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2023建筑行业十大评选

超万名行业内专业人士实名投票

秉持客观原则的非商业化评选

庞伟:替“天”行道的人

庞伟

很多人认为,景观设计师大概就是搞搞绿化、做做园林,但事实上,他们的工作远不止这些。景观设计是为了帮助人们获得一个更好的栖居环境,而在生存环境变得日益不堪的今天,除了要进行视觉上的环境美化外,这个专业还背负了更多的社会学意义上的责任,可以说是一个“心里有人、眼里有社会、情系大自然”的承载着人文关怀的职业。

职业吐槽:

景观设计师就是搞园林绿化?

在景观设计界,身兼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广州土人景观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首席设计师三职的庞伟,颇有名气。很多人都不知道景观设计师是干什么的,跟规划师、建筑师、室内设计师有什么区别?

庞伟告诉记者,一般来说,他们具体的分工大致是这样,比如说城市建设,规划师解决的是一个大尺度的部署和安排问题,建筑师解决的是单体建筑物本身的设计,然后室内设计师解决的是室内装修问题,建筑之外的环境基本上就是景观设计师的事儿了。他认为景观设计师处于一个非常大尺度的关系中,比如土地、城市、住宅等的规划,要牵扯到人文经济、自然科学、植物学等许多方面,当然其核心是来自设计学的,但对视野的要求非常广。

也有很多人认为景观设计师就是搞园林和绿化的。庞伟说,很多人都这么认为,主要是现在社会对这个职业的认知太少了。绿化和园林仅仅是景观设计师工作中的一部分,这个职业其实更多的是在“替天行道”和“为民请命”。“替天行道”就是我们做的事情必须要遵循大自然的规律,要尽量去维系甚至修复被破坏的生态平衡;所谓“为民请命”,好的景观设计,尤其是一些涉及到公共设施的项目,不能只重视委托方的喜好,还要多多考虑民众的诉求,比如专门为残障人士、老人、孩子多做一些考虑和设计。

在庞伟眼中,景观设计不是一个简单的分工或者某个具体的工作范畴,应该把它理解为一个视野或者角度。“人类生存有一个很重要的关系,就是人跟土地的关系,人跟大地互相依存,很多了不起的景观就是因为人们的生产活动形成的,比如元阳梯田,比如西藏盐井晒盐的地方。我们在土地上的所有活动最后都可以变成景观,景观的实质就是人们在生存过程中在土地上留下的痕迹。”除了大自然创造的美景,景观就是人类文化在土地上的投影。在庞伟看来,景观本身就是生活、就是大地,所以说一个优秀的景观设计师必须对人群及其地域文化有深刻的理解,绝不能把一个充溢着魅力、生动、鲜活的东西变成所谓专业的、枯燥无味的东西。

在接到某个委托项目后,庞伟要做的事情有很多。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就是“踏勘”项目场地,因为设计不是凭空想出来的,要有许多艰辛的基础工作,“做景观,其实也需要像考古学家那样去‘田野作业’。”庞伟说,“场地你没好好走过,场地内的山形、地貌、动植物你都没有做过调研,使用者你没访谈过,怎么能做好设计?”庞伟认为,土地的宝贵在于承载了人的生活和故事,这也是构成它未来风景的一部分,要做好一个设计,首先要认真“阅读”土地。

需要条件:

脑眼手脚嘴 身心全需要

在庞伟看来,景观设计师是一项脑、眼、手、脚、嘴,身心全都需要的工作。

首先是“脑”,就是说不仅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而且在景观设计过程中,会需要很多思维过程和智力活动,会进行一系列的价值判断;至于“眼”,因为景观设计是要为人们呈现视觉创造的,“做的东西能不能愉悦视觉,眼睛很重要”;而“嘴”的用处主要是进行沟通,不仅是与委托方,还要与水电、结构、建筑师等众多领域的专业设计师,以及设计团队内部进行沟通,只有这样,整个团队才能运转顺利;“手”代表的是景观设计师的基本功———绘画,图纸也是整个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而“脚”则代表着体力,景观设计师在踏勘或者监督施工的时候,都需要足够的体力来支撑;最后,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作为一个景观设计师还得有“心肠”,也就是所说的情怀,“对动植物要有感情,对普通大众要有感情。”

“这是一个心里有人、眼里有社会,还必须情系大自然的职业,在某种意义上是大自然的守护者。”庞伟说。

本站申明:网友阅读本站内容,视为认同本站协议,协议详情请点击查看
标签:景观设计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