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2023建筑行业十大评选

超万名行业内专业人士实名投票

秉持客观原则的非商业化评选

宋照青:建筑的目的是什么?

上海日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董事长、总建筑师

本文通过对万山岛独特的自然环境、地形地貌、人文特征的分析,引申推出建筑设计中环境性格的决定作用。在此基础之上,分析研究建筑围绕环境性格的主题,讨论以何种手法去体现环境的特色,并进一步阐述了作为设计师应如何看待建筑的目的与过程。

万山镇作为离岛,离珠海约40公里、水路行程约2个小时。岛上居民有3000多人,既是遮风避雨的港湾,也是水产丰富的渔镇。万山岛的平地很少,主要集中西面的港湾周围。主体为石头山,连绵起伏;将港湾紧紧地怀抱其中。渔镇紧靠山体,围绕着港湾。镇上最多的是渔业加工的小作坊,当渔民下海打鱼时,家属们就在镇子的主街上清洗、晾晒、加工海产品。镇子中间的位置有两家海鲜排档,紧挨着码头,面朝大海迎接着来往的客人。这些年来,万山岛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及丰富的渔业资源吸引着众多海钓爱好者,其中不乏国外的海钓客。岛上仅有的几家酒店和旅社也因此生意兴隆。这里既能方便地出海钓鱼,回到镇上又能欣赏碧海蓝天的美景,体味远离尘世的宁静。

珠海万山静云山庄1

基地位于半山腰,主要由三层台地构成,直面港湾,原本是镇上的小学和幼儿园。各层台地之间高差5米左右,最低一层台阶海拔43米,周边绿树环绕,郁郁葱葱。基地往西,迎向海湾的是一条长长的台阶,上段笔直陡峭,直向港湾;往下逐步变得曲折平缓,穿过比邻参次的民居,一直通到码头。这是一段步移景异、漫步观光的绝佳动线,尤其是间中还有棵大榕树,停留在树影下,看着整齐停在港湾中的渔船,场所的印象让人无法磨灭。回首向东,地形向上逐渐陡峭,登高20多米,能走到山上唯一一条可以走车的山路;再回首时,满目翠绿,只有从树梢的间隙中,依稀看到一些大海的蓝色。这种令人难忘的印象强烈地打上了环境独特的印迹, 我们称之为环境的性格,这种与众不同是完全自然生长出来的,具备强烈的环境原始特质。

去年的上半年,与隈研吾、章明先生在苏州有过一次论谈:隈研吾提出了他的负建筑,不刻意追求建筑的象征意义,不刻意追求视觉需求,也不刻意追求只满足私欲的建筑形式;他提出:我们的欲望让我们把建筑从周围环境中分割出来,我们忘记了建筑的本意是让我们容身,让我们居住地更舒服,而一味地将建筑当成 “物”,在其身上画满了各种符号,直到将我们自身淹没。

今年与桢文彦先生的对话中,大师也提出“安静”的建筑,不打扰周边环境,不破坏周边环境,不强加周边环境,只起到促进的作用。这与我们古人所谈到的天人合一的观念是一致的,尤其在今天主流思潮已经颠覆了秩序和东方的含蓄,无所不用其极地鼓励张扬毕露的时候,尤显不易。

经过仔细的研究,为了尽最大可能不打扰周边的环境,在总图布置中,我们决定充分利用原有的台地,以最小的开挖量减弱对现有环境的破坏。另一方面,山体基本是岩石,无法挖掘,大型施工器械也上不了岛,施工主要靠一些小型机械,更主要靠人力来完成。这样处理能最大限度地控制成本。

珠海万山静云山庄2

依然记得头一次登岛时,背影中的山体给予的深刻印象,所以我们也不希望建筑为了观海而破坏了整个山体的视觉感受。因而在场地的中轴上,前两级台地没有布置建筑,只是圈出了台地中每一棵现存的大树,将其保留下来。我们尊重并珍视这些存在了几十年的环境元素,希望他们与我们的建筑共同成长。我们将主要的客房布置在两侧,空出中间的场地去营造环境,在保留与融入的基础上为原有的性格与品质增色。这成为设计过程中始终遵循的原则。

方案的实施是个极为辛苦的过程。由于是石头山,基本没法挖掘,连施工场地都不容易找到,同时又因靠近军事区不能使用炸药。现场严苛的条件反过来也逼使我们不得不抛开常规的思路,主动去适应地形。于是方案不得不以一种自然生长的模式去推进,往往是现场先清理勘探,平整出一小块空地,然后再去修改甚至重新进行方案设计以便更好地适应地形。在此过程中,格力的鲁君驷先生给予我们极大的鼓励与支持,并首先提出尽可能去保护环境的理念。

建筑的体量与形式一直是每一个建筑师极为关注的主题,因为通常这代表了建筑师的能力与品味。但在万山酒店的设计中,我们认为建筑的形式已经不是最为重要的元素,既然与环境紧密结合,我们希望以谦虚的体量、优雅的比例以及朴实的材料去加强环境的融入。建筑符号在这里是我们所摒弃的一个因素,长期以来,各种各样的象征意义力图通过建筑符号去彰显个性。放眼看去,中国的城市充斥着各种各样夸张的符号表述,而环境为主体的场所精神已被忽视。我们往往分不清东南西北,分不清男女老幼,一大堆视觉冲撞后留下的只是困扰与疲惫。而在万山酒店的营造过程中,我们试图呼唤土地的精灵,让这里的一草一木都能自由地发挥,这是这一片土地所赋予的。因此在平面的布置上,我们充分利用西面的那一段直跑台阶,在第一进和第二进台地院落中形成一个相对的对称关系以强调场所空间,而在东侧和往山上发展的方向上顺应山势,打散建筑体量,与等高线交相呼应,互为补充,融成一体。

珠海万山静云山庄3

酒店的客房只能步行到达,在到达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秩序空间营造步行的情趣。客房的进入体验也同样处理,先通过一个小院进户,进入室内;穿过室内从阳台上可以看到海天一色。同时客人们又如同居住在绿树环抱的山林中,室内外空间以原始的方式补充并融成了一个整体。设计过程中我们通过反复从码头走到基地的历程去体验环境的细节,希望将各种空间变化与相互穿插的感觉延续到酒店内部。通过台阶的转换,台地的变化,我们寻找到将这条流线延展到山顶的自然环境的模式,这也许就是一种建筑生长的状态吧。而这一切的落实却源自于对自然环境的尊重与发现。借用爱因斯坦的名言:“沉思不朽的生命之秘密,熟虑微觉的宇宙之构造,谦卑地接受出现在自然界的极为微小的启示等,对我而言,这些就足够了。”(注)那么万山给我的启示就是尊重这片土地,尊重这里的环境,最为重要的是尊重他们背后所呈现出来的环境性格。诚如老子所说“其心以为不然者,天门弗开矣。”(注)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建筑的目的是什么?尤其是城市中大量地标性项目如雨后春笋般脱颖而出,人们纷纷把其作为个人、企业、甚至城市的形象与标识。为了迎合这种建造的需求,建筑师们绞尽脑汁地去创造各种夸张的形体和空间。各种符号与标签的充斥,使我们已经失去了对客观事物的直觉判断。首先是城市个性的消失,接着是城市环境的消失,再接着是生态平衡的消失,幸好造物主以其一场遍布全国的雾霾来惊醒世人,让我们来重新审视我们的生存意义。

结语:

看到几棵经年老树在游泳池边的亲水木平台中耸立,将似垂的落叶在微风的吹拂下摇曳在平静的水面上,也看到长长的挑檐与林木缠绕交织在一起,更看到室内空间呼应等高线的变化共同起伏,每一个细微之处的背后展现了设计的美感,而场所精神就在这一切的共同作用下呈现出土地自身的品质。最终当看到万山这一片依山傍海的客栈诞生在这个岛之上时,万山依旧存在,只是变得更好。这也许就是建筑的意义吧。

注:林语堂《老子的智慧》

本站申明:网友阅读本站内容,视为认同本站协议,协议详情请点击查看
标签:环境性格、融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