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2023建筑行业十大评选

超万名行业内专业人士实名投票

秉持客观原则的非商业化评选

魏浩波:抽象于传统的形式建造


西线工作室主持建筑师、贵阳建筑勘察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总监  魏浩波

贵州是一个场地条件非常复杂的地区,我们工作的重点是研究场地执行的控制方法,建立复杂地缘场地的工作模型。对场地执行的研究起源于2003年,当时,我正受命建造贵阳郊区的摆陇村民俗综合体。

摆陇村是一个拥有百年历史的石头村落,位于花溪苗族聚居地,村落建在相邻的两个山头上,一个山头住着刘姓家族,另一个山头住着黄姓家族。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了这个村落的布局是一种特殊的场地结构,父亲、儿子围绕着一个院落世代交替地建造房子;这个家庭又和其他的直系亲属家庭围绕着一个更大的山地院落建造房子,形成直系家族组群;这个直系家族组群又与其他若干个直系家族组群围绕一个山头建造,最终形成一个庞大的家族体系。这是一种单元层级叠加的组合系统,这种系统恰好是一种宗族社会结构关系的反映,也是乡土中国的典型模式。根据这种方式,我们发明了一种新的工作方法,由既有的特殊场地秩序发展为特殊的空间形态,以传统建筑原型为形式关注新的经验建造。

经过对摆陇村场地的再升级研究,我们发现了场地布置的三种方式,A种单元建筑是无止境的,每一个建筑依靠地形各自进行独立的处理,若干个单元最终组成为具有规模效应的成组空间形式。B种单元形式是传统的单元民居建造,往往是根据一家人的意愿建造,需要充分地进行盘转,使坡向、风向、树木、洪水、防水、排水等都被准确判断,判断的目的是为了规避风险,降低成本。C种单元成组在成本控制方面非常有价值,我们在建造山地建筑时往往忽略单个建筑的整体效果,使山地建筑只注意位置性而忽略整体性。这种单元形式将乡土场地的复杂性化整为零,对环境破坏较小,便于操控,由于是小空间单元成组,有助于延续重复性与差异性并存的聚落空间质感,并易于整合成规模效应,形成一种由简至繁的等级机构。

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发展出四种基本模式,第一种是单元同构重复,由简至繁的组群等级控制结构;第二种是把现代建筑的临时空间、分隔网体系、平行体系建一套相互关系平等组群控制结构;第三种子体、母体采用统一空间体系,形成水溶于水般的空间形式;第四个是建立某种特定的组织结构,周遭的界面向外延伸,以情景的方式达成场地与建筑共生的状态。通用建筑是每一个时代的木构建筑和石材建筑中的精品都与所处的时代相吻合,所以乡土建筑的研究基本依靠通用建造体系而完成。

单元层级逐个控制案例——丹霞世界自然遗产赤水游客中心

项目所在地的场地条件比较复杂,是一片依山傍水,生长着红色丹霞石的山地,地质形态呈现为逐级向上的平行台地与明确的主脊线特征,北低南高,西低东高,零星地散布着几个规模约二三十户人家的自然村,杂姓,无血缘结构,场地秩序主要呈现为近垂直山体主脊线的平行退台+聚焦方式。

项目包含展示中心和游客中心两部分,建筑呈现平行多边形,这个多边形在平坦的地面开阔处变成U形空间,在端部则变成一个三角形屋檐,根据功能,第一个平形体打包形成第一个层级组,又由若干个小单元在平坦地区形成一个对外的公共单元,这是第二个层级组。我们把建筑的展厅分为8个体块,每个体块应对不同的台地,每一个台地为合成不同的空腔,围绕着院落,组成事实上的层级关系。

赤水游客中心在场地秩序方式上,延续了传统地缘的弱处理方式,将传统聚落单元重组的控制方式附设其上,实际上是一种强控制加地缘的弱控制综合起来对场地进行控制。

游客中心采用平行聚焦同构,将斜靠在山体上的功能为内部办公空间的五条红色锯齿形单元体通过斜向平行且聚焦收缩的方式组合成第一层级同构组,再与位于开阔地的服务于游客的白色“U”型基座组合成第二层级同构组。建筑形式的处理也与这两个层级的同构关系相呼应,呈现出第一层级同构组(倾斜向上聚焦的丹霞红屋顶)与第二层级组(纯白色基座体)的组合方式。

展示中心采用围合向心同构,由于展示中心地处不同标高台地组合的地段,于是延续了当地处理这种地形的院落单元散点控制法,各功能单元体根据流线秩序,就近随台地布点,最终通过环形路径串接,围绕着一方相对开阔的庭院整合成一个具有两个层级特征的向心型空间体系,功能单元体为元语言级的方体;屋面则因循山势,成就为起伏折叠的斜面。

通用建造是将漫长的宝贵场地经验转化为空间深化的基本骨架,将当地人习以为常的结构形式抽象为新的形式原型,正在生产的和将要生产的建筑都有利于人们理解当时当地的基础和媒介。

本站申明:网友阅读本站内容,视为认同本站协议,协议详情请点击查看
标签:传统魏浩波场地通用建造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