方测评频次,充分发挥测评对环境治理尤其是环境卫生的促进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市还将充分发挥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作用,曝光“脏乱差”,倡导“洁齐美”,并同步发表评论文章引导社会舆论,大力宣传“文明城市、共建共享”、“爱护环境卫生,共建美好家园”等理念,规范市民“乱吐、乱扔、乱倒”等不文明行为,提升市民素质,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