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id Gianotten:OMA建筑为中国带来转变
来源:畅言网archcy 2014-03-05
David Gianotten于2009年创立了荷兰OMA大都会建筑事务所亚洲总部,成为OMA香港办公室的负责人。在他的监督下,OMA完成了一系列包括深圳证券交易所和台北表演艺术中心在内的大型项目。在出席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活动期间,Gianotten接受了某国外媒体采访,回答了关于城市、创新和公司运营等相关问题。畅言网整理了访谈内容,与大家分享。
问:什么是建筑?
Gianotten:建筑帮助人们更好的相遇和交流。建筑师创造的空间使人们遇见彼此、履行职责,使自身成为文化的一部分。建筑师有责任让人们重新认识自身、发现周围新的事物、增进相互交流。我希望设计的空间促进交流、充满欢乐。
问:建筑师应当担当怎样的社会角色?
Gianotten:建筑师可以成为有形环境中,增进多种社会层面对话的催化剂。建筑师不光要考虑自身思想,同时要凸显并扩大其他人的想法,将其体现在整个建筑环境中。
问:OMA亚洲公司如何应对中国的快速发展?
Gianotten:我们对转变更有兴趣。在中国,城市化往往意味着抛弃历史,创造全新事物。OMA致力于了解亚洲历史背景,理解中国现状,将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引入项目中,潜移默化地使变化发生。尽管城市化稳步行进,农村区域却被忽略。亚洲城市化速度相当于历史上欧美国家工业化速度的30倍,经历时间也仅有二三十年,形成了城乡巨大差距。小规模社会运行良好,但居民已经迁移,我们产生了许多疑问:我们如何朝未来前进?我们如何为尚非城市环境的中国注入活力?农村依然是生产重地,对于食物供应至关重要。OMA不仅希望让建筑所在的城市周边环境改变,同时将变化带到人们的故乡,并改变引发的影响。
问:创新在你们的设计中起到什么作用?
Gianotten:理念、物理环境的创新、文脉调整,这些都是OMA建筑背后的驱动力。我们做大量的技术调研。例如,一个剧场如何运行,我们如何通过创新,使人们从三个方向、清晰地看到100×40米舞台上演员的动作。成功地实现这个目标需要系统化知识、技术以及提出创新的勇气。通常而言,甲方不会要求创新,而是只对其了解的领域提出要求,我们的诉求有时也不会被接受。尽管如此,作为设计方,我们要用简单的语言阐述创新并加以解释,使甲方立即了解要义。
问:深圳证券交易所设计意图是什么?
Gianotten:我们在项目设计前,做了许多调研工作,了解证券的真正含义。证券实际上是从人们之间发生的实际股票交易,转变到数字股票交易。我们还需要对交易所机构的经济作用以及10年后的状况有所预见。交易所的变化必须体现在建筑中,如同深圳从30年前的小渔村发展到1400万人口的大都市。
我们希望表达的理念是使建筑成为促进城市化和有形公共空间变化的经济象征。同时,交易所应当具有开放性,而在许多国家,它是封闭不对外开放的。
问:建筑事务所的管理工作是怎样的?
Gianotten:作为管理者,我必须处理商业发展和创新需求的平衡关系。这种平衡性让我着迷——人们如何对环境做出回应、不同的人们需要怎样的创新空间、其他人如何抓住事务所的商机。领导80余人的团队,应对两者商业和设计创新的平衡关系,解决公司外部环境问题,所有这些都是挑战。同时,我们努力创造无限创新的建筑,赢得令人激动的发展机遇,从员工那里每天得到学习,反之亦然,共同取得进步和发展。
问:对有志从事建筑设计的人有何建议?
Gianotten:在学习初期,不要将目光局限于建筑。不仅关注建筑史和项目本身,同时积极拓展自己的视野。建筑师必须具备各种知识、技能,将知识联系起来,在城市中创建客观存在的建筑。建筑师要尽可能地开拓。许多设计机构培训特定风格或设计过程。设计师要发现自身方式,不要只一味听从老师。设计师真正发掘自身适合的设计方式,使发现更进一步,设计出令老师认同的成功项目,在项目中讲述你的发现和成长。只有当你真正获得设计乐趣,才能在设计道路上长久地走下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