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2023建筑行业十大评选

超万名行业内专业人士实名投票

秉持客观原则的非商业化评选

高庆辉:谈绿色、可变、共享的大型体育场馆设计

高庆辉

江苏省设计大师、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执行总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研究生导师、博士。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中国建筑学会体育建筑分会)理事、国际绿色建筑联盟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文化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演艺场馆设计分会专家委员、中国城市总师委员会专家委员。

亚洲建筑师协会(ARSAISA)“荣誉提名奖”、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奖”、“中国建筑设计金奖、银奖”、“全国行业优秀勘察设计奖优秀(公共)建筑设计一等奖” 、“WA 中国建筑技术进步奖入围奖”、“紫金文化创意大赛金奖”、首届“江苏省文化创意英才”等获得者。作品受邀参加第27届、28届世界建筑师大会(UIA)中国馆展览、美国宾大沃顿中心“当代中国建筑展”(CCAP)、“亚洲国际建筑交流会青年建筑师作品展”(ISAIA)等国内外展览。

 

近期厦门新体育中心的白鹭体育场举办了巴黎奥运会女足预选赛,作为之前申办亚洲杯时新建的一批场馆,白鹭体育场因为伸缩功能、足球场田径场转换的特点非常引人注目,成为了非常有代表性的场馆。请您介绍一下白鹭体育场的设计想法以及实现的过程。

高庆辉:

谈到厦门白鹭足球场,需要从更宏观的层面介绍一下整个项目。白鹭足球场属于厦门新体育中心,在翔安区东部体育会展新城片区。2018年我们东南大学建筑设计院和筑境设计,以及西班牙的波菲建筑设计事务所一起参与这个项目的国际竞赛投标并中标,当时这个项目叫做厦门市“一场两馆、新会展中心”建筑单体设计及片区城市设计 。

最初整个体育中心的建设是没有目标赛事的,只是按通常的一场两馆来建设,包括6万座体育场、18000座体育馆、5000座游泳馆,另外还有一个2000座的多功能训练馆,再加上周边商业配套和一些室外健身场地等等。在中标后的方案优化调整阶段,还接到通知厦门要承办亚洲杯赛事。因此,先后出现过几个可能性,是对体育场重新定性为足球场,还是重新在体育中心的用地里面甚至市里面其它地区再另行选址新建一个45000座左右的足球场。最后在厦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在2018年我们长达一年的方案优化调整阶段中,除了对总体布局、体育馆和游泳馆、商业等形态与功能进行调整外,决定从绿色、可持续的角度来做一次突破,把足球场做成一个可以转换的场馆,通过咨询、论证、技术探讨等,于2018年底确定采用伸缩看台的方式,把场馆做成足球场与综合田径场转换的场馆。特别要感谢本项目片区城市设计的总指导程泰宁院士的鼓励,他认为要敢于创新和突破,做一个中国第一座一场两用的体育场,鼓舞我们一直坚持做了下去。

 这种做法既可以节地,又避免了重复建设的投资增加。因此,2019年开始正式做具体的深化。我们重点研究了国际上能够实现足球场与田径场转换的两座场馆,一座是1998年世界杯举办场地法兰西大球场,除了举办足球比赛,这里还举办过国际田径赛事,另一座是新加坡的国家体育场,厦门的白鹭体育场应该是第三座这种类型的场馆。因为疫情的原因没有办法出国参观,我们便和国内的机械厂家沟通咨询,在深化设计阶段,又同中国院一起完成了整个体育中心项目。这是整个体育中心项目的来龙去脉,其中体育馆举办了CBA全明星赛,体育场举办了世界田联钻石联赛和巴黎奥运会足球预选赛等重要赛事,目前的使用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通过您的介绍了解了这个项目的大背景及过程,它的这个伸缩的方案也是通过论证的,从方案调整、深化到实现,这期间有哪些亮点和难度?

高庆辉:

白鹭体育场其实是后来的一个命名,主要是源于方案设计理念,我们汲取了众多厦门本土文化元素,从整体设计造型上看,建筑线型悠扬流畅,拱形结构既有厦门市鸟——白鹭挥舞双翼般的灵动、又继承了‘闽南大厝’之庄严。它是矗立在海边的一个很奔放的形象,从本岛能够看到从新体育中心到新会展中心的沿海的壮阔的天际线。场馆罩棚需覆盖观众席位以满足全天候观赛条件,南向取消上层看台,面海打开通道,不仅是场馆外立面拱结构的表达,更让观众在场内就能看到海景。

关于转换,确实有很大的技术挑战,在技术路线方面主要还是针对法兰西球场做了很多研究。升降、平移是基本的一个技术逻辑,在法兰西球场中做的是一种气垫水平平移,为了保护跑道不受影响。法兰西球场转换时间比较长,每次的成本也比较大,所以厦门这个项目,我们在方案前期论证的阶段,还是希望采用轮式平移等国产的落地性比较强的一种技术。我们在前期找了做舞台机械的厂家,国内的演出已经涉及了很多升降台设备,足球看台升降虽然是一个新类型,但是国内已经完全有能力完成了。所以除了深化细节外,我认为观念也很重要,首先要有一场两用、可变这个观念,做大量研究,去尝试突破。

具体在实施过程中主要的问题是钢结构、可变看台的一些技术设计,我刚才也提到中国院的巨大工作。要和专业厂家配合沟通升降、平移、环沟、预留等技术问题,还要保证看台的视线,最终在专业足球场模式下场馆大概能达到6万多座,看台伸缩后的田径场模式大概五万三千多座。我们做体育建筑特别重视运营的问题,因为田径场实际上是很难运营的,最多办办演唱会。除了比赛之外,场地本身没有特别多的运营手段,所以我觉得这个项目足球和田径模式的转换,是它的亮点,也希望能在后期运营中起到作用。

 

技术能力咱们已经初步具备,这时候就要观念为先,有一种敢为天下先的理念,咱们是如何体现的?

高庆辉:

是的,理念是很重要的,从体育中心、大型体育建筑角度来讲,这30多年我们举办了各种大赛,1990年亚运会开始,先后举办了三次亚运会、两次大运会,北京更是成为唯一举办过夏季和冬季奥运会的城市,通过举办大型综合性赛事,我们国家的体育建筑也发展起来。比如1990年以马国馨院士为代表的北京亚运会体育建筑组群的设计就很经典,为后续我国的现代体育建筑设计提供了优秀的示范。随着我国近年举办的大型国际体育赛事的增多,赛事组织能力和体育场馆设计与建造,都在不断进步、越来越好。赛事、场馆也带动了城市的发展,这些年各地都建设了很多奥体中心,服务地方城市和老百姓,所以可以算是体育建筑蓬勃发展的30年。

我们的理念也随着发展不断进步,最近国家提出双碳目标,体育建筑的发展趋势之一就是绿色低碳,实现可持续利用。比如近几届奥运会和世界杯以及去年底举办的卡塔尔世界杯,我们看到很多场馆是可拆卸、可降解的,是一个可逆的过程。原来的体育场馆投资大、占地大,很多场馆因为不好利用甚至直接荒在那,这是非常遗憾和浪费的,都是留给我们的一些教训。所以从长远来看,体育场馆的发展趋势应该是可逆的、可降解的,或者至少是可变的,总之应该是绿色的、可持续的。

我的另外一个理念是,建筑要会“动”起来。除了我们刚提过的法兰西球场伸缩看台,近期大家都看到皇马的伯纳乌球场改造,下部的草坪都可以进行升降和变化,它可以改为演唱会场地,而不会破坏草坪,我觉得这种先进的理念对体育建筑发展是非常好的,赛事在变,使用在变,建筑也要学会跟着变,我们的建筑要会动起来。

我们最近在做的其他体育建筑比如:阜宁文化体育中心、合肥高新区体育中心、六安叶集体育中心等建筑也是这样,让建筑动起来,尽可能多用,让它有各种模式的变化,让建筑的部位空间更多的转化。比如体育建筑要兼顾全民健身使用,把建筑的屋顶利用起来。比如体育建筑与会展、演艺结合,让体育建筑更多地被使用。降碳、绿色、可变、共享,我想是国际上共同的理念,我们现在也在我们的场馆中不断实践这些理念。

 

关于厦门新体育中心项目,除了白鹭体育场,另外的两馆-凤凰体育馆和白海豚游泳馆也是很有特色的,比如凤凰体育馆能够实现冰篮转换功能,请您再介绍分享一下这两个场馆的细节故事。

高庆辉:

新体育中心实际上最后做的是一场三馆,除了体育场、体育馆和游泳馆,还有一个2000座的多功能训练馆,这个馆主要给体育馆配套的一个训练馆。比如比赛有主客队,那么就需要两套训练房,这个馆就可以配合体育馆,满足篮球、冰球等等的训练要求。另外这个多功能训练馆还可以承接一些小型商业演出、会议展览等,丰富这里的配套运营。18000座的体育馆可以在六小时之内实现篮球跟冰球的模式转换,游泳馆也同时考虑了比赛和运营,除了标配的泳池和跳水池,还配套了戏水及商业综合体,是一个日常可以独立运营的空间。

这个建筑群在规划层面还有两个很重要的内容。一个是商业带,在一场三馆之间有一个非常漂亮的屋顶绿化、酒店及商业的综合体。另一个是海湾,将内湾区域保留下来,引海入湾,打造特色环湾岸线。这个项目就是全民健身和体育赛事能够互相用好的一个规划设计思路。

 

关于白海豚游泳馆,请问这个场馆有哪些独特设计理念?

高庆辉:

游泳馆的亮点我觉得有几个层面,第一是它位于海边,这个5000座的游泳馆,我们在布局上把它对着海,这个是可以观景的游泳馆,对面就是内湾。大的玻璃幕墙对着这个内湾,可以展示形象,另外就是门厅、戏水区、商业综合体都是面朝着海的,可以直接在平台上面看到厦门本岛之间的这个海域,天然的景色非常漂亮。

第二是单体设计上的亮点,首先是我们的天窗,屋顶上有一些自然采光的天窗,体育馆一般不适合做太多的天然采光,会对赛事有影响,但是游泳馆理论上它可以采用更多自然采光,观众也好,运动员也好,比较自然的光线会给人带来一种阳光、积极的心理感受。另外我们整个屋面的设计,建筑的屋盖也是把很多设备隐藏起来,所以显得这个建筑很干净,立面很漂亮,也很完整。此外在室内设计做了很多色彩,不仅在游泳馆,体育场和体育馆等其他场馆室内也做了相应的色彩设计。比如融合厦门和闽南地域的蓝天、碧海、彩虹这些自然景观与三角梅、凤凰木等等代表性花木的主题色等。

第三是在建筑形态的造型的完成度、智慧场馆应用等方面,都做了很多工作,设计层面、技术层面的内容很完整。

 

厦门的地理环境可能会有季节性台风的影响,当时在设计的时候有没有考虑这方面的一些因素?

高庆辉:

这个一定会考虑安全性,包括建筑的一些风荷载都会参考。大家可以看到厦门新体育中心的各场馆,它压得比较舒缓,既降低台风风险,又有助于节约能耗。所以我们设计的建筑是一个非常雕塑感的形态,具备很强的流线,建筑形态具有很强的“硬度”,这些对后面应对台风也有益处,降低钢结构与屋盖被风掀的一些风险。

 

您在多个场合结合自己创作的文化体育建筑,提出场馆设计中基于集约共享、绿色运营理念,甚至还提出运营前置,就是在设计阶段就把运营问题考虑进去,未来可能是会演艺与全民健身结合、与会展结合,请问您怎么去理解节约跟绿色建筑在未来的一些延伸?

高庆辉: 

说到文化、体育建筑,我们有时候把它们当成一家人,放在一起讨论,是因为它们有一些共性,都是空间比较高大,是城市中的地标性建筑,投资大,在很多情况下也是由政府或国资平台出资建设的公益性项目。对于集约共享而言,它是一种设计策略,绿色运营是一种理念导向,某种程度上是互为因果的关系。

集约共享,对于占地大的体育建筑来说,就是整体建筑如何节约用地,预留更多的土地给环境、给未来周边再开发建设等等。设计就要在前期做好规划,合理规划建筑空间,比如它的真正的高度和平面的尺度。场馆尽量不要过分夸张,不能为了形象单纯的设计一个建筑,还是要控制的比较合理,这样后期使用时在空调能耗等方面能够达到节能的效果。我可以举一个案例,我们做的获亚洲建筑师协会荣誉奖和今年中国建筑学会的设计金奖等国内外大奖的青岛市民健身中心,它包含6万座体育场和1.5万座体育馆,这个场馆在设计时就秉承着生态优先、集约建构的理念,整体设计节约用地,场馆的高度,建筑的形态和坐席的设置都是非常适宜的,设计阶段考虑的演艺、全民健身、会展、酒店等多方面的业态在实际运营中都得到了实现。

所谓运营前置,对设计也好,对后续场馆运营也好,作为一种绿色的态度,就是这种因果关系的体现。在我们建筑设计早期的方案阶段把后期多功能运营的这种理念植入进来,去推进设计,而不至于场馆建成之后就要面临改造。

 比如我们做的一些文化、文旅等建筑:2019年联合国(UN)开发署“中国公共建筑能效提升项目”——海门文化中心图书馆,采用紧凑的布局,并把建筑适宜压低,把24小时图书馆、展厅、报告厅等空间做成独立出来可以单独运营开放,这个项目也是同年度住建部国际科技合作示范项目。还有入围国内八个最美的游客中心的今年教育部优秀设计一等奖项目——翠屏山景区游客接待中心,我们采用可持续的钢木材料,在绿色运营领域做了一些成果,也获得一些认可。

场馆在运营阶段,一是要让这个场馆能更多的使用起来,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二是降低能耗节约成本,同时设计采取更多的灵活适配策略,预见将来可能出现的不同运营场景,让场馆更好用。

 

本站申明:网友阅读本站内容,视为认同本站协议,协议详情请点击查看
标签:绿色建筑体育场馆设计高庆辉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