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宇宏:建筑师的坚韧和再成长
来源:网友记忆加温i投稿 2021-02-18
盛宇宏
汉森伯盛国际设计集团董事长、总建筑师
广州市空间设计协会(羊城设计联盟)会长
建筑师的坚韧和再成长
坐在新装修好的9层办公室,回顾2020,我不禁思绪万千,似乎这一年所有的隐忍都是为了2021年更上一层楼。疫情笼罩下的2020年,各行各业在不确定性中前行,病毒带给我们的除了每日上升的数字,更真切的是带给我们生活和工作的改变。
01
疫情下,公司遭遇危机
疫情的扩散从2020年初开始愈发严峻,让人始料未及。随着政府规定的上班时间不断推迟,如何安排一个300人的建筑设计公司在规避疫情风险的情况下顺利开展工作,成了年初最大的挑战。由于复工和市场的不确定性,公司开始面临回款严重停滞的压力。那段时间的收入是公司创办有史以来最低的,再加上2019年公司投入大量的现金购买了自有物业,现金流更为紧张,原本计划春节后要进行的改造计划也被迫延迟。
我一面组织员工成立防疫指挥部、项目保障组和后勤保障组快速反应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采用“线上+线下”办公的形式,保证各个项目在疫情影响下依然井然有序地开展;另一方面在公司内部组织策划“同心抗疫我们在一起”系列活动,一方面是声援武汉,一方面也是相互鼓舞,在团队内形成温暖向上的力量;与此同时,我也深感责任重大,开始思考疫情之下的设计出路。
02
父亲离世
祸不单行,就在公司最艰难的时刻,父亲生病了。父亲一直是我的榜样,非常乐观坚强,虽然有不少老年人的常见病,但一直坚持定期复诊,身体始终没有大碍。但这一次由于疫情的原因耽误了复诊,导致最终住院治疗。住院期间,父亲身体每况日下,87岁生日那天他在ICU度过。治疗了两个多月后,父亲从ICU转到普通病房,这期间我天天跑医院和母亲一块陪父亲,终于父亲出院了居家康复。在我心里,我始终笃定父亲会像以前一样,大病一场后恢复半年左右就会好起来,就也放下心来。那段时间由于公司压力很大,我就安排每天去看望父亲一次,其他时间都忙于处理公司的事情,也没有好好陪陪他。直到出院的第六天早上母亲突然来电说父亲快不行了,我顿感仓皇失措,那种焦急和悔恨的心情无法言表。赶到医院,在急诊室看到面色蜡黄、身体消瘦的父亲很快被送进ICU。医院虽各种抢救,但父亲还是在半个月后离开了我。期间因为防疫管制,医院拒绝了所有探病,也使得这次见面成为永别,也成了我心中永远的痛,感觉很多话都没来得及说,很多事还没来得及做。
03
建筑师的坚韧
在疫情期间和在公司最艰难的时刻,遭遇至亲的离世,让我第一次真切地在喜怒哀乐、荣辱名利之外感受生死,很长时间都难以释怀。幸运的是,我最终熬过来了,认识到父亲的离去对我也是一种提醒——要珍惜当下,让自己的每一天都过得有意义。随着心情逐渐开朗,公司也从收入低谷慢慢转入业务疯狂增长,收款恢复正常,仿佛这一年不是越走越黑,突然间又充满了希望。而随着各项工作一切转好,公司的办公空间改造也提上日程,于2020年底顺利完成。
回望2020,这一年我所经历的比之前任何时候都多。作为家中独子、建筑设计师、公司经营管理者,要平衡好三个身份,将每一个角色都做好,是特别不容易的事,需要一份坚韧。这份坚韧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每一次历练中积累。这样想想,所有那些曾经的艰难时刻都将成为人生的宝贵财富。
2006年,我在清华大学读EMBA,参加了当时的第一届戈壁挑战赛——玄奘之路,徒步重走唐三藏西天取经中的130公里。玄奘之路要穿越荒无人烟的戈壁,亲身体验玄奘大师不平凡的人生旅途和心路历程。整个过程的艰辛程度非常人能想象,我虽然平常也有做一些锻炼,但和那种极端环境下对人的意志和身体的考验是完全不能比的,如果内心没有信念、没有坚韧不拔的意志,是无法走到最后的,还好我坚持下来了。后来我又完成了墨脱之旅、冈仁波齐转山、张掖丝绸之路,这几次的徒步经历不仅对我,对公司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是让我三省吾身,更深刻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意识到人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也形成了汉森伯盛的价值观和设计理念:让建筑成为融于环境的唯一;另一方面,也让我在面对极端困难的时候仍能以坚韧的意志去克服,不管是这次至亲离开、公司陷入低谷,还是面对未来更多的不确定性和未知,我依然有信心带领团队去接受更大的挑战。
2020年,公司在项目上也遇到很多困难,比如有的项目被暂停,有的方案报建一开始不被通过,等等。然而,就是凭着一股韧劲,同事们一直在全力以赴。虽然承受了很大的压力,但也是由于对设计的执着与热爱,在每一次面临停摆的时候都坚持了下来,通过各种尝试让项目往好的方向发展。例如,260m的TOD盛高湾区中心项目由于诸多不可预测的因素,同事们反反复复做了很多方案。新接手的开发商也曾考虑过邀请顶级国际设计公司担纲设计,但我们一再强调中国的建筑师已经成长,并用实际案例说明,像汉森伯盛这种有海外背景的设计公司,经过近30年的沉淀和积累,已经可以和国际公司做得一样好,最终促成了项目的合作,达到了战略合作层面的双赢。这件事也让我们认识到,优秀的设计团队可以让开发商在推动中国建筑设计力量方面更加坚定信心,从而彰显更高的战略眼光和情怀。庆幸公司成立近30年来始终追求品质,设计完成了尚东柏悦府等一系列成功案例,为自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成为实力的佐证。而通过提供高水平的作品,建筑师或建筑企业可以赢得一种比较好的生存状态;通过选择价值理念相同的甲方,设计师也能更好地实现建筑理想。这也是汉森伯盛一直在追求的双赢的状态。
04
再成长
2021年,作为一名建筑师,希望自己可以“再成长”。2019年,汉森伯盛在尚东柏悦府和华南理工大学分别举办了两次“矩阵”展览,尝试用一种更艺术化的手法去梳理总结27年来的建筑经验。2019年底,我们参加了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 ,以一个建筑艺术家的身份去思考建筑和城市的关系。2020年,出版了自己的专著《筑无界》,发表了《一生之宅》论文,对住宅户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参加“小建筑,大师造”,负责会展东驿站和麓湖公建改造项目,为城市营造一处记忆场所。很多对我来说都是新尝试。2021年,我依然会开放地去拥抱和尝试新机会。都说五十而知天命,但这个阶段的我依然对建筑设计充满激情。建筑设计需要与时俱进,它要求建筑师永远保持年轻心态和学习状态,在自身不断成长的同时又赋予建筑生长的力量。
从公司经营的角度,希望可以更上一层楼。这是基于过去一年公司从艰难中走来逐渐步入上升轨道,对未来的一种积极回应。汉森伯盛作为一支优秀的设计团队,会在每一个项目上持续不断地提升设计力量和设计品质,并尝试更多的建筑类型。作为管理者,我会努力平衡好总建筑师和经营者的角色,搭好平台,选好团队,制定好各种制度。未来,我们要更加强调全专业设计的能力,从规划到方案、建筑、结构、设备,不仅做一个优秀的方案设计公司,也强调施工图的强大落地能力,同时加强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公司目前已经积累了非常多优秀的人才,我们要在内部营造一个更加开放的互动交流环境,加强彼此的合作。同时,要加强创意的落地能力。我们已经成立了深化部,正在大力推广和采用BIM技术,积极研究应用各种新型技术和材料,强化汉森伯盛的专业性和细节执行能力。
从公司战略的角度,汉森伯盛目前拥有近300名员工,以后还会继续发展,我们的目标不是将企业做大,而是如何做到更好且更持久。国外一些优秀的设计公司已经传承了两代,他们的创始人如何管理企业,公司发展经历了哪些变革,如何去传承优秀的设计经验,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的。我认为,这是2021年和未来的5年,公司在战略层面应该思考的重点。希望未来的50年,汉森伯盛依然是一支优秀的设计力量!
▲保利东湾花园
▲鄂尔多斯酒店
▲凤凰·天府康养文化水镇展示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