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er Eisenman:真正的“建筑”只存在于图纸
来源:畅言网archcy 2013-07-19
作为世界知名前卫派建筑师,Peter Eisenman的设计理念深受解构主义影响。欧洲被害犹太人纪念碑是Eisenman最具代表性的项目之一,1.9万平米的场地中安放了2711块混凝土板,在斜坡上排列出网格图形。近日,某国外媒体采访了Eisenman,他透露了对于自己事务所和建筑行业的看法。畅言网整理了访谈内容,同大家分享。
问:对您而言,实际的房屋只是使概念房屋成为可能的媒介。从这个意义上看,真实的建筑仅存在于您的图纸中。
Eisenman:“真正的建筑”之存在于图纸。“真正的建筑物”存在于图纸之外。请注意不要将“建筑”和“建筑物”混为一谈。
问:您是否曾希望自己的设计不被真正建造?
Eisenman:不是。如果说现今建筑界存在争论,最持久的争论也许是一些人认为建筑是概念性、文化和学术实体,而另一些人认为建筑是现象学实体,即建筑、物质性、光线、颜色、空间等物质体验。一贯以来,我都站在现象学的对立面。我对Peter Zumthor的著作没兴趣,也不会花时间操心细部设计或木材纹理等问题。我毫不在乎这些问题。话虽如此,实际建造还是要进行。然而,纸板建筑”的理念意味着整个概念的实质性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反物质”的论断。我在概念论领域最重要的项目或许是纸板建筑。HOUSE II项目图片是在没有阳光的情况下拍摄的,所以没有阴影,没有显像。其实,HOUSE II图片之一刊登在一本法国杂志上,介绍这是“HOUSE II项目模型。“我已经实现了我的预期目标——减少建筑形式和模型之间的差异。我总强调“建筑模型”作为建筑的概念实际。当你看到这些房子、亲临其境,你就会意识到,它们是重要的实践,每一个都有不同的主题,关注的不是在社会意义或文化意义,而是“建筑意义。我从没想要建立任何除住宅以外的建筑,因为住宅给予足够空间进行非功能性实验。其二,我认为参观设计的住宅没有必要,住宅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事物都存在于图纸中。加拿大建筑中心有2,000张关于HOUSE II项目的图纸。我会不断绘图,因为我从来不知道我一直在寻找什么。我知道大体参数,但我有没有如何实现的公式。每栋房屋背后都有一种想法。
问:考虑到建筑在认知方面的存在性,是否一经建造,就失去真正意义?真正的建筑变成真正的建筑物?
Eisenman:Manfredo Tafuri曾对我说,“如果你不建造,没有人认真对待你的想法。建筑理念必须依附在建筑物上,否则相当于从未建立该理念。”建筑理念在于能否经受建造、人、时间、功能等因素的考验。Tafuri认为如果建筑师不去建造,那他的思想不会被世人关注。我非常赞同,如果我的设计没有被建造,那我们俩不会坐在这里交谈。
问:在这种情况下,建设意味着什么?你相信已建房屋或“真正的建筑物”代表只在概念上存在的“建造模型”的“真实的建筑”吗?
Eisenman:不能一概而论。当你来到辛辛那提阿罗诺夫中心,会经历非凡的空间体验。教导性质的图纸是另外的东西。建筑师必须将设计方案付诸实现。你必须看到它,因为你不能绘制。你不能通过认知,明白是怎么回事。看到它,并亲身体验,这是非常不同的概念。在工作中有三个阶段,一个是纯粹概念性的,如你所说,可能不一定被建。第二个是地面项目,尺度完全不同,其中不少待建。第三阶段是圣地亚哥这种混合项目,因为它既不是地面建筑,也不是一个数字。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