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2023建筑行业十大评选

超万名行业内专业人士实名投票

秉持客观原则的非商业化评选

李麟学:差异系统的建构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麟和建筑工作室主持建筑师李麟学

我认为我们在讲商业中心的时候,不一定要全部在商业中心里,商业中心是一种类型性的划分,实际上涉及到更广的范畴,涉及到我们怎么去理解设计,以及在当代社会中怎样创造一些有差异化的设计,这是非常重要的。美国的弗里德曼写过一本书《世界是平的》,今天不管在北京、上海、东京还是纽约,大家可以发现越来越多的非常相似的建筑和商业空间,如果我们看一下世界各地的城市,在不同地区的不同气候纬度下的城市,例如多伦多、伦敦、香港、沙漠里的迪拜,可以看到在全球化的语境下,这些城市具有非常强的趋同性。但是在越来越平坦的世界上,还是有一些不同的东西的,有峡沟、有高山。弗里德曼还写过另外一本书校正他的观点,他说世界是热的,平的有点拥挤的是我们现在的世界。

我关注的话题是,我们怎么在越来越同质化的、越来越平坦的世界中创造属于每个地域的多样化的建筑。我认为在越来越平坦的世界中,商业中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象征。BIG事务所去年在纽约举办了一个展览,“from cool to hot”,就是说我们在去全球化的语境里做实践的时候,气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我认为除了气候之外,文化的、历史的积累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我想结合我工作室做的一些设计和实践项目的研究,还有学校里的一些教学课题,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怎么样在一个越来越同质的世界里,找到不同地区的差异化。

杭州市民中心

第一个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杭州市民中心的项目。我一直在关注自然在我们的城市中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尤其是在城市的大型建筑的发展中,在城市的巨构的商业中心里,在城市的综合体中,自然怎么样存在。我在2002年主持了杭州市民中心的项目,杭州大家都很熟悉,它是围绕着西湖来发展的,非常平坦,整个西湖非常雍容。当时德国一个事务所做的规划是希望用两栋非常高的超高层建筑来引领整个城市。杭州市政府为杭州市民中心的设计做了一个国际竞赛,我赢得了这个国际竞赛。我那时一直在思考如何设计一个适合杭州这座城市的市民中心。当我们想到“大”的时候会想到金字塔,这是一个非常具有纪念性的标志性的建筑物,另外也会想到罗马的剧场,它也是非常有标志性的,但它是虚空的、可以接纳人的,可以对公众开放的姿态。而杭州城市非常优美,整个西湖是城市的中心,西湖也是一个巨大虚空,这个巨大的虚空产生了一种非常强的吸引力,成为了这个城市的中心,我希望这个城市未来是围绕着这样一个有花园的中心、对公众可以开放的中心发展。

我设计的市民中心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建筑,有60万方的建筑面积,因为它在这个城市最最中心的位置,其他的部分将来可以形成非常丰富的城市轮廓线,这是设计的一个最基本的设想,最后把这个设想慢慢变成现实。另外我觉得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在杭州这样一个非常有文化、有历史积淀、有自然要素的城市里做设计的时候,自然的系统就显得非常重要,所以我提出是不是可以不做那么高的建筑,是不是可以做一群矮的建筑,最后建筑是一个群组的形式,有6栋100左右的建筑来形成一个整体,中间是一个非常巨大的花园,同时在90米的高空建筑连成一体,给公众提供一个可以看江、看西湖的公共空间,可以结合画廊、餐厅这样一些设施,非常幸运这个想法被实现了。

杭州市民中心

这个建筑是在杭州的钱江新城里最中心的建筑,里面包括了杭州市的图书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城市的规划展示厅,地铁在地下空间连成一体,上部形成了市民的服务中心、办事中心和部分政府、部分商业的办公设施,以及部分地对市民可以开放的公共设施,所以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城市巨构的综合体,这样一个面积在欧洲可能就相当于一个小城镇的总的建筑面积了。在中国我们就思考,这样一个巨构的建筑怎么样来考虑它的存在,为了减少它的体量,有25万方的建筑面积是在地下空间的,有超市、游泳池、图书馆、停车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设施,同时它又是非常节能、非常环保和具有人性化的尺度。

我们用草坡联系起来,在建筑的内部形成了非常多的开放的空囊。在建筑的实践过程中,有过非常多的斗争和纠结,最后花园没有100%的实现,但是我们把它移植到了屋顶,在整个中部的会议中心的屋顶弄了一个100米直径的花园,可以供这些办公人员使用,这也是马上要在杭州召开的G20峰会的一个分会场。当我们在一片完全空白的场地上做设计的时候,它会慢慢形成城市的轮廓线,如果大家今天有机会到杭州的话,可以去那里看一看。这是我想和大家分享的第一个案例,在这样一个我们中国非常具有特色的巨型的城市的发展里,怎么保存自然的要素。 

第二个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一个在青岛的超五星的酒店设计,在环境非常优美的海边。有两样东西是非常独特的,一是一个地方的文化和生活,二是一个地方的气候,气候被称为唯一一个没有被人工化的自然。在当代的环境里,我们现在的建筑有一个非常好的技术支撑,我们可以非常详尽地分析场地建筑的能量获得,风的获得,风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夏天和冬天各是什么样的。建筑的形态就是由这样的风和整个环境来塑形的,建筑就是这样一个产物。我们设计了像波浪一样的建筑,与外部的风光和自然环境产生呼应,同时形成了建筑的外部空间,也塑造了建筑的内部空间,例如仿佛流动的波浪一样的中庭空间,以上是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我主持设计的两个项目案例,怎么从文化的角度、气候的角度,在不同的地域创造一种独特性。

第三个案例想和大家分享的是去年我在同济大学主持的一个国际设计营,主题是“设计应对雾霾”。大家一看这个标题以为是为北京量身定做的,其实是在上海,因为上海雾霾也很严重。我认为今天建筑师需要不断扩展视野,我们看到商业中心固然非常重要,但是商业中心存在的环境同样重要,比如我们的建筑有没有可能与环境和自然的要素有更好的互动?建筑在自然的环境的挑战面前,能做些什么样的东西?这是国际设计营非常关注的话题,我们讲到了能源和气候变化的概念,还有新的制造产业及生态都市主义,怎样把生态的要素引入到都市里来,这是我在哈佛大学做访问学者时所关注的话题。这里面我们把设计作为一种知识的生产,设计除了造房子之外,还有责任去生产新的知识,我们要明白热力学的建筑、生态的建筑的认识论是怎样的,方法论是怎样的。

建筑里气候的流动、空气的流动都是非常重要的现代建筑的一些基本要素,在现代建筑里,我们越来越多地创造一种封闭的盒子,比如说在商业中心里我们往往会倾向于创造封闭的全空调控制的这样一种纯粹控制的隔离气候的概念,与外部越来越缺少互动,某种程度上来说,外面可能是雾霾但跟我没有什么关系。但当我们从一个生态或者热力学的观点来考虑这一问题的时候,就需要从新思考,我在《时代建筑》主持的一期杂志叫《形式追随能量》,探究怎样从这些自然的要素里树立很多历史的线索,提出了很多能量和环境的议题,所以美国的建筑理论说当我们当代建筑越来越关注到生态和社会责任问题的时候,我们传统的建筑学理论自主性受到非常多的挑战,这句话怎么理解呢?因为我们传统的建筑学更多地倾向于关注建筑的本体、功能、空间,同时我们还面临一些外部的非常巨大的挑战,包括能源等方面的问题。雾霾的问题与能源的问题就非常相关,我最喜欢的建筑师半个世纪前设想了一个纽约的穹顶,用可以随着气候变化升降的穹顶来控制整个纽约的气候环境,这是一种非常乌托邦但是非常大胆的的设想。还有中国的记者柴静,用穹顶比喻中国的雾霾,雾霾在北京某种程度上来讲已经成为一种比较常见的状态,实际上上海雾霾也非常严重。我们这次的课题选址在上海的陆家嘴地区,如果看一下整个世界的PM2.5的地图就会发现,最深的地方是中国,特别是中国东部沿海的最发达的地区。

我们除了关注这样的话题和挑战,还要找到工具和方法,用什么样的理论和工具来支撑,这其中我们觉得能量流动的方式是非常重要的,如何把一些自然要素、飓风的要素引入到建筑和城市里来,从物理学的观点、从设计师的观点如何来应对雾霾的问题。我们夏令营的成员是来自于世界各地最好的院校的五十名学生,研究生为主,针对现代都市除了用传统的技术方法之外,还可以用建筑的方法、被动的方法、设计的方法来应对这些自然的问题。我们几个评委每个组分出来不同的团队,每组选择不同的主题,形成了一场很强的头脑风暴,同时这个成果在哈佛大学也做了同步展览和设计研讨,有非常跨学科的一些教授来参加研讨,有城市设计、环境学院的教授,还有能源学院的教授。我们关注了八个这样的话题,这些话题包括热力学的装置、热舒适的体验、生态怎样介入城市、能源与物质、空气的流动如何塑形等,第二组的设计分析了整个陆家嘴地区气流的流动,学生们做了一个非常详尽的气流流动的图纸,在图里可以发现这一地区的弱点,从而介入一些新的建筑。这些建筑既是一些功能的插入,同时又能形成一些通风的塔,用以带动整个地区空气的流动,同时也形成更多的步行的系统,来解决汽车的尾气问题等。第三组的设计是一个非常激进的生态化的形式,把上海的几个高楼都用绿化装点,探讨新的绿化怎么跟现代建筑结合。

另外一组提出了未来超高层不同的类型,我们今天比较熟悉的形式可能是建筑的核心筒,外部是办公空间,但学生们提出是否可以重新思考我们的核心空间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让它既可以成为一种结构的主体和运输的空间、设备的空间,同时还能成为一种与环境互通的东西,成为一种通风的空间,与外部环境互动的空间,所以他们提出了这样一种新的超高层的类型。还有一组同学提出了风塔的概念,认为建筑既是一个美学功能的事物,也可以成为一种技术的、空气的驱动设施。还有同学提出了一种更系统的在地面组织的绿色建筑的设施,以及通过这种设施怎样来加强两岸的步行空间等等。我们对此做了很多后续的研究,有一本书正在出版,希望把这样一个话题从短期的讨论变成大家更长时间内关注的问题,这个话题也引起了我们的评委张永和教授非常强烈的兴趣。他在今年的上海当代艺术馆提出了“设计抗雾霾”这样一种更广义的设计,表述了除了从建筑的角度、从城市的角度,我们是不是还可以从产品的角度、艺术的角度去做设计。(本文整理自“商业改变城市·概念商业广场国际建筑设计竞赛高峰论坛”)

本站申明:网友阅读本站内容,视为认同本站协议,协议详情请点击查看
标签:李麟学差异系统的建构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