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2023建筑行业十大评选

超万名行业内专业人士实名投票

秉持客观原则的非商业化评选

崔海东:直面挑战,冲浪前行

崔海东——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品筑设计工作室主任。山西忻州人,清华本硕博,从业二十七年,行路不止,追寻不懈。自我及团队长期坚持文化的发掘、城市的视野、品质的追求、平衡的设计。他的职业生涯恰如主题“品筑长河”——黄河流域印证着设计的足迹,长河落日影涵着建筑的风华……本土、地域、乡情、匠造,其建筑根植于此,设计渊源于此。

目前的生存状态?

跟过去相比,建筑师现在甚至更忙了。项目程序更繁琐,周期更长,投资的制约、财政的紧缩、领导的变更……种种因素影响干扰着项目推进。疫情期间有过停滞,但工作量并没减少,事实上无论如何动荡曲折,前期方案的压力都很大。我们面对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强,不免让设计工作陷入忙乱。另外“品筑设计工作室”升级为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的一级部门、品牌工作室,各方面的压力也增加不少,包括完成年度经营指标和绩效考核,以及科研、获奖、管理目标等等,的确是负重前行,慢进则退。

品筑设计工作室合影

有没有职业困境?

我们可能做了很多设计,盖了很多房子,但能称得上“作品”的并没有那么多。从业以来估计只有10%的设计得到了落实。有的项目施工图都画完了,最后停工下马,留下太多的遗憾。以前把土建、结构、水暖电做完就行,现在增加了好多专项,设计收费还在2002年标准上打折,搞得大家生存发展空间越来越紧张。眼看现在设计院35岁以上的老员工越来越少,建筑专业报考也不再吃香,十年后建筑师后继无人的效应或许会逐渐显现,类似施工单位招不到工人,年轻人宁愿送快递,设计院恐怕也要面临这种情况。

作品年表

对业界的观察与呼吁?

国内公共项目的决策者往往不是最终的业主或使用方,真正的使用者却没有决策权。眼前一亮的方案通过了,后续投资、施工、功能、规范等等变更总会产生大量问题,导致设计不停地修改。业界推行建筑师负责制出发点是好的,行业也做了一些试点,但一般项目并没有责权利配套,要求建筑师担负那么大责任,客观上是不合情理的。

从创作机制上,民营设计单位也许有其优势。公众能看到国内优秀的作品越来越多,不少好房子跻身国际水准。建筑界的整体水平提升了,所以2029年世界建筑师大会时隔30年在中国举行,确实令人欣喜和振奋!话说回来,现在不少重大项目中标的还是国际大师,应该提倡多给本土建筑师机会。

西宁市民中心

谈谈您的建筑观?

建筑创作需要追求极致。比如大型商业建筑、高层写字楼等项目可以走高技派路线,使用幕墙实现“高精尖”的效果;一些“小清新”的低技派则使用混凝土、砖石、夯土、竹木等材料,设计到位也会非常精彩,当然这很考验施工水平。然而不追求极致,处处万金油,就难以出色。追求极致就要创新,就要挑战自我,就要有一定的冒险精神。

依照我的建筑观,建筑是在特定的时空下、复杂的场域中,地域、城市、环境、人群、技术等各种要素交织、凝结而成的网络节点。设计还要综合考虑建筑中人的体验、城市中起的作用和历史文化的传承等。特别看重建筑的在地性,每个项目都会下大量的工夫,以求做出最适宜的设计。“止于至善,工于至美”——我们会用理性的逻辑建构,推演方案并不断优化。高品质的建筑、高品位的设计、高品行的团队,始终是我们一贯的追求。

 

海东市南凉遗址公园及游客中心

怎样提高完成度?

方案就像人的基因,决定了建筑最终的效果;设计深化和施工图之后,就得考验现场服务的功力了。临近竣工收尾,下工地越要勤,各种衔接收口、专项交接的问题都会不断“涌现”。驻场的工地代表最多传递信息,建筑师必须亲自现场救火,不要等木已成舟,只好将错就错。接下来回访如售后服务,也是很应该做的一件事。通过调研反馈,我们可以了解到建筑的问题,是设计不到位,还是跟运营或施工相关,日后就可以多些预见性,少些犯错误的机会。

上吊车下工地

材料运用有什么心得?

当下生态、绿色、环保成为行业共识的发展方向。越来越多的优秀作品运用更加真实朴素的结构与材料,这些在实验性作品中更容易实现,大型项目应用上确有一定难度,人们更容易选择常规、保守做法,艺术感染力就一般。所以在实践中,最好能兼顾考量经久耐用、绿色环保和创新度、性价比等因素。可以说材料对于建筑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每一次材料样板的确定犹如实验和考试,要反复比试推敲,毕生凝练经验。

临汾市平阳广场城市更新

如何把握各方的博弈?

首先要为业主提供基准线之上的设计,然后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同时包含自己的理想。要想引领甲方,赢得多方博弈,既要讲专业,更要讲策略。规范等纯技术问题比较好沟通;功能问题上尊重甲方的需求;最难的是审美效果,体会是探索出主流相向而行,争取求大同存小异。越是体制内大项目越趋向于折衷,个性风格就没那么强。而明星建筑师更多彰显自我,比如扎哈的设计未必同周围环境那么协调,却也有很多人欣赏。

西宁晟世达金融中心

海东市体育中心

聊一聊现实和期望?

目前和将来设计市场分化严重,水平参差不齐,愈发内卷竞争。优质优价的情况肯定有,有的业主水平高懂设计;也有业主认识不到设计的价值,一味压价;还有大量中间层的,既要设计出色,又要紧抠费用。投标比选更是一言难尽,有底线的还会支付方案补偿费,个别无良的全然漠视知识产权。这就涉及原则问题,设计单位要自觉捍卫权益。

步入城市更新阶段,人口下降老龄化,新建楼堂馆所少,建筑学招生遇冷,或许这个时代、这个行业已经不需要那么多的职业建筑师了。我们不应该回避这个现实问题,过程可能很痛苦,要直面挑战。让竞争来得再猛烈一些吧!相信优秀的建筑师、设计单位会生存下来,社会终将更加尊重设计。

青海大通文体中心设计

大同中医康养小镇规划

海东市核心区建设鸟瞰

说一说理想和追求?

建筑师常遇不如意,然而不免“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情怀,理想和现实总是存在一定错配。在我看来,苏轼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典范,永远乐观豁达。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修炼自我,在逆境中冲浪前行。

身为大院建筑师,肩扛着全行业建设量的中坚,承担着国家社会企业的责任。勉力完成年复一年的考核之外,留给自己发挥创作、琢磨理想的空间和时间并不多。光影如梭,建筑长在,所以要珍惜每一个机会,善待每一片土地。归根到底建筑是百年大计,最终还是希望多出作品,大家将来记住的也只有作品,这才是职业建筑师内心永恒的追求!

肥城市民中心

 

人物介绍

崔海东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品筑设计工作室主任。中国建设科技集团学术领军人物、教授级高级建筑师、一级注册建筑师、注册城市规划师。长期在文化教育、办公科研、城市设计更新等本土领域深耕细作,践行“始于理性、终于感性;基于传承、立于创新;止于至善、工于至美”的设计观。主持建成50余项大型公建项目,获得省部级以上20余奖项,荣获“2003中国青年建筑师奖”、“第五届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奖”。兼任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文化学术委员会委员、城市设计分会理事、建筑改造和城市更新专业委员会理事、科研建筑学术委员会常务委员等。

 

本站申明:网友阅读本站内容,视为认同本站协议,协议详情请点击查看
标签: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师访谈建筑师崔海东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