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有奖,企业当用好用足国家政策
来源:互联网投稿 2012-06-04
(图片来源:互联网)
由中国化工节能技术协会主办的第三届全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节能技术交流及投融资大会在湖北省武汉市举行。节能减排作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吸引了来自全国近150家企业到会进行学习和讨论。会后,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就国家节能奖励政策项目及在申请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等问题采访了中国化工节能技术协会、工业生产力研究所高级顾问张觐桐。
奖励政策、办法各司其职
中国经济导报:节能减排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决策。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我们的基本国策。我国现在有哪些相应的政策对节能减排工作给予支持奖励?各政策、办法所支持的项目都有哪些?
张觐桐:“十一五”以来,国家加大了激励节能减排工作的力度,制定了一系列包括《节能技术改造财政奖励资金管理办法》、《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和贴息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合同能源管理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和《财政奖励合同能源管理管理项目有关事项的补充通知》以及“工业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示范项目财政补助资金”在内的节能奖励政策和办法。
各奖励政策和办法从不同的方面对节能工作进行扶持,分别对应不同的内容和项目。节能技术改造财政奖励资金管理办法对应的是节能技术改造财政奖励项目,即我们常说的十大节能工程项目中的五大工程项目。五大工程项目包括燃煤锅炉(窑炉)改造项目、余热余压利用项目、节约和替代石油项目(仅包括节约石油改造项目)、电机系统节能项目、能量系统优化项目。
《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和贴息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对应的是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也称中央预算内固定资产项目。具体包括节能、节水、循环经济、资源综合利用、污染防治5个方面。除五大“节能工程”的项目以外,还有绿色照明等重点节能改造项目,重大合同能源管理项目,高效节能技术和产品产业化项目,节能监察(监测)中心等单位节能硬件能力建设项目,建筑节能(节能建材、超低能耗建筑)示范项目。
《合同能源管理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对应的是财政奖励资金用于支持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实施的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以及公共机构节能改造项目。
工业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示范项目财政补助资金的项目比较广泛,包括:一、采用信息化技术,集成企业能源系统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控制和调度、平衡预测和管理能源等功能,降低重要能源介质放散,提高能源介质的回收和梯级利用水平,实现多能源介质的协同平衡与优化利用的企业能源管控系统;二、高耗能工艺装备采用先进智能控制与优化技术,降低能源介质消耗和物料消耗,实现装置平稳、高效、低耗运行;三、工业窑炉采用信息控制技术,实施系统优化改造,提高工业窑炉热效率,降低能源介质消耗,实现设备节能降耗;四、在工业生产过程中采用数字能源解决方案等智能控制与优化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生产过程节能降耗。
由“要我节能”向“我要节能”转变
中国经济导报:您在会上提到“企业应该转变对节能减排工作的态度”,这需要企业在具体工作中怎样进行这个态度的转变?
张觐桐:我认为企业在对待节能减排工作上的态度要由消极向积极转变,由要我节能向我要节能转变,积极应对国家各项政策,申请国家各项奖励办法,通过节能减排技术推动企业的发展。
比如在各奖励政策、办法中都明确提出一系列前置性否决的项目,其中包括《节能技术改造财政奖励资金管理办法》中提到的企业经营状况和经济效益较差,不具备建设条件、企业年综合能耗小于2万吨标准煤、以扩大产能为主的新建项目,非技术改造项目、项目所依附主体装置不符合国家政策、属违规审批或违规建设,审批、建设手续不齐全,或未建成投产、已列入国家产业政策明令淘汰目录等24个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和贴息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中提到的企业经营状况和经济效益较差,不具备建设条件、中央企业下属公司通过地方上报、以扩大产能为主的新建项目,非技术改造(设备或产品制造除外)、技改项目大部分已完成,也包含已完成子项目;属于新建装置同步配套建设类项目、改造所依附的装置不符合国家政策类项目等在内的13个项目等。企业在申请国家奖励政策之前要认真学习研究各项前置性否决项目,积极改进自身存在的类似问题。
实事求是 量体裁衣
中国经济导报:企业在申报奖励政策、办法时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张觐桐:企业在填写申报材料时要注意的首要问题即实事求是,比如在节能量计算上不要虚,因为财政节能奖励项目是按节能量给奖励的。自2007年起参与奖励项目的评审,我重点看节能量计算的是否合理正确,采用的几项技术是否可行。曾经看过的一份报告,这个项目改造前消耗1万多吨标准煤,改造节约8000多吨标准煤,结果算出节能率是80%,给专家组的印象很不可靠,肯定打分要低。还有的企业为了多计算节能量,来回折算。比如一个企业上报节能财政奖励项目时,可燃废气回收计算出节能量4118吨标准煤。然后再计算实际节能量,可燃废气用于锅炉,锅炉热效率按90%计算,然后再除原煤折标准系数0.7143,这样计算的结果节能量是5189标准煤。”
所以,企业在填写申报材料时,内容和数据要统一。有些企业可研究报告的数据、企业基本情况表、项目基本情况表、企业能源管理情况、项目实施前用能状况不一致,这给专家的印象会很差。另外有的报告中错误很多,能源的术语名词混淆,如当量值与等价值的概念不清楚。企业的上报材料要由专业人员起草核对,特别是企业的主管要把关,如果什么都好,但是数据前后矛盾,给专家的印象是假的,与奖励就失之交臂了。
另外一点要注意的是改造资金预算要合理。节能奖励项目虽不按投资给奖励,但也不能随便写,后来就增加了一条前置否决的内容,拿到节能奖励的钱,超过项目总投资的50%以上,这个项目就不再给予奖励。
此外,在各项奖励政策、办法中都明确列出相应的申报注意事项,企业认真研究,做好申报准备工作,积极稳妥地利用国家节能的奖励政策。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