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2023建筑行业十大评选

超万名行业内专业人士实名投票

秉持客观原则的非商业化评选

时评:城市转型的国际研究

网络配图

自工业革命以来,工业化造就了现代城市,培育了人类的新文明,但进入20世纪后,工业化推进的城市化到一定阶段出现了效率衰减,甚至加剧了“城市病”,这就不禁让人们反思:城市发展的真谛是什么?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以欧美国家主导的城市转型发展运动,进行了多方面的实践探索,并使之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变迁的战略行动,使它们在“后工业社会”来临之时,有效破解了城市发展中的一些难题,并且得以在信息革命到来后,构建了全球生产网络、服务经济维系的世界城市网络体系,通过在全球范围内整合优质资源,强化中心城市的国际影响力,来进一步提升区域和国家竞争力。进入21世纪,在知识经济的引领下,世界的主要城市又进一步转型升级为知识中心、创新中心,继续发挥经济、文化和消费的引领作用,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国家的一批城市,在新一轮全球化进程中快速崛起后,也在启动城市转型发展的新战略,丰富世界城市转型发展的实践探索。

资源型城市研究:破解资源“诅咒”

尽管现代城市转型发展的内涵和行动路径早已超越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内容框架,但毕竟针对不可再生资源型城市(镇)演进的研究,是城市转型研究的重要源头之一,而在信息革命到来之前,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研究已经形成了相当多的共识,并在实践运用中产生了一定的成效。

国际上对资源型城市发展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代表人物有加拿大著名经济史学家和经济地理学家伊内斯(H. A. Innis)等,主要是以单一的城镇为研究对象。到了二战之后,罗宾逊(I. M. Robinson)、赛门斯(L. B.Siemens)等开始研究资源型社区的规划与建设问题。在此基础上,卢卡斯(R. A. Lucas)提出了单一矿产城镇的发展阶段理论:建设、雇佣、过渡和成熟四阶段。此后,著名地理学家布赖德伯里(J. H. Bradbury) 又对卢卡斯的单一资源型城镇理论进行了发展,提出了发展的第五、第六阶段,即下降阶段和关闭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国际学界转向了对资源型城市群体的实证研究,重点研究经济结构、劳动力市场和世界经济一体化对资源型城市的影响等方面,以期为实践提供指导。进入80年代之后,国外的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多数已完成,城市转型研究的重心也快速转向了全球经济一体化对城市产业升级、新产业体系构建,以及大城市郊区化带来的产业空间、商业空间和居住空间的变化等新的领域。

城市空间结构理论:单中心空间到多核心城市区

城市转型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源头,是基于20世纪现代城市空间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实践性探索的城市空间结构理论。

20世纪20年代后,美国进入了城市扩散阶段,开始了郊区化的浪潮,一批大城市从原来单中心的空间格局,比较快地扩展为多核心的都市区形态。大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不仅体现在产业的分离、分化,还体现在城市社会结构的变化上,芝加哥学派对这一重大转变的研究,提出了“同心圆理论”、“扇形理论”,后来还有集成特色的“多核心理论”,这三大理论是从基于美国城市空间格局转型的实证研究而来的,它表明了城市作为一个有机生命体的空间从集聚到扩散的阶段性特征。二战之后,国际上对于城市的空间扩展、要素集聚以及郊区化的趋势等方面的研究,仍多局限于传统城市的单一主体的框架之内。1957年法国经济学家简·戈特曼(Jean Gottmann)提出“大都市圈”理论,主张特大城市的发展应定位为行政区域的核心,通过辐射并带动周边中小城市的协同发展,以形成在世界范围内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大都市经济圈或城市带。这一理论虽然立足于城市规模的扩大,但比较早地提出了在全球地理空间扩大城市影响力的命题,为大城市的转型发展提供了空间支持理论框架。

本站申明:网友阅读本站内容,视为认同本站协议,协议详情请点击查看
标签:城市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