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il Denari:建筑设计要从人的尺度出发
来源:畅言网archcy 2013-04-12
Neil Denari是美国著名建筑师,同时也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他教授的Suprastudio研究生课程研究建筑和城市设计的共通领域。近日,某国外媒体采访了Neil Denari。访谈中,他表达了获得美国建筑师协会金奖的感受,并透露了对于建筑教育和建筑行业未来走向的见解。畅言网将访谈内容整理出来,同大家分享。
Q=媒体
A=Neil Denari
Q:请谈谈获得美国建筑师协会金奖的感受以及获奖对于您和您的事务所的意义。
A:首先,获奖在意料之外。奖项证明实验性设计再次被建筑业接纳。我做项目设计已经很多年,不过在40岁之前,没有方案得到实现。许多致力于建筑实验的设计师一时不能取得设计委托,一旦得到,问题就变成设计师是否能继续自己的设计实验。
Q:没能将更多的方案付诸实现,这个现实是否令人沮丧?
A:许多设计师都会说,“设计项目还不够多,最终设计成果与设想还是有出入。”设计师的想法总之比机会多得多。除了设计HL23(Neil Denari设计的广受好评的纽约公寓楼)项目,属于我们公司的时代尚未到来,我们仍旧期待设计地标性的项目,最好是公共设施项目。同时,我们也希望能增添设计项目的多样性。抱怨或放弃非常容易,但任何成就都是辛勤努力和艰苦奋斗获得的。
Q:HL23项目的成功是否帮助你们实现其他项目方案呢?
A:我们有一些新项目,包括开始的洛杉矶的部分项目。其中之一是位于Wilshire大道的办公楼。这栋建筑属于1970年代的主流办公楼,如今可能更像类似Gensler这类大设计公司的主要作品类型,而非我们这类公司。地形和围护结构塑造了这些办公楼,甚至大楼本身也成了围护结构的附属物。Wilshire大道办公楼有三层,项目面积为34000平方英尺。此外,我们正在对位于贝弗利达到的一个现代家居展示厅进行翻新改造。
Q:您说过有时行业“天平”会偏离主流领域,是否有推动“天平”运行的可能?
A:作为建筑师,有时候会有无力感,因为我们是项目流程中最末的一环。全世界范围内,都存在这一问题,建筑师需要被认真对待,而不是被当做浅薄涉猎者或学术半吊子。在欧洲,情况略微好些,建筑师一贯享有较高的尊重程度。
如果建筑师追寻机会,那么就会去机会所在地,最终会去中国这类国家。建筑师仿佛面对一张世界地图——现在是新加坡,过阵子是巴西。这这意味着建筑师是在追随,而非主动创造或坚持主见、坚守自己的市场。
Q:您设计的HL23项目和教授的Suprastudio课程,针对的对象分别是富含细节的建筑以及宏观规模的城市设计。在项目设计中取得微观宏观的平衡,是否是您脱颖而出的秘诀?
A:我对于材料和施工都有兴趣,同样城市设计的奥秘也令我着迷。我试图思考城市环境的真正意义,目前城市环境过于关注空间和日常生活现象。当然,我不支持冷漠随意的城市设计。
我一贯主张设计要尽可能从人的尺度出发,这也是最终参照点。以人为本并不过时,这是我坚持致力的现实理念。空间使人有深刻感受,这也是实验设计的主导形态。
Q:设计尺度方面,您最希望传授给学生什么经验?您不会希望他们最后成为城市规划者吧?
A:技能到达顶尖水平时,能够掌控所有尺度的项目。我欣赏的设计公司不会畏惧任何尺度的项目。某种层面上,这关乎到技能、工具和自信。另外,还有设计思路以及将设计变成具有说服力的媒介。我们试图在复杂性和尺度上更上层楼。
Q:您如何看待建筑教育和实践之间的分歧?
A:这个想法有些过时,不过欧洲建筑教育偏向技术,美国建筑教育偏向理念。过去十年中,我的个人设计项目一直努力将科技性质和研究成果结合起来。美国的建筑设计中,技术方面常常错位。
我不认为学校有责任使学生具备职业技能,以便学生做好面对工作的准备。学生上学时应当像从工具箱中摆弄工具,获取使用工具的技能,而这些技能有可能在未来工作中派上用场。
Q:您的工作中主要部分就是研究新鲜理念,您的研究是否也来源于此?
A:学习阶段,我对于艺术和建筑的关系很有兴趣,而现在我对于这层关系的兴趣愈发加深。我想问题不仅可以是“有什么新鲜事吗?”,还可以是“你怎样找到自己内在的声音?”如果一个人不太躁动不安,那么他不会太有创造性。
Q:您的设计中有很多几何、抽象元素?
A:我在学校学习时,希望了解概念的来源。如果建筑是媒介,那么我希望能找出其他激发想象力的事物。因此,人们才会认为我的部分设计类似工业设计或图像设计。
我学的最多的艺术是色域绘画,包括Robert Ryman和Barnett Newman等人的作品,我对于这些绘画很有求知欲。这些绘画非常关注细节、非常纯粹,和形式毫无关系。
我认为所有建筑师都在某个层面上与抽象性打交道。尽管我的作品看上去比较复杂,内在却具有简洁性。可以说这些项目是以复杂形式展示简单的几何形状。我学会将简洁的色域绘画融入设计之中。
我倾向于认为抽象性和尺度让设计师能同时保持严谨和开放性。设计师刻意依靠直觉或猜测设计,但至少有一些约束元素。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