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是保护徽文化还是兜售古建筑
来源:网友柠如鱼投稿 2013-10-28
网络配图
日前,在微博上发布了一条消息称:“某建筑艺术展特邀作品像积木拆卸拼装一样将古宅从徽州运到北京……”古宅将穿越400多年时光矗立于北京,这是怎样的一个创想?
近年来,中国人热衷把老古董、旧杂货和土工艺原封不动地搬进艺术展,完全无视“艺术展”一个重要的学术指标是,当代性和原创性。假如把徽州老屋搬进博物馆和博览会,在学理上还能站得住脚,但一些中国人偏偏反其道而行之,堂而皇之地把老屋搬进了纯艺术展。
毫无疑问,用拆除古建筑的方式进行弘扬传统文化和保护古建筑的宣传,无异于“饮鸩止渴”。
笔者给策展者留言,毫不客气地指出:建筑艺术展应该侧重当代建筑,把徽州老屋搬去展示是博览行为,完全不符合要求。再说,对于老宅的搬迁和贩卖,宁可让它们在原地倒掉烂掉,也要让它们保留生于斯死于斯的历史尊严。
“掘人祖坟,拆人祠堂”在旧时徽人看来,无一不是不赦之事,各族宗谱均有明文训示,正如明人赵吉士说:“新安有数种风俗胜于它邑:千年之冢,不动一抔;千丁之族,未尝散处;千载谱系,丝毫不紊。主仆之严,数十世不改,而宵小不敢肆焉。” 徽文化的核心精神是宗法道德,故有“东南绉鲁”“程朱阙里”之说。儿时,山里人有点封建迷信,每每建房盖屋,挖到孤坟老基就停止施工,活人不占死人一寸,否则就不积祖德,子孙必遭报应。
但凡地道徽州人,大概都听说过“卖田卖地,不卖条几”的说法,因为各家条几是供奉祖宗的神圣地方,更别说祠堂老屋。文革时,用现行反革命罪名镇压任何阻扰毁祠堂老屋的反动派和旧势力,让当时多少徽州老人黯然泪下。
自从“破四旧”以来,千年徽州毁于一旦。如今徽人,挖祖坟、拆祠堂、卖老物,简直让人羞于提及,而打着保护文化遗产的名义进行拆迁古屋老宅,更是欺世盗名。引用《徽派古建筑保护利用现状与对策》一文作者指出:“在市场经济大潮下,受利益驱动,全市范围内倒卖古建筑和古建筑构件时有发生”。
一些人打着易地保护的幌子,不择手段购买国有祠堂和私有建筑,然后堂而皇之重建起来,以为奇货可居。有的出于旅游开发的目的,将古建筑拆迁到风景区,作为生财之道。
皖南有部分民宅、祠堂因无人居住或无人看管,构件多有被盗。即使有人居住的房子也时有发生砖雕、石雕构件被盗的事件。还有一些群众文物意识不强,图一点小利,被一些文物贩子所利用,私自出卖古建筑构件。近年来,整幢购买古建筑的现象频频发生。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